返回第116章 重复(1 / 2)九丹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谋反!”铭幽重复着何童的话,背靠龙椅,缓声道,“若这是谋反,那么混淆皇室血统,将不知道哪里来的孽种捧上龙座,此种行径又叫什么呢?”

铭幽的话仿若惊雷,众官员闻言都窃窃私语,讨论此事的真假。

“这是污蔑!”何童怒极,高声道,“是血口喷人!”

“何大人。”傅恒出列望着何童道,“这并非污蔑。先帝的纪昭仪可以作证,先帝生前曾亲口告诉纪昭仪,这些所谓皇子都是太皇太后从牟家抱养的。难道要让纪昭仪来当堂对质吗?”

“真真荒唐!若你们说当今圣上乃是抱养,老臣倒不奇怪。”毕竟事情到了这一步,小皇帝无论如何也是要找借口除去的,“但是,你们竟然说先帝五子全部都是抱养的,这样的理由不觉得荒唐吗!”转头看向龙椅上的铭幽,继续道,“河间王篡位夺权之心昭然若揭。就算你把先帝五子都杀了,皇位恐怕也轮不到河间王来坐!”

“轮不到吗?”铭幽反问一句,挑眉道,“长风。”

一身戎装的长风手执宝剑进入殿内,将手中宝剑高举过头顶。铭幽身边的太监迅速取过宝剑交给铭幽,铭幽站起身来拔出宝剑,殿内一时红光大盛。

殿内再次炸开了锅,议论声由小渐大。

“藏龙剑,何大人不会没听过吧。”铭幽以剑撑地,双手叠放在剑柄上,红光蓝袍相互辉映,肃然的脸上立刻有了睥睨天下的气势,“得藏龙者可得天下。何大人,你说孤有没有资格坐这皇位?”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傅恒不等何童回答率先跪下叩拜,其余官员见状也纷纷下拜,山呼万岁。

鹤立鸡群的何童悲怆的看着四周匍匐于地的同僚,仰天长叹道:“先帝呀,老臣没用,老臣愧对于您!”

语毕,忽然冲向木柱,触柱而亡。

铭幽冷眼瞧着何童的举动,再看了看噤若寒蝉的众臣,命人将何童尸首拖出宣政殿后,当着众臣宣召禁军统领入内,命其带人入内宫,将先帝五子与皇太后全部处死。

吩咐完后,铭幽故意问群臣道:“如此处理,你们可有异议?”

“混淆皇室血统实乃重罪,如此处理合情合理,臣等没有异议。”文官中有人答道。

铭幽挥手命统领迅速去办,并宣布退朝。

天授元年三月十六日辰时,皇太后自缢于坤翊宫,据说,她临死前曾要求见小皇帝,被禁军拒绝,牟惊鸿带着遗憾上了路小皇帝与其四位兄弟分别被禁军杀死在自己的宫房内。因为小皇帝登基仅月余,且其血统不被皇家承认,仅以民礼埋葬,死后无庙无谥,史官称其为少帝。

因为突然的兵变而导致铭的葬礼一拖再拖。按照惯例,铭幽应该在铭下葬之后再行登基大典,但是,因为此时是非常时期,铭幽也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称帝,于是快速登基确定自己的合法性远比先皇下葬来得重要。因此,先行葬礼再行登基典礼的惯例被颠倒过来。

经钦天监确定,三月十七,正好是个黄道吉日,铭幽在这天承继大统,改元延和。仓皇举行的登基大典也许是天华朝开国以来最为简单的典礼。不过,铭幽并不在乎这些虚礼,也没时间计较,当务之急是处理好眼下的局势。

铭幽登基后接连下了几道圣旨。

一道是下给平南节度使,要求其退兵另一道同样是退兵圣旨,颁给了河间军统帅狄飞还有一道是颁给皇族众人,将藩王改为郡王,郡王之妻由王后改称王妃,并要求各位郡王全部入京居住,在收到旨意时便要动身,不许滞留。并撤销开国以来一直实施的就藩制度,所有皇室成员从此留待京城,没有圣旨不得出京。

基于自己正是利用天高皇帝远的优势才夺得帝位,为防止有人复制此种模式,铭幽将皇室成员全部留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让他们不单没有兵权也就此没了窃取地方兵权的机会。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为了保住胜利果实,排除异己在所难免。于是一连串的人事调整开始,众官员贬的贬,升的升铭幽一直很欣赏那个早年被无辜牵连进牟、端之争的卫由,人事调整时,铭幽首先就将早已贬谪出京的卫由重新召回,依然担任廷尉一职。

铭幽的成功登基,几位极力拥护的大臣功不可没,自然该得封赏。右丞傅恒已然做到文职中的最高位,再无官职可升,铭幽赏他一等公的爵位,可袭三代陆纵重任太尉一职,并越过其父,承袭刚刚病逝的祖父留下的护国公爵位赋闲多年的曹恪重回朝堂,破格提拔为礼部侍郎,正四品下魏叁接掌南军已在回河间路上的狄飞与藤冲,分别调入京城掌管北军与禁军,圣旨要求他们在回到河间做好交接之后,立刻赴任。

而这些人中,陆纵的太尉一职仍是没有实权的虚衔曹恪的礼部在六部中算是比较清水且清闲的衙门。如此安排,铭幽对他们的防备已见端倪。

铭幽最为担心的是莫离不肯退兵。还好,或许是因为再无前进的理由,莫离接到圣旨后遵旨行事,迅速回撤,原以为的局部战争并未爆发。

待到局势俱以稳定,铭终于可以入土为安。

四月初十,铭下葬,庙号孝宗。

孝宗葬礼之后,群臣上书铭幽,要求早日册立皇后与太子,以稳天下人心。

铭幽看着奏折,眉头轻轻蹙起。皇后、太子。的确是不可再拖。从私心里来说,他更愿意册立鸾母子,但是,那毕竟不现实。此次能够顺利登基,陆家出力不少。再说,牟家倒了,陆家就成了京城中最大的世家。这次的群臣奏请册立皇后太子,极有可能是群臣想要主动巴结陆家。想到此处,铭幽半眯起双眼,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将此奏折抛到一边,拿起另一本奏折,这本是吏部尚书奏请皇帝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天华朝三年开一次科考,但是所取人数并不多。朝堂上重要官职几乎都由各个世家子弟担任,这些靠着科考进入官场的寒门士子本来就录取得少,又都在地方任职几代下来,形成了朝廷官僚作风日益严重,办事效率日渐低下,地方官员想要靠升迁入京极为不易。吏部尚书的意思,是要用寒门士子打破世家子弟对中央官职的垄断,给朝廷输入新鲜血液。

吏部尚书的建议正合铭幽的心意,铭幽高兴的在奏折上做了批复,并将具体事宜交由傅丞相与吏部尚书共同去办。

“启禀陛下,陆王妃求见。”一名小宦官步入书房内,恭敬道。

因为铭幽的妻妾全都没有册封,陆蜻蛉虽为原配发妻,却也只能被称作王妃。

“让她进来。”

陆蜻蛉行完礼后,对铭幽道,“臣妾刚从重华宫过来。”

凤仪宫尚在修葺,故而端太后仍居住在重华宫。

提到母亲,铭幽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登基不久,诸事尚未平定,他首先做的便是册封自己的母亲为太后,然而他的母亲却是冷眼瞧着亲自为她送去金印宝册的儿子,一言不发。铭幽知道前些年她装疯卖傻,受尽屈辱方才苟活至今,他以为她等的就是登上太后之位的这天,兴冲冲的为她送去太后的尊位,却只换来她的冷眼以及她的一句,“我更愿意做成蛟的太后。”

所有的兴奋被她如冰似雪的话语冻住,铭幽也变得语气冷淡,“有分别吗?朕也是你的儿子!”

“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会眼睁睁看着端家被抄?我的儿子会对自己的弟弟不闻不问?”说到此处,端太后忽然变得歇斯底里,“你手里有遗诏,你为什么不拿出来,你明明可以救他们!”

铭幽向她解释了存档被毁一事,却依然不能消除她的怨恨,“你父皇刚刚去世的时候,他们还没有毁去存档吧。为什么那时候你不拿出来?如果那时你拿出来,所有人就不会死!”

铭幽哑口无言。她说得没错,如果不是他一心想要留着牟后与铭互斗,怎会有端家与成蛟的牺牲。

“母后,”铭幽深深望着母亲,轻声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皇帝吗?”

“难道是为了我?”端太后语带嘲讽。

“后来不是。但是最初……”铭幽道,“您大概忘了,我去临淄就藩前的话。那时,我发誓要保护你。而我知道,能保护你的只有权势,而这世间最大的权势便是皇权。”

所以,他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篡权夺位之心,而一切就源于那句看似天真的童言。原来只有他认了真,只有他用了心。他说要保护母亲,所以无论后来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隔阂,他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为了实现誓言,一路走了下来可是母亲却一直把那当做小孩子的一句戏言,从没有认真过。他答应要接妹妹回天华,这也是他夺位的动力之一,但是,妹妹说,那不过是年少不懂事的荒唐要求。

那些在他眼里至关紧要的话语,在她们眼里竟是说过就忘的闲话吗?

“铭幽,”端太后看着他,眼含泪水,“到底上辈子,我们谁欠了谁的,今生竟被绑在一起做了母子。”

她后悔做他的母亲吗?可是他从来不曾后悔做她的儿子。

从那之后,铭幽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前去请安,有时会托词不去。陆蜻蛉倒是日日前往请安说话,从不懈怠。

“陛下?”陆蜻蛉见铭幽神情恍惚,唤道。

“哦。”铭幽被她唤回心神,淡然道,“母后好吗?”

“太后很好。每日诵经念佛,平静了很多。”顿了顿,继续道,“母后跟臣妾提起,如今诸事已定。是不是该广选美人入宫,为陛下开枝散叶?”

没想到会突然提起这个,铭幽有些意外,“不用这么急吧。”

“太后说,陛下您今年都三十二了,才只有启然、启恒两个儿子。江山社稷是您的责任,难道开枝散叶就不是责任了?”

“启然呢?”铭幽没有正面回答陆蜻蛉的问题,而是将话题转到儿子身上。

“还在重华宫。”陆蜻蛉道,“太后很喜欢然儿,说他像……”

惊觉自己说漏了嘴,立时住口。

“像成蛟。”铭幽淡笑着接口道。

启然确实有几分像成蛟,尤其是眼睛,与成蛟几乎一模一样。这也是太后常常召启然到重华宫玩耍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了,鸾妹妹大概后天就到京城了。”陆蜻蛉赶紧转换话题。

“朕知道。”想了想,“蜻蛉,后宫由你统摄。鸾,她身体不好,又双眼失明,我希望你看好锦瑟,不要让她为难鸾。”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