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罪与罚(2 / 2)码十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且从笔迹风格来看,应该是一个性格较为洒脱豪放的男子。

一想到这,张丹青不由冷笑连连。

看来留书之人。

并非劫走秦玉儿尸体的人。

否则也不会留下书信,问自己需不需要帮忙。

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

留书之人,非但没有恶意。

甚至给人感觉,就像是有一种在刻意讨好的样子。

并且从三次留书的现状来看。

凶手虽然没有露面。

可态度上却是旗帜鲜明。

甚至有些算准了自己。

觉得仅凭留下的痕迹,自己一定能够查出对方身份。

嗯嗯。

看来……

这是要欲擒故纵呀。

……

反正大半夜的睡不着,张丹青索性便准备熬个通宵。

先把这个留书之人搞明白。

再去查一查,街面上发现的那一滴血迹,以及碎木屑。

在明初这种时代。

由于天下刚刚大乱,才过去20多年。

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几乎是非常珍贵的。

每个县,每个府(市)。

读书人也就那么几个。

对于一个会写字的读书人,而且书法还能写得如此漂亮,书法风格和个性如此特殊明显。

想要查到这是谁的笔迹,只要锦衣卫肯帮忙,这一切并不难。

张丹青便开始,想到了对书信的材质作出比对。

结果也丝毫不出自己的预料。

这个留书之人。

也不知道该说他笨,还是他蓄意为之。

不论是信笺的材料,还是信封的材质。

都非常的明显,这是官府用来写公文的纸张。

张丹青立即让应天府衙役,去将应天府,历年收到的全国各地公文信件。

全都择样取来一些些。

并进行一一对比。

最终发现。

这三次留书。

每一次用的信封和信件材料,都是一致的。

由于各地官府。

一般用的纸张都会就近取材,并形成定制。(官府供应商)

并且各地的这些产业,都已经略具规模,且形成了一定的派系。

就像是后世的八大菜系一般。

当然,平时官员和百姓,对各地的特产,也是有着不同的程度喜爱。

比如说南直隶徽州一带,当地用的墨,纸就叫徽纸,徽墨。

当然。

纸这种东西,安徽还有一个地方的纸,更为有名。

那就是宣城的宣纸。

明清以来,湖笔,徽墨,端砚,宣纸,合称文人最爱的文房四宝。

但这封书信用的,却并不是这么名贵的东西。

从信笺纸张来鉴定,和四川成都府,递上来的公文用纸几乎是高度一致。

也就是说。

留书之人,极有可能来自四川。

紧接着又在三封书信上,获取了大量的指纹。

除去自己拆信的时候留下的。

其他的指纹,初步可以推断为同一人所留。

想来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指纹对破案的重要性。

所以留书的人,在写这封书信的时候,对此毫不设防。

从指纹上来看,可以确定是一个身材有些强壮高大的男子,身高应该在1米7以上。

从各个手指指纹,总体特征来看,呈粗粝而又微微收缩的状态。

想来,应该是长途跋涉的缘故。

身体得不到有效休息,导致的营养健康有些不良。

看来此人的经济状况也非常糟糕。

经常处于有上顿没下顿的状态。

写的一手好字,结合信笺所用的是官府办公材料,甚至有官府背景。

目前可以得出来的信息就是。

这个男子应该1米7左右,四川人,经常长途跋涉,有官府背景。

写的一手好字,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修养功底,微微有些营养不良,身形可能较为消瘦,且是个正常人的右撇子。

从书法风格来看,情绪可能较为冲动而有戾气。

搞定完这一切。

张丹青这才开始了,检验街面上发现的木头碎末和那一滴血液。

木头碎木从质地上来看,应该是桦木,碎末两端有切割痕迹。

再配合那石头上撞击产生的形态。

应该是某个木轮子上掉落下来的,但问题是。

这个宽窄程度,怎么看都不像是普通马车上的木轮。

至于那一滴血液情况,就想都不要想了,毕竟自己手头没有任何的现代化检测设备。

就在他费神之际。

门外的衙役为他端来了一杯茶:

“张先生,您不休息吗?再过一会儿,天都快亮了!

这些各地的公文,要不要小的帮您放回去?”

一边抿着热茶,张丹青一边摆了摆手:

“算了吧,还是我自己放回去!”

说完草草的,收拾了桌面上的公文。

便放回了应天府的档案库房。

按类别放回之后,正准备转身离去。

忽然听得哗啦一声。

肩膀碰到架子上的文册,使得那些没放好的文册,齐齐掉落在地。

张丹青有些郁闷的,蹲下腰来开始收拾。

发现都是来自四川的。

一份一份郁闷的拾捡着。

忽然……

一份有些陈旧的公文映入了他的眼帘。

而这份公文上的字迹,让他看得心惊肉跳……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