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捉鱼(1 / 2)山区农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做完这一切,王满银又翻过山峁,沿着另一条小路朝石圪节公社走去。

早上忙乎到现在还没吃饭,正好去食堂吃点东西。

现在连早餐店都是国营的,吃饭必须给粮票。没有粮票,连碗小米粥都买不到。更神奇的是,想吃肉菜还要肉票。

不过价格真便宜,芝麻大烧饼三分钱一个;油馍馍四分钱一个,半两重。还有肉包子,五分钱一个,不要肉票,每个有拳头大,货真价实。

话说重生前,王满银半个月不吃肉都不想。

现在刚过四天,他见了肉包子就像亲人一样,两眼直发光。交了粮票和钱,直接要五个包子,一碗小米粥。

只咬一口,王满银就确定肉包子真有肉,猪肉白菜大葱馅儿的。

满嘴流油,舌头生香。

爽!

王满银吃起来风卷残云,只花了十来分钟时间,就将五个大肉包子连同一碗小米粥倒进肚里。

这才叫生活,总算吃了顿饱饭。

赶一趟集不容易,他打算再买几斤油馍馍和烧饼馒头带回去。

结果拿出粮票和钱时,被服务员大姐直接给拒绝。

“啥意思,有粮票也不卖?”王满银发懵。

“不卖,我们限量供应。你都买走了,别人吃啥?”对方木着脸回答,爱答不理的样子。

没办法,这年头服务员就是牛,要不然有饭店怎么会贴上“禁制打骂顾客”。

“大姐,少买点行吗?就二斤油馍馍,咱们饭店师傅手艺好,所以我想给家里人带回去尝尝。”王满银只能退而求次,腆着脸说好话。

油馍馍是黄土高原一种特产小吃了,在后世也比较出名。它的做法和北方油条很像,用黄米、白面、荞麦等杂粮配上白糖放油锅里炸成的。只是呈圆饼状,中间有个小孔。

刚出锅的油馍馍颜色非常漂亮,吃起来焦脆,甘甜可口。

不过这年月,普通老百姓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吃上油馍馍,而且还要掺杂大量玉米面。

“行,”对方倒没拒绝。

二斤油馍馍,花了一块六,外加二斤粮票。

钱倒无所谓,关键粮票让王满银有点心疼。加上刚才的肉包子和小米粥,三斤多粮票给造没了。

照这种吃法,最多十来天时间,手里粮票就折腾个净光。

以后要省着点。

从国营饭店出来,王满银直奔供销社商店。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最忍受不了还是卫生问题,几乎每天都躲在空间里洗澡。

但是衣服没办法洗,那股由内到外的馊味直冲鼻子。

正好手头还攒有几张肥皂票,打算先用了。

有可能的话,再将牙膏牙刷买了。四天不刷牙,呼出的气味连自己都嫌弃。

结果很郁闷……供销社的确有牙膏,但是要专门的牙膏票。

不过好消息是牙粉和牙刷不要票。

王满银只能退而求其次,直接买了两袋牙粉,外加两个牙刷。

从供销社出来后,他也没有在集市上转悠。

石圪节公社街道不过五十米长,一泡尿都能从头撒到尾,唯一像样点的建筑物就是供销社门市部。

跟后世的烂怂大雁塔一样,实在没啥可看的。

离开石圪节公社,王满银看四周没人,照例把买的东西放到空间里。

然后离开土路,沿着东拉河边转悠。

现在刚半晌,距离中午还早着呢。

倒是太阳高升,天气开始暖和起来。

在王满银的记忆里,东拉河应该没啥鱼类存在,不过王满银不信邪。

有句话老俗话说得好,有水就有鱼。东拉河既然连通黄河,理论上肯定有鱼类存在。

王满银曾在农村生活过十来年,对于捉鱼摸虾这事儿很在行。

秋季雨水少,东拉河河面不到两米宽,很多地方流水细的跟麻绳一样。

岸上长着稀疏的芦苇和茅草,被人齐刷刷割了一茬,只露出四指长的根茎。这两种植物都是好东西,王满银打算稍后挖些栽种在空间水塘边。

东拉河两岸水土流失严重,水流浑浊,河底连水草都不长。他沿着高高低低的河岸走了几十米远,都没看到小鱼小虾存在。

正当打算换个地方的时候,王满银一喜。

在一处崖畔转弯,恰好有个十来平方大的浅滩,地点非常隐蔽。水深约莫三十多公分,生长有成片的苦草和菹草,甚至有几株茨菇秧。

水草上边,还有零散的田螺存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