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超越朱元璋的雄心(1 / 2)青史尽成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景昌的刺客一击,论起功力,至少有二十年以。

内阁诸公,此刻是阴云密布,凄风苦雨……姓徐的,你不能这么过分!

只不过他们抱怨,反抗,毫无用处。

徐景昌是义正词严,理由一大堆。

“陛下,臣知道您身边需要文臣,这么多繁重的公文,更是离不开人手。但俗话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虽说内阁诸学士不算真正宰相,但他们在陛下身边,进尽忠言,参与朝政,如果只是善于文字,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熟悉地方事务,了解民情,才能更好辅佐陛下。”

朱棣略微有点心动,但还是迟疑,“他们能行吗?”

“陛下,诸位学士都是博学敏达的干才,他们秉持圣意,去的是苏松常镇四府,都在天子眼前,朝廷快马加鞭,一两天就能往返。要说会出什么大事,臣是万万不信的。正好趁着此举,推行国策,历练人才,要不了一两年的时间,几位学士回朝,必定能更好辅佐陛下,彼时国库充实,财政也会大不相同的。总之臣以为此事实在是再好不过,请陛下明察。”

朱棣沉吟了片刻,“也有你这么一说。但是这四个府,需要派出哪四位学士,你有想法吗?”

“有!”徐景昌笑道:“臣以为可以先派遣杨士奇、胡广、金幼孜,加……”

徐景昌顿了一下,这三位可都是江西出身的,按照原本的想法,把解缙塞进去,四个江西人就完美了。

不过徐景昌还是多了个心眼,凡事别做得太过火,尤其是前途无量的内阁学士,因此徐景昌道:“再加杨荣吧,他是福建人,老成持重,算是四个人之首,由他负责苏州,最是合适。”

朱棣想了想,去了这四个人,还剩下黄淮、解缙和杨溥,另外如果算胡俨,依旧有两位江西人。

也就是说永乐朝的内阁,八位学士,江西人占了五个。

作为明初科举第一大省,江西出产的进士质量高,人数多,因此有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的说法。

由于江西进士文官太多,也是整个大明朝,拖欠税赋最多的一个省。

不管怎么催逼,就是不能如数交税。

前面徐景昌让夏原吉将各地存留的部分,列入户部收入……结果发现,各地的存留,普遍在一半左右。

可是到了江西,不但存留超过七成,而且还连续拖欠,该起运到朝廷的,也不起运。

反正办事的官吏多数是江西的,看朝廷能把我们怎么样?

这要是换成寻常人,只会想着打压江西缙绅,派遣得力官吏,想方设法,把拖欠的税赋弄来。

但徐景昌开辟了新赛道,拿出了新方法。

我把几个江西的内阁学士派去江南,让他们负责苏松常镇四府。

这里是朝廷税赋重地,也是朱棣充实国库的关键所在。

如果一切顺利,天子拿到了钱,百姓得到了实惠,什么说的没有,皆大欢喜。

可如果做不成,接下来徐景昌就会谏言,派遣官吏,彻查江西的积欠。

到了那时候,鱼死网破,乐子可就大了。

江西士绅,或者是江南士绅……伱们自己选吧。

为了外人,牺牲老家,如此大公无私的人,势必会被家乡百姓记住的,至于什么结果,你们自己想吧!

所以说徐景昌的坏,真是骨子里的,专门让别人难堪。

旨意传达到了内阁,顿时变颜变色,几位学士,目瞪口呆。

被点到名字的杨荣、金幼孜、胡广、杨士奇,还有侥幸留下来的杨溥、黄淮、解缙,七个人面面相觑,谁都不好开口。

过了好半天,杨士奇才道:“介庵兄,你是哪里人?”

介庵是黄淮的号,他沉声道:“我是浙江温州府的。”

杨溥也主动道:“我是湖广石首人。”

杨荣是福建人,很幸运,内阁没有南直隶的。

“事到如今了,就不妨说得明白点,这就是剜肉补疮的事,到底该从哪里割肉,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咱们就是这柄利刃,能不能割下来,就看咱们的本事了。”杨士奇闷声道。

其余几个互相看了看,唯有解缙犹豫道:“不至于吧,我看了朝廷的方略,还是利国利民的。”

“利国利民,就是不利于士绅豪族。”杨荣哼道:“事到如今,如果不能在江南办成此事,不免会落到江西、浙江,还有福建……所有咱们只能里外一心,同心同德,不论出去的,还是留下的,都要互相照应,拼尽全力,把事情办妥。不然的话,别说朝廷没有立足之地,家乡父老也会戳我们的脊梁骨!”

几个人交换一下眼神,属实是没有退路了。

杨士奇提议道:“咱们喝一杯吧,就此别过。”

其余人纷纷点头,举起酒杯,喝下了这一杯五味杂陈的烈酒。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