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朱棣意气风发,打定了主意。
“定国公,你所请朕已知晓。想当初皇考初登大宝,就颁布旨意,由于战乱,百姓四处漂泊,一些人力薄势弱,一些人贫不能存,不得不卖身为奴,勉强苟活。皇考在洪武五年降旨,要求旨意所到,悉数释放奴仆,归家为良。朕秉持皇考仁德,亦当尊奉皇考旧制。且加恩天下,凡是无以为生,典卖妻女者,朝廷垫付,帮忙赎人。若是有欺凌霸占,逼良为奴的,立即释放。如有豪强拒不放人,皆可告衙门,每人奖励钞百贯。”
朱棣拿出了朱元璋的旧制,这一番话说完,临近奉天门的大臣们,听得清楚,一个个变颜变色,坏了,怎么陛下也胡闹起来了?
徐景昌却是暗暗发笑,好样的,朱老四,你这借题发挥的本事,真有我的精髓啊!
说朱元璋是最爱惜百姓的皇帝,并非空话……他登基之后,就下旨释放奴仆,全数变为良人。
他还特别规定,福建等地,有用阉人为奴仆的习惯,朱元璋要求凡是发现此类事情,使用阉人的豪强之家,也要阉割抵罪,还要送进宫里当宦官。
另外老朱针对战乱频繁的中原地区,那些不得已卖身为奴,给人当小妾的,可以按照原价,交钱赎身。
假如拿不出钱,也可以由朝廷支付,给伱赎身。
朱棣就是把朱元璋的这道旨意拿出来,重申一遍。
可问题是现在早就不是元末了,当初朱元璋明确规定,只有功臣之家,才可以豢养奴婢,普通文臣是不行的。
现在别说文臣了,就算是一般豪强富户,都有一大堆的奴仆婢女……如果真按照这道旨意,岂不是要把所有家仆都释放出来?
对此徐景昌只想说,干得漂亮!
同样兴奋的还有站在朱棣身旁不远的朱高煦,他的眼前一亮,简直想要跪倒磕头,高呼父皇圣明!
他办丝绸作坊,最大的困扰就是人员不够,不光是工匠,也包括普通的织工。
朱高煦会不顾一切,给工匠盖房子,就是想千金买马骨,吸引更多人,过来投靠他。
现在朱棣这一道旨意下来,就等于逼着豪门大户,释放奴仆……而这些释放出来的奴仆,也需要生存,自己急需的织工不就来了!
父皇,你真是太圣明了。
什么也别说了,从我汉王府做起,释放奴仆,一个不留!
这倒不是意味着王府里面就没人伺候,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其实还可以使用丫鬟,但是需要出钱,用合适的价码去雇佣。
说白了,就是从主仆关系,变成雇佣关系。
世家大族,奴仆成群,还有众多家生子,辈辈为奴的情况,势必大为改观。
朱棣这一手,堪称仁政!
随后朱棣又道:“皇考昔日规定,天下之民,四十无子,方可纳妾。朕重申此令,凡是年不满四十,且家中有子。依旧三妻四妾,蓄养奴仆,一律杖责一百,发配戍边!”
好家伙,这一道旨意,等于给一道打了个补丁……别想用小妾的名义,掩饰奴婢的事实。
总而言之,高门大户必须把掌握的人口,释放出来。
“士农工商,皆是朕的子民,如今大明百业兴旺,不光是种田为生,为工为匠,所在多有。过去鱼鳞册为田赋之本,黄册为丁税之本……如今朕特准设立城中黄册,凡是在城中务工,不回家种田之人,也可以录入黄册,且录入黄册之后,不需要缴纳丁税!”
这道旨意下来,可把所有百姓都欢喜坏了,哪怕是徐景昌,都没有料到,朱棣这一招,实在是高明!
进城务工的百姓,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依无靠,很容易被变卖为奴,且没有人给他们做主。
现在给他们设立专门黄册,就等于有了大明官方认可的身份。
这一点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简直不可限量。
从此百工之人,可以挺直腰杆了!
大家想要的,陛下不但给了,而且还给了更多!
天子圣明,大家伙有福了!
“万岁!万岁!”
“吾皇万万岁!”
从奉天门下,欢呼之声响起,很快就像波浪一般,传到了午门,传到了千千万万的百姓耳中。
但大家伙知道了皇帝的旨意,霎时间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更有人高声大呼,“永乐!永乐!”
从午门之外,又传回了奉天门下。
“永乐!永乐!”
百姓们发自肺腑欢呼呐喊。
徐皇后跟在朱棣身边,忍不住激动道:“陛下,你听,万民欢呼,你的旨意深得民心!”
能把妻子高兴成这样,朱棣心中越发骄傲,这不过是开胃小菜,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公布呢!
“瞧好吧,过去朕推不动的事情,今天要算总账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