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以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辟瘴气。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
——《露书》
这本书成于万历年,由姚旅所著,大意就是烟草这玩意是舶来品,最早由吕宋传入厦门,被称作吕宋烟。
但那时候来的都是成品烟叶,直到后来吸烟之人愈多,从福建的漳州、泉州开始有人自己种植,并且把它作为货物反销入了它的原产国。
生活在脚下这片大地的人,从来都对能种植的东西抱有极大的热情。
最初从吕宋传来的烟草是红花烟,但这种烟草不适合在干燥寒冷的地区生长,于是人们硬是培育出了黄花烟,以便于能在北方、西北种植。
陆大有把腰里别着烟袋锅的老汉拉到了一边,细细询问起来。
关中的吸烟风气也不知是在何时兴起的,但据老汉说如今不少人都有着,在做工疲惫或者茶余饭后抽上一口缓缓精神的习惯。
这东西农家人找块向阳坡地就能种,虽说也有品质的高低,但往往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别。
不似酒水、茶叶那般发展了多年,分出那么多门类来,而且优劣明显。
所以,抽烟的人虽然多,可没见谁会把自家的土地里全都种上这玩意,作为一个营生来养家。
烟民们大多都是自给自足,若收成好有多余的烟叶,也会试着带到集市上摆摊叫卖,但这情况不多见也卖不上高价,最多是能给家里的孩子们换些零嘴。
“老丈家里可有多余的?让些与我,价钱好说。”
“咋?小管事也爱抽上一口?今年的日头足,老汉开的那一小块烟地收成不错,本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赶明个儿叫家里的老大带些给你。”
“那就多谢老丈了。”
“嗨,乡里乡亲的,说这话就外道了。”
和烟袋老汉说了几句把事情定好后,陆大有就回到李老头身边坐了下来,开始思考开一间烟卷铺子的可能性。
李老头见此用肩膀撞了撞陆大有,问道:“你和王老头在哪嘀嘀咕咕了半天,说啥呢?”
“也没什么,就是看看能不能弄些小买卖挣点钱花,要是可行的话以后说不准能挣大钱。”
“挣大钱?王老头自己都在土里刨食儿,他还能教你挣大钱的法子?”
李老头对陆大有的说法不屑一顾,怕他胡思乱想把心思想飘了,又接着提醒,
“别瞎琢磨了,老老实实守着别院的田土,稳稳当当的收租子才是你该干的事。”
这就是思维不同了,老一辈的人对于固定的铁饭碗总是有着年轻人难以理解的执着,古今如是。
陆大有本不愿解释,但想想以后可能会需要李老头的支持,还是对他解释道:
“吃租子确实旱涝保收,可别院已经把华阴县能买的土地都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在杨氏手里,人家绝对不会卖,种地已经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了。”
“想要继续发展那就得换个方向,同样是华阴县的大户,杨氏比咱们别院富有的多。每个月三百两银子的学费,那小子掏钱时眼皮都没眨一下!”
说着,陆大有就想起了前几日,杨少爷召来管家送他银票的那一幕,就跟给小费似的。
“唉,杨氏为何能这么阔?还不是因为家里有别的生意买卖。”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