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请先生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到了这会儿,这位夫人才说到了正题。
先前一顿寒暄,李艾从刘夫人的话语里看出来,这女人不是个省油的灯,之前她提到黄国公和邓康王的事情,绝对是刻意的。
她是在试探李艾的真实身份。
之所以对方会这般试探,其实也很简单。
李言文和李言瑾这对姐妹的博学多才不是假的,这年头能读书的人从来不是真正的老百姓,不是哪个世家大族出身就是祖上有人做了官。
就算现在穷困潦倒,与百姓无异,但也至少是一介寒门,有门第之称。
所以啊,在对方完全不知道李艾是黄国公身份的情况下,会有这种考量是必然的。
而且,李艾也算是看出来了,这江州的魏宅说是姓魏,但其实已经是这位刘夫人掌管的了,仆从衙役皆尊刘夫人,都基本没人提到过那个魏录事。
此间事情绝对少不了许多弯弯绕,但李艾也不想陷进去,他只想给两个姑娘安排一个好差事,有人能庇护她们,自己就可以一走了之。
打定了主意,李艾拱手说道:“承蒙夫人关照,两位小女在贵府安好,夫人但有请求,我也绝不推辞。”
“李先生,这可是您说的……彩花,呈上来吧。”
很快,小丫鬟彩花就带来了两杯清茶。
“先生可品之。”
哟,刚喝过酒就给来两杯茶水,这可真奇特啊。
李艾是来者不惧,遵循记忆中原主受到的品茶礼仪和教育,就这样分别喝了两杯。
一旁的刘夫人可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李艾的动作。
李艾如此作为是刻意的,既然想要知道对方的真正意图,自然得先自己露点东西出来,这能耐是大是小,光自己知道可不行,还得让别人看见。
比如这品茶。
武周朝江南西道的茶叶多为绿茶,其中以庐山茶、蕲春茶最为出名。
李艾面前的两杯茶可能就是庐山茶和蕲春茶。
当然,他品不出来好坏,不是长期喝茶的人,是察觉不出来各种茶水在味道上的特殊区别,但如果是先后入口两种不太一样的茶叶,这种对比感出来,还是很明显的。
武周朝的时候茶叶种类就已经非常繁多,各道州县都有自家不同的茶叶,等到几十年后,一个叫陆羽的人出现,撰写了一部名叫《茶经》的书,才将这些不同种类的茶叶正式汇总。
李艾之前是不知道的,但不知为何,关于庐山茶和蕲春茶的知识就这么直接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就,挺奇怪的。
说不定是和那两个化作灰灰的茶砖有关系。
而且,连带着这两种茶在后世的不同境遇也一样出现在李艾的脑海中。
“先生,感觉这茶的味道如何呢?”
“嗯……这第一杯么,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嗯,好茶!就是凉了点。”
李艾是不懂茶的,这茶水入口除了香和微甜,他也品不出啥东西来,但这可不妨碍他用刚刚得到的知识吹吹牛皮,假装自己很懂的样子。
喝茶与吃酒都是一样的,重点不在于茶水本身,而是在于宾客亲朋,还有宴会议事。
相比较容易变得乌烟瘴气的酒场文化,茶的清冽和甜涩,还有品茶时在那种云雾缭绕中求仙问道的仪式感,就更受文人们的喜欢。
大概,这就是庐山茶在后来的明朝时改名成庐山云雾茶从而闻名于天下的原因吧。
当然,这和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分不开的。
“相比较第一杯茶,这第二杯里,我品出了不太一样的东西。”
“哦?先生请指教。”
“相比较第一杯的清冽,这第二杯里却多了几分曲折坎坷,在清冽中多了几分醇厚,醇厚中又多了几分沧桑……夫人,这第二杯茶,是蕲春茶吧。”
“先生竟如此懂茶?”
刘夫人的惊讶不似作伪,她直起身子,明眸凝望,就是侍立一旁的小丫鬟彩花也微微张口。
“我……不懂茶。”
哎呀呀,这么说可真不好意思啊。
“我,懂的是人心。”
“人心……”
刘夫人听到李艾这句话,若有所思起来。
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盈盈起身,微微施礼,恳切地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李艾也愣了一会儿。
他心里也直犯寻思:我说啥了?怎么你就要我教你呢?这“不懂茶而懂人心”的梗不是都被玩烂了吗?怎么还……
忽然,关于蕲春茶在他前世的故事浮现在李艾的脑海里。
而蕲春当地民谣里那一句,“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跃然进入李艾的脑海中。
结合之前蕲州刘家的情况,李艾明白了问题所在。
对面前的刘夫人来说,她要搏的不是生意和市场,而是生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