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5章 应天薛家,苏州林家!(1 / 2)飞花逐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除了黛玉,现场还有一个人知道这首诗,便是当时同为侍读的湘云。

湘云看向了黛玉,然后又看了眼宝钗,最终也是一句话没多说。

而此刻的朱景洪,听到这诗脸上笑容僵住,然后便觉心中五味杂陈。

盛世无饥馁……

可江北那边饿死了几十万人,偏偏金陵那边又有了亏空,湖南那边又在上报了瘟疫……

朱慕梴身旁是朱慕桢,后者观察着老爹神色变化,心里则在嘲讽这位自作聪明的兄弟。

明明最近不太平,你却说什么盛世无饥馁,这不是纯纯恶心老爹嘛!

看着眼前儿子,朱景洪问道:“这诗是你所做?”

在短暂犹豫后,朱慕梴答道:“是儿子所做,只为给父皇贺寿,为此还打磨了许久!”

朱景洪神色严肃,平静道:“你才进学,不知世事,岂知何为盛世?且学习以明理修德为要,万不可醉心于诗词小道!”

皇帝说的话就是道理,但朱慕梴听了却很委屈,毕竟他是为了讨老爹欢心,一片孝心却换来了教训。

在他纠结时,一旁的朱慕桢提醒道:“四弟,还不回父皇的话?”

朱慕梴瞪了兄长一眼,随后方告罪道:“父皇教诲,儿子谨记!”

目光扫向眼前的几人,朱景洪又追问道:“你们都记住了?”

在他面前不只有朱慕梴,还有老大朱慕桢、老二朱慕梧、老三朱慕桐,他们都是年长一些的皇子。

“儿子谨记!”

众人答话之后,朱景洪便挥退了他们,然后这场家宴照常进行。

所有人都拼了命讨他欢心,可他就是提不起兴致。

大约一个时辰后,这场家宴才算正式结束,原本朱景洪该去坤宁宫歇息,但他却回了乾清宫去。

皇帝离场,其他人也都散了,多数人都很高兴,毕竟宫里难得这么热闹。

而在坤宁宫内,宝钗却不大高兴得起来。

偏殿书房内,宝钗已屏退众人,此刻仅朱慕梴在她面前。

“你老实告诉我,那诗真是你写的?”

听到母亲的质问,朱慕梴心里有些慌,可他却点头道:“是儿子所写!”

“真是你写的?”宝钗又问,她又给了这小子一次机会。

刚才的诗句,明显不符合朱慕梴的认知,朱景洪对诗文探究不深,所以未曾注意到其中差别。

可朱慕梴这一首,却瞒不过宝钗。

而且宝钗也相信,在场其他聪明人,也能猜到非朱慕梴所作,只是大家都没说出来罢了。

看着母亲不善的表情,朱慕梴咬了咬牙,最终答道:“母后,就是儿子……所作!”

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如今也不跟自己说实话了,宝钗心中难免有些悲哀。

“方才你爹教了你道理,那娘再给你说一条道理,若你以为全天下自己最聪明,以为可以瞒住所有人……那你便是最大的蠢货!”

“今天你不跟我说实话,伤了为娘的心……此为不孝,今罚你抄写《孝经》三遍!”

说道最后,宝钗语气已格外严厉。

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此刻这般威仪朱慕梴岂能不怕,知道自己小聪明被洞悉,于是立马跪地痛哭请罪。

“儿子再也不敢了,万望母后莫要生气,儿子知错了!”

一边哭泣,朱慕梴一边爬到宝钗面前,抱着母亲裙摆求饶,可怜巴巴的样子让人心疼。

“此事我能知道,其他人也会知道,别以为就你聪明!”

宝钗继续教训着,如果她知道此诗窃自黛玉,此刻绝不会如此容易息怒,毕竟这实在是太丢人了。

随后,宝钗又问了朱慕梴诗文出处,才知是从坤宁宫东殿阁楼寻得,那里有一箱子废弃的文稿。

没办法,黛玉、湘云和朱云笙,乃至宝钗和杨静婷做侍读时,都曾写过大量的稿子,这些东西虽无用却也不能扔,所以就只能这样存放起来。

宝钗进驻坤宁宫时,就有人禀告过这件事,可她的事情太多给忽略了,东西就在阁楼上角落放了几年。

于是宝钗让朱慕梴找来文稿,一看字迹她便知是黛玉所做,虽然上面并没有署名。

看着眼前这自作聪明的小子,宝钗气得想给他两巴掌,此生她头一次觉得如此丢人。

“你亲自将这稿子,去交给你林娘娘,然后跟她致歉!”

“啊?”

“立刻去!”宝钗怒斥。

“是!”

朱慕梴惊恐逃离,宝钗静坐了一会儿后,便起身往乾清宫去了。

她得亲自把这事跟皇帝说清楚,不然此事终究是个隐患,说不定哪天就被有心人引出来。

…………

大明皇后为一首诗着急时,大明忠臣李自恒则在为百姓饱腹而奔走。

金陵要不到粮食,他又只能返回江北,打算让地方官府想办法,从大户手中挤出一些粮来。

实在不行,动用官府库银买都可以,到时候他会承担一切责任。

然而等他回到泗州,才发现所有问题都已解决,粮食缺口全被堵上了。

办成此事的是宋子瑜,这位新任的巡按都御史,他号召各府县筹措到了粮食。

从泗州回到凤阳,李自恒找上了宋子瑜。

虽然都是为朝廷效力,可宋子瑜在关键时刻帮忙,还是让李自恒非常感激。

巡按衙门内,听了这位上司的致谢,宋子瑜答道:“李大人,你不必谢我,我是江北的官员,自当为百姓做些实事!”

“如今虽有奸邪作祟,却非所有人都立身不正,我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宋子瑜这番话,让李自恒有些意外,也让他受了一些启发。

一直以来,李自恒认为官场里没几个好人,宋子瑜是贾雨村的门人,早被他划进奸臣预备队。

而宋子瑜到江北后,查民变之事只顾党争,对其他人重拿轻放,便又佐证了他的判断。

可眼下宋子瑜的言行,又动摇了他的观点。

于是李自恒只能感慨,人性确实非常复杂,至少他不敢说洞悉。

其实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宋子瑜的这一行为很好理解,而且他本人已道出缘由。

他是江北的巡按,算得上是地方官,安定地方本就是职责。

他是贾雨村的学生不假,可他得先是他自己,派系利益只能排到第二。

如果江北真的又发生变乱,李自恒当然难辞其咎,可最后还是得他来收拾局面。

二人接下来又闲聊了几句,只是相同语言实太少了些,所以几分钟后李自恒就告辞了,接下来他还有很多事要忙。

看着李自恒离去,宋子瑜心情也很复杂,他很佩服这位真正的君子,却知道往后与此人注定会是对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