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业包罗万象,内容庞杂。陈兵要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回国内,自然是要有系统规划。
英豪的布局,则会继续紧密围绕,英豪已经具有技术优势的,通讯和计算机两个大方向,同时会兼顾一下家电。
内地的通讯现在刚刚起步,短期仍然是以固定电话服务为主线,但会逐渐加大在移动通讯方面的投入。
英豪一直在研发固定电话网络通讯的产品,各种程控交换机早已经系列化了,都是英豪在购买国际专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持续研发。
以英豪与内地关系的紧密,已经抢占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不出什么大的变故,前世“八国九制”的局面基本不会再出现了。
移动通讯方面,英豪的研发其实也刚刚起步,而且瞄准的是2G通讯技术,现有的1G则是作为代理商,销售摩托罗拉的产品,内地其实刚刚有进行试点的计划。
英豪的无线传呼业务,也同样已经打开了市场,同样占了七成以上的份额,另外三成是摩托罗拉的。
不过双方已经有默契,不会在这个领域进行过于激烈的竞争,而是会共同来瓜分市场,这也够两家吃的脑满肠肥了。
PC的技术架构已经稳定了,未来英豪就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升级,稳定持续的扩大产能,跟随市场的增长扩大出货。
英豪的技术研发布局重点,会放在笔记本电脑上。要做笔记本电脑,英豪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储备已经很完整了,需要补强的其实是两块,一是LCD显示屏,二是电池技术。
LCD的研发布局,英豪已经全面展开了,电池技术方面,英豪之前的技术储备就很薄弱了。
电池虽然有个电字,其实与电子技术的关联并不大,而更多的是涉及到化学的领域,这个就不是陈兵的强项了,只了解一个大概。
在电子产品领域,电池是一个很独立分支,与其他的电子技术交叉很少,但电池又是各种移动设备不可缺少的配件,从笔记本电脑、手机、电子相机、MP3都需要。
陈兵需要的当然不是那种一次性干电池,而是可充电电池。现在主流的可充电电池,还是镍镉电池,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但陈兵知道未来的新技术方向:
由于环保等问题,镍镉电池很快会被镍氢电池取代。而进入90年代之后,锂电池则会成为可充电电池的主流技术方向。
电池产品同样是霓虹比较有优势的产品,松下、索尼、日立、东芝,在这方面的投入都不少。
其实后世内地的电池产业发展的很不错,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龙头厂商。
只不过,现在这两家企业的创立者年纪还有点小,还在读书,距离能够创业还需要很久,短期指望不上,英豪也只能自己先来。
电池是两用技术,不象LCD基本偏向民用,因此陈兵布局电池的时候,比布局LCD就要低调很多了。
陈兵与深大交流的时候,其实要成立的不是一个实验室,而是两个,只不过LCD实验室是高调成立的,而电池实验室则被放在了化学学院的下面。
这个实验室的成立,几乎没有对外进行任何的宣传。但重视程度同样不低,深大的张校长会亲自出面,去寻找挖掘几个相关方面的专家过来。
而英豪也已经派出了人手,开始满世界寻找标的,准备购买一家电池制造公司,以快速掌握电池制造的相关工艺。
这些都是长期的布局,真正能够见到成果,都是需要五六年之后的事情了,但陈兵对东芝的反击,肯定不止这些长线的布局。
别忘了,英豪还有一块似乎比较边缘的业务,就是电视机。但英豪的电视机业务,可是从RCA收购回来的,花费了几亿美元,怎么可能真的让它边缘化哪?
东芝是一个很庞大的集团,涉及的业务很广,而电视机也是东芝诸多业务中,较为重要的一个。
英豪是做电子为主的,不可能对东芝这种大型集团,发起全面的进攻。
陈兵也无意去参合什么东芝机床事件,那个事件的内幕太复杂,涉及了太多非商业层面的因素,是陈兵一直在回避的领域。
但在电视机业务上,双方的业务重叠就很清楚了,陈兵对东芝的直接反击,就准备从电视业务上开始,而反击的开端,却是从灯塔开始的。
为了布局这次主动的反击,陈兵专门飞了一次灯塔,与RCA的掌门人索恩顿进行了一番磋商。
接下来,RCA的电视机产品就突然开始了全线的降价,而且RCA的定价策略很明确,同样规格的电视机,比照东芝的定价调低15%。
这可是多年来,灯塔的厂商,第一次向霓虹电视机,主动发动价格战。市场反应之好,甚至远超了索恩顿的预期,RCA产品的日出货量快速攀升,直逼万台大关。
RCA的降价来得如此突然,甚至有些仓促,霓虹的电视厂商,几乎没有事先得到任何的消息。
当霓虹厂商被动开始,陆续下调产品价格的时候,却发现RCA居然再次调价,始终保持价格比霓虹的电视低10%到15%。
RCA的持续降价,完全是在霓虹厂商的意料之外,彻底打了包括东芝在内的霓虹厂商,一个措手不及。
RCA明显是要对霓虹厂商发动一次持续的价格战,这太反常了。
在以前,灯塔的厂商是很少发动这样的持续价格战,历来都是霓虹的厂商,对灯塔发动价格战,来抢夺霓虹厂商的市场份额。
霓虹厂商马上就发动了所有的信息渠道,去打探RCA这番动作的原因,而很快他们就查到,RCA敢于发动价格战的底气,居然是来自英豪。
英豪居然与RCA签署了一份新的合作协议,无论RCA的市场定价如何向下调整,英豪的供货价格都会随之下调,以保证RCA作为品牌方和渠道方的利润空间。
相当于RCA在前面打价格战,而英豪在后面,持续提供无上限的弹药资源。
这哪是RCA在发动价格战啊?这是英豪在发动价格战,只不过披一层RCA的皮罢了。
RCA在保持利润率的情况下,还能大幅抢回市场份额,自然是乐于冲锋在前,而英豪敢于主动在灯塔发动价格战,自然是有足够底气的。
去年,英豪全面收购了RCA的电视机业务,承接了RCA的技术研发实验室和制造工厂,但却给RCA保留了品牌和渠道。
这近一年来,英豪一直没有什么大动作,其实是在做产能的调整。
RCA在对岸工厂中的生产线,已经全部拆除下来,运回了特区,被安装在了英豪电视的二期项目中,而灯塔工厂的部分设备和产能在过去一年中也在向内地进行迁移。
经过一年多的调整,英豪的电视机二期产能已经开始顺利投产,而总的产能,已经高达了600万台。
这600万台产能中,按照之前与RCA的协议,RCA每年的采购量是不得低于150万台。
过去这一年,英豪调整产能的同时,RCA作为品牌和渠道商,也在全面调整产品定位、定价策略,宣传推广计划。
RCA是电视机的发明厂商,技术底蕴还是很深厚的,虽然霓虹的厂商后来居上,发明了很多更新的技术,例如索尼的特丽珑,但要说用技术全面碾压RCA还是做不到的。
灯塔电视机产业受到霓虹的全面冲击,更多的是因为灯塔的制造成本高企,产品价格普遍高于霓虹产品一大节。
受到霓虹的产品价格冲击之后,灯塔厂商市场份额丢失,对于新技术研发的投资减弱,才进入了恶性循环,最终一蹶不振。
RCA把制造转移给英豪之后,其实在生产成本上,已经比霓虹电视机更有优势了,过去一年多,RCA已经将产品价格,陆续调整到了与霓虹产品同样的价位区间。
虽然RCA前几年研发投入不足,产品质量上已经略微落后于霓虹的产品,但产品品质的差距,还没有大到丧失竞争能力的程度。
RCA可是灯塔本土品牌,而且长期宣传形成的品牌认知还在,在同样价格进行销售之后,RCA的市场份额马上就稳住了,不再持续下滑,甚至开始小幅的回升。
过去一年,RCA的价格调整动作,是小幅逐步进行的,但市场的反馈,却是证明了价格才是,电视机这种消费产品,最犀利的竞争手段。
霓虹的制造成本比灯塔低,而内地的人工成本低廉,英豪生产的电视机比霓虹又低了很多。市场的主动权,其实早就落入了RCA和英豪这一联盟之手。
发动价格战是要牺牲利润的,原本陈兵并没有主动发起大规模价格战的打算。
英豪的产能虽然很大,但出货方向包括了灯塔、东南亚和内地,并没有太大的出货压力。
但东芝的挑衅,使得陈兵不得不作出凌厉的应对。不让霓虹厂商明白,挑衅英豪要付出代价,这些霓虹厂商只会继续变本加厉,来找英豪的麻烦。
RCA的本土品牌,加上英豪的低成本制造,在灯塔市场发动价格战,直接就占据了全面的优势。
霓虹的电视厂商向来是价格战的高手,很快就判断出,只依靠价格战,他们已经明显落在了下风,会非常的被动,只能寻求改变竞争策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