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允初心里倒是挺乐意,天高皇帝远的,自己办点男人该办的事,想必那些老学究也说不出什么来。但是他还是装作不情愿的样子:
“爹爹,我这次是去前线。万一哪天真的又打起来,我怕...”
还没等赵允初说完,张氏就打断了他的话:“你怕什么?你又要逞强上战场不成!官家可是说了,让你去了只文不武!盼儿,你这回去了,给我盯好了!若是有个闪失,你也别回来了!”
“是。太太!”柳盼儿娇滴滴的声音让赵允初心里乐开了花,于是他马上见好就收。
“好吧。我答应就是。”
赵元俨和张氏相视一笑。
柳盼儿行礼后退下。
张氏望着又长大一岁的允初,心里还是不能平静,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允初。
儿大不由娘。
儿行千里母担忧。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穿越过去的赵允初,心里想起了这些话。
他本来对这个张氏没有太多的感情。然而,张氏的这些举止,让他想到了后世自己的亲妈,心软了一下,竟然觉得很不好受。
他想自己的家了,至少在没有穿越回去之前是不能尽孝了,也不知道自己的爹妈怎么样了。
五月的天,已是春和景明。
赵允初陪同胡先生西行的路上,就像是一次春游,特别是有了柳盼儿的陪伴,过得很是惬意。
此时,赵祯已经对西北前线的官员做了大调整,负责西北边防的“三巨头”格局正是形成。
时任泾州的夏竦被任命为陕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缘边招讨使、知永兴军,坐镇京兆府。
韩琦、范仲淹则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一个驻泾州、一个驻延州。
时任知同州的庞籍则接任陕西都转运使之职。
这些都是从胡先生那儿打听得了。
赵允初也得知,北宋朝廷的决策体系,也以为西夏战事做了调整。
按照宋初的制度,中书门下主管行政,枢密院执掌军政,无权相互干预。
从后世看,这放在平时,不仅没什么毛病,还是相当科学的分权制度。
但在战时,这就导致了既缺乏协调配合,也可能政出多门。
知谏院的富弼于是上书朝廷,战事关乎社稷安危,不应该由枢密院专断,而是让宰相也参与进来。
年迈的张士逊还想多活几岁,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担心枢密院说宰相想夺权,被富弼骂道:
你这老儿,是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于是,台谏言官在富领导的带领下,口诛笔伐,对张士逊进行了群殴。
自感压力山大的张士逊,在短短的时间内,先后七次上表致仕。
做了做样子的赵祯准奏,并把稍微年轻点、也是一把胡子的官场不倒翁请了出来。
他就是吕夷简。
吕相可是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大理寺丞吕蒙亨之子。早在天圣六年(1028年),就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成为宰相。
明道二年(1033年),因为废郭皇后之言罢相,不久又官复原职。
景祐二年(1035年),迁右仆射,册封申国公。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