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2 居庸关下,三只老狐狸(2 / 2)小黑是条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杨洪,武将世家。

杨洪的祖父,跟随常遇春起兵,明朝建立后,受封正六品的百户。

杨洪的父亲,继承了他祖父的百户军职,死在了靖难之役中。

父死子承的杨洪,最初被明朝调任到开平卫戍防。

开平卫远在蒙古境内,去往开平卫在当时看来是凶多吉少。

杨洪当时年仅二十二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

他毫不在乎的说到:“大丈夫,立功名宁在跬步之内!”

杨洪这不是说大话,他是有真才实干的。

在北上开平卫后,杨洪一步一个脚印,先后积累了无数的军功。

朱棣五次统兵出塞北伐,杨洪都是冲锋陷阵,任职军中先锋。

朱棣曾经亲自给杨洪斟酒,这对于军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到了朱祁镇的正统年间,杨洪早就已经是威名远扬的边关名将。

当时朝野公推,杨洪为边将智勇第一。

杨洪家族的后辈,很多都在他账下效力,他们也被人称为“杨家将”。

蒙古的古兀良哈部,更是称呼杨洪为“杨王”,惊为天人、不敢犯境!

杨洪在土木堡事变的时候并没有发兵救援,所以他后来和石亨一起被投入了大牢。

要不是于谦向朱祁钰举荐,只怕这位沙场宿将就会老死狱中、含恨而亡。

此刻的杨洪,正带着宣府军马南下京师。

“成公公、罗大人,居庸关一仗打得够漂亮!”

在成敬等人设下的接风洗尘宴席上,杨洪不由得举杯向着主人家敬酒。

一杯水酒下肚,杨洪又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儿杨信。

“这次我侄儿能够立功,多亏了成公公和罗大人对他提携。”

“老夫第二杯酒,还是成公公和罗大人!”

说完后,杨洪又是举杯先饮。

成敬和罗通不敢在杨洪面前托大,几人推杯换盏过后,主宾尽欢。

宴席过后,杨洪和成敬一起漫步在夜色之中。

“我知道,朝野对我多有非议。”

“他们说我统帅宣府之军,却没有前去救援土木堡,还隐瞒了马营、独石被瓦剌攻陷的消息。”

“要不是我的长子杨俊,放弃了宣府外围堡垒,阿剌知院也不会和也先一起,东西夹击我朝大军。”

杨洪捋了捋花白的头发,显得有些英雄迟暮。

杨洪和成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所以彼此之间并不陌生。

“杨公,但求无愧于心就好。”

“至于那些闲话,管它干什么。”

成敬心里清楚,杨洪是朱祁钰需要争取的军中一大助力。

而且成敬之前跟着兵部侍郎项文曜一起,去往土木堡祭奠明军英魂的时候,成敬就和杨洪有过一次会面。

成敬当时受朱祁钰的命令,还对杨洪安抚了一番。

“陛下能够宽恕杨家,杨洪感恩戴德!”

见到成敬如此说法,杨洪心中顿觉宽慰。

成敬作为朱祁钰的帝师,他说的一些话,就是代表了朱祁钰的意思。

“那成公公想不想知道,我当时为什么会有隐瞒军情不报吗?”

杨洪这是想和成敬交心。

成敬贵为帝师,杨洪要是能够和成敬交好,只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杨公如果想对咱家讲,那么咱家就洗耳恭听。”

“若是杨公不想说,咱家也不问。”

成敬一口一个“杨公”,就是表示朱祁钰和自己对于杨洪的看重。

“成公公,果然快人快语,很对杨洪的脾气!”

说完以后,杨洪朗声大笑。

“我儿杨俊当初丢失宣府外围堡垒以后,那时我还以为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以为瓦剌只不过是和以前一样,打完草谷后就会离开。”

“当时我是想着,等到战后再亲率军队收复回来就是了。”

“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太上皇身边的三十万大军和一众名将,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在瓦剌人数万骑兵的冲击下,居然败了!”

说起朱祁镇治军无能,杨洪十分的悲痛。

那些战死的将领,很多都是杨洪的故交。

“若是早知道会这样,我一定会亲自率领宣府众将,死守马营、独石等堡垒不退!”

杨洪神色肃穆。

“虽然陛下宽恕了杨家,可是每每想起此事,我都是觉得愧对天下!”

说到动情处,杨洪忍不住轻声哭泣了起来。

自从土木堡一战后,杨洪和宣府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和骂名。

要知道,那个时候杨洪镇守宣府,手下可是握有四五万大军。

其中,骑兵就有一万多。

至于火器,更是有重炮二十尊,火铳两千,火枪四千。

直到今天杨信一雪前耻,杨洪才如释重负。

杨洪轻泣,成敬也不好劝。

成敬只是默默的在一旁等候。

“我也是为人父亲,也有护犊之情。”

“成公公,你能够体谅吗?”

杨洪心情平复过后,对着成敬一拱手。

杨洪突然抛出的这个问题,把成敬给难到了。

说不介意杨洪在土木堡之变中毫无作为,那是假的!

可真要说怨恨杨洪的话,成敬又觉得自己狠不下心肠。

毕竟土木堡一败的罪魁祸首,乃是那个统兵三十万的“大明战神”朱祁镇。

而且杨洪在后来保卫宣府的一系列战斗中,表现得也是可圈可点。

杨洪先是严词拒绝了朱祁镇的叫门,而后又以孤军守孤城。

“杨公的功过,朝廷已然有决议。”

“陛下之所以能够起复你为宣府主将,就是觉得你非是罪大恶极。”

“如今瓦剌还滞留在我朝境内,杨公当带着宣府儿郎们,为国杀贼才是!”

对于杨洪,朝廷里面其实也是有着两种看法。

土木堡幸存者的李贤认为。

如果杨洪当时能够发兵救援,明军不一定会败,皇帝也不会被瓦剌俘虏。

于谦和李贤看法不一样。

于谦认为,杨洪虽然没有救援土木堡,不过他全力保全了宣府。

杨洪保全了宣府,就是为京师和居庸关的备战争取了时间。

宣府不丢,也可以支援其他地方。

向西,宣府可以支援残破的大同。

向南,可以支援居庸关和京师。

至于朱祁钰,看得更开。

当时瓦剌围困明军于土木堡,杨洪就算带兵前往救援,亦不过是中了瓦剌围点打援之计。

以也先和阿剌知院的谋略,他们怎么可能不计算宣府?

而且宣府大军当时要是能够打得过阿剌知院,杨俊也不用放弃独石、马营这些外围堡垒。

面对气势汹汹、早有准备的阿剌知院,宣府军队已然漏怯。

能够保住宣府不丢,已经是杨洪的尽力而为。

外出救援土木堡?

不过是给瓦剌送人头!

“实不相瞒,咱家也有一个儿子。”

“咱家之前本是废汉王身边的近臣,因牵连而被宫刑。”

“在此之前,咱家也曾经娶妻生子。”

为了帮助朱祁钰争取杨洪的效忠,成敬不介意提起自己的伤心事。

再者说,成敬有儿子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知道的人也不少。

“成公公,杨洪感激于你!”

杨洪当即把他的儿子杨俊、侄子杨能、杨信都给叫了过来。

“老夫子侄中,也有几个还算可造之材。”

“若是成公公不嫌弃,今后他们就以子侄之礼侍奉成公公!”

杨洪这是感激成敬三番四次对宣府的维护,所以希望杨家后辈能够可以多和成敬交往。

杨家子侄认成敬做了叔父,便是向朱祁钰宣誓效忠。

“成敬荣幸之至!”

对于杨家,成敬其实也是早就有了结交的心思。

如今杨洪抛出了橄榄枝,成敬没理由不接住。

而且这一次是在私下进行的,成敬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弹劾他不怀好意。

就算有人弹劾,成敬也不怕。

成敬不是为了他自己,他是为了朱祁钰。

成敬看重杨家的忠烈,更看重他们浓厚的军方背景。

“拜见叔父!”

杨俊、杨能、杨信,齐齐对着朱祁锐一拜。

杨家三兄弟都不傻,他们当然明白杨洪让他们认成敬做叔父,就是帮着他们在朝廷里面找了一座大靠山。

至于传出去会被世人耻笑,杨家三兄弟并不怕。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