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真的好玄(2 / 2)无名.月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相较于新建成的大医院,小医院则更为人们所熟知。在村人的意识里,不舒服了就去卫生所扎一针,完全没有检查照片化验的概念。

再加上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去往大医院还要再多走出三四百米远,一般的都会选择在小医院看诊治疗。

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人,习惯于去较为熟悉的地方,找认识的大夫瞧病。大医院的几层楼,光是科室划分就够他们辨别上半天,一脚迈进去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更别提看病抓药了。

父女仨刚一走进镇街,赵明玉就打算喊两人拐弯去小医院,刚停了下脚步,张嘴话还没等说出来就被赵文多打掉了。

“直接去西街,小医院里没有人。”这个位置的正是通往两个医院的分岔路口,都不用他开口,那脚下一停顿就知道是什么个意思了。

“哦,对对,我都忘了。”赵明玉一拍脑门,光想着小医院近面方便,忘了下午五点钟人家就下班了,大半夜的根本就没有人。

这么一来,就是不想去大医院也得去了。

五分钟后,几个人进到了医院。

空空荡荡的大厅里荧光灯照着水泥地面,冷潇潇的风透过玻璃门缝吹进来,带着人浑身发寒。

正门对过的药房里,一名穿着白大卦的医师正站在一排药架前对着单子拿药。

“是——王国庆王大夫?!”赵明玉趴近玻璃窗,瞪圆了眼睛仔细辨认。

白大卦闻声回头,看了两眼赵明玉:“你是——?”显然是没认出来。能直接指出他名姓的人,应该是认识的。

赵明玉赶紧道:“我是白浪里村的赵明玉,王大夫你们之前医疗队下乡还给我瞧过病呢,你有印象没?”

“白浪里村的是吧,有那么点印象。”王国庆点点头,那时候他还在县医院,全家还没到秋水镇当下放户。只是一次下乡医疗,没寻思到会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倒还真是有缘。

这明显是句客套话,当大夫的每天经手那么些个医患,尤其是下乡义诊,排号的村民一个接一个,大都脸都不细看,还能记住你姓甚名谁?可拉倒去吧,别把人家客气当真。

显然,赵文英也是深懂其义,不给赵明玉再继续套关系的机会,抬了抬手臂,把怀里的小婴儿往前递了递:“王大夫,我小弟病了,麻烦你给看看。”

这时候的医生几乎都算是全能,不分儿科成人科的都能给瞧一瞧,特别是这晚上的值班医生,全院这会儿就他一个大夫,碰着什么样的病人都得给看哪,不光是看病开方,这抓药不也是他动手吗。也就是扎针打吊瓶他伸不上手,由专门护士来。

王国庆从药室出来回到诊室,问明了一些症状,对包被里的小五上下翻看,轻触了身上部位,尤其是肚子各处边指按边看反应。

这时候的小五极其的安静,要不是脸上还不见血色,气息也很是弱,会让人以为这是个非常健康乖巧的小娃娃。

大夫就是大夫,并没有被这表现给迷惑住。相反,还越是检查越是脸色沉重。

不等赵家父女问明情况,就疾步出去,再次进了药室,迅速的捡出几瓶药,就叫来了值班女护士。

护士也是个经验十足的老手,三两分钟就兑好了药水,拿着就进了诊室。

刚出生三天的小婴儿,血管很细且不好找,护士左右额头扒着按了两下,瞅准了一条还算是鼓的一针就扎了上去,胶皮滴管迅速回了血,有效的一针。

直到这一刻,诊室里的这几个人才算是松了口气。

“王大夫,我儿子到底是得了啥病,这咋还挂上吊瓶了?”赵明玉的认知里,只有得了大病才会来医院,病到不行危及生命的人才会挂吊瓶。

小儿子这才刚到这里,王大夫只瞅了瞅就二话不说的给扎了吊瓶,怎么着也该给个解释了。

不光是他,赵文英和赵文多两人也同样等着听诊断,刚才都被王国庆那一脸的沉重表情给惊着了,看他来去匆匆,谁也没不长眼睛的开口问询,那明显是不想被耽误时间才闭口不言的。

王国庆坐在凳子上,并没有直接回答赵明玉的问题,看着对面空着的位置,白天应该是还有一位医生在坐诊,缓缓道:“两个多月前,我的一位同事接到了个两月大的小患者,因为母亲奶水不足,喂了半荼缸的浆子,出现了异常反应。送来时已经呼吸困难,都没来得及救治就死亡了。”

赵明玉唏嘘的同时,忍不住讶疑的问:“吃个浆子怎么就出了问题呢?”两个月的婴儿,早已经过了最初夭折率高的前几天,应该是好拉扯好养活才是。

两人口中的浆子就是面粉加上水,放在小火上煮成透明糊状,一般用来浆被子、糊墙、贴对联。一些家庭条件受限,吃不起奶粉的人家,会拿来喂婴儿。

赵明玉之所以没觉着奇怪,那是因为给孩子喂浆子吃并不算稀奇的事,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李翠珍生老大老二的时候年轻,奶水还是够用。到老三时,就有些免强了。老四吃了半年,之后也是喂了两个月的浆子,直到能够吃饭了才停。

虽然说知道浆子喂孩子不是那么好,可是买不了奶粉也是没有办法。老一辈传下来的土法子,谁爱也都是这么用,没听说出什么大问题。

王国庆似乎是早有预料,点了下头道:“是,就是这浆子的原因。小孩子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全,对面粉很难做到好吸收。一些甚至过出现拉肚子,便秘,过敏等一些症状,特别是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更是容易出现排斥反应。那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丢了性命。”

“王大夫,那你说这个跟我弟弟的病有什么关系吗?”赵文多意识到王国庆不单单是为了举病例,这其中应该是有某种关联。

赵文英怕被误会似的紧跟了句:“我弟喂的是奶粉,没给他吃浆子。”

这在之前的问诊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的情况,王国庆也随之解释道:“我之所以说起那个孩子,只是想让你们知道,每个小孩子体质都不相同,同样的食物,一些孩子吃了没事,可有的孩子吃了就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不服。”

赵明玉有些明白道:“也就是说,别的孩子吃了浆子没事,那个孩子吃了就不行事儿了。那我们家小五吃的奶粉也是这个道理了?”

“应该是这样,他的情况就属于一种过敏,而且是比较严重的。”这是王国庆动作迅速安排护士扎针的原因所在,同事的那个病例讲出来也是让这父女三人能更清楚明了。毕竟,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医学常识的人来说,并不是太好理解。小孩子全身没破丁点皮,根本意识不到会是什么大病。

他的这些说词,相较来说赵文多更能接受到,后几十年的医疗水平可比这个时候先进的多,常识性的知识大众普及率也是更高一些。

‘过敏’一词,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普偏困扰的问题,而这个年代老百姓还知之甚少,一些现象也统概称为‘不服’。

“那也不能啊,我弟打一开始就吃的奶粉,要是说吃不服,那不早就不服了,咋还这么长时间才看出来。”赵文英听是听明白了,可还是纳闷儿,小五是她一手看护的,出生这三天也就是下午那顿不是她喂的。

哎,对啊,下午是那个老太太冲的奶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