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这部电影能爆,其实除了靠网络话题的营销,更多票房其实来自观众的口口相传。
网络的宣传虽然很有效,可在《阿凡达》之前的电影院,对观众的吸引力还是太小了。
即使很多看见宣传产生了兴趣,可真正愿意走进电影院的还是少数。
而促使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其实是来自观影者出来后的分享。
这年代没有微薄、没有朋友圈。
甚至豆瓣也才刚出现。
看完一部好电影后的那种心情,是非常难于表达的。
尤其是对青春的记忆涌现,会让很多人忍不住去主动联系那些离开校园后,就再也没有来往的人。
比如同宿舍的室友。
又或者心中一直没放下的那个人。
《那些年》里除了爱情,还有大量友情的东西。
几年后各奔东西的众人,被生活抹平棱角的那一段,就是对他们生活的最好写照。
当然,有人羡慕蒋心的成功,也更多人会从卖保险的王凯、做小生意的张汉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
所以一次次的案例,一个個的裂变,才在最终的票房数据上,体现了出来。
然后当他们走进了电影院,就又会产生同样的倾诉心理。
这也是为什么,汪中军会说,博客的“回忆青春”话题,其实就是一个给人倾诉的平台。
其实走进电影院真正坐下来看了电影的人,都会得出和汪中军差不多的结论。
这是一部挺认真的青春片,在认认真真的讲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融入的元素不少,剧情设置、人物设定都下了心思。
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虽然大部分都是新人,可他们全是从高中出来没两年的学生。
对那种高中时代的生活,把握得相当到位。
这也是为什么,沈涛没有找那些有经验的演员来演的原因。
这种青春剧,有经验的演员来演,反倒可能把它演的很刻板,会失去那种青春的味道。
总体看下来,情节有瑕疵,可整体却在及格线以上。
作为导演处女作,完全称得上一句惊艳!
“《那些年》惊艳国庆档,沈涛不只是音乐天才!”
“感谢沈涛,带给我们这么棒的青春回忆!”
“《那些年》也是一个关于共同记忆的故事,这是一次超越个人经验的共同记忆描写!”
“我看《那些年》:国内最好的青春片,没有之一!”
既然票房走势不错,那么宣传团队在和中影商量后,又追加了三百万的宣传费。
于是,《那些年》的好评,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在线下媒体上冒了出来。
当然前提条件得是电影本身不错,不然花再多宣传费也是白搭。
“当导演难吗?”
《鲁与有约》的京城录制大厅里,陈鲁与一脸“真诚”地望着沈涛笑着问道。
“对我来说挺难的~”
这是沈涛路演回来后,上的第一档节目。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