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扯了一会儿分别数月来各自的成就,轻松惬意闲聊扯淡了半日,
用过午膳后有些困意,就各自回去歇息,睡到精神饱满自然醒再起,一如在茅庐时的日子那样轻松。
日头已经西斜,农历八月初的阳光也没那么猛烈了,可以晒晒太阳,挺暖和的。
于是诸葛瑾就带了二弟,以聊军务公事的名义,让士卒赶了马车,载上自家改良的渔具,又带了一百白毦兵护卫,来到淝水边当钓鱼佬,一边头脑风暴。
至于鱼漂,根本也不用二人时时刻刻盯着,自有随侍护卫帮忙盯着,他们只要偶尔发现浮标动了,过来拉一下竿子,享受最后收获的快感即可。
至于那些普通士兵,闲着无事,自然也要弄两条船在淝水上巡逻,负责水面上的安全,偶尔也能捞几网,晚上回去可以改善一下军食。
诸葛瑾发现,培养二弟一点钓鱼佬的兴趣,也是蛮不错的,可以减慢他的生活节奏,以后不用太肝,注意劳逸结合。
抛下竿后,诸葛瑾靠在一张竹藤的躺椅上,让脸部遮在树荫下,身体则任由太阳晒着,闭目养神地问:
“阿亮,此番你觉得,要想劝说袁术放弃寿春,该如何措辞?是先礼后兵,还是先展示我军的攻坚实力,吓一吓袁术?”
诸葛亮也有样学样,学着大哥把躺椅挪了个精准的位置,刚好头部有树叶遮阳:
“袁术此人心高气傲,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的,何况寿春还是他的伪都,但还是应该先劝,不过劝的同时,要立刻做好打的准备,这样他一拒绝,我们就立刻可以展开攻城,震慑一下。
至于攻城的具体部署,我觉得还是应该学合肥之战中后期那种节奏,就是少量冲车、葛公车诱敌,逼着敌人在墙头上长枪兵密集设防,我军则以大量井阑和投石机杀伤城头敌兵。
还有,护城河也该立刻填起来了,稍稍填出几个缺口,能供少量葛公车和冲车逼近城墙就够了,倒是没必要跟强攻合肥时填得那么多。”
诸葛瑾想了想:“要填护城河,最好还是要切换护城河上游从淝水引水的口子,但是如若我军迂回到寿春上游堵口设围堰、自然会切断寿春和下蔡的联系,而且让寿春城北上、由淝水出淮河的航道被威胁。
如此一来,不会吓住袁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我们劝他突围,是在勾引他、诱他出城后野战围歼之么?”
诸葛亮想了想,这也是个问题,要逼着袁术弃城突围,你不能太过威胁到他的拟定突围道路,否则吓住对方彻底决心死守,就弄巧成拙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那就放弃给护城河填缺口,争取用重型壕桥车吧,咱改良几辆壕桥车,推到护城河边架好,能直接像木桥一样让葛公车从上面推过去。
大不了再造一些可以快速榫卯插接的粗木桩子,在壕桥车架好后插上去承重,这样就扛得住葛公车的重压了。”
诸葛瑾闻言不由一愣,他倒是没想到过改良这个时代的攻城舟桥部队,汉朝原有的所谓壕桥车,只是上面架了一块大木板。
如果护城河不是很宽,就直接把木板搭在河沿的两侧,好让士兵直接踩着冲过去,有时候过冲车也是可以承重的,类似于城门的吊桥。
如果护城河太宽,没那么长的大树联排形成壕桥,那这玩意儿也就没用了。
诸葛亮是第一个想到,在这种简易壕桥上,居然还加木桩或者说“桥墩”来承重的,此事别说汉朝了,哪怕是到了唐宋,也古无此物。完全又是一个历史上没有过的新想法。
诸葛瑾连忙追问了几个细节,但诸葛亮的回答却非常理想主义,还说“我这就是受了大哥的启发,是大哥先在投石机和井阑车上加了那些可拆卸的装甲梯、防箭护盾”,
所以他才想到同样用“预制零件、现场组装”的方式,提前加工好简易木桩桥墩,再火线顶着盾插到河底淤泥里,上面盖上壕桥车。
“好吧,伱要试试就试试,反正这个听起来本钱比填护城河低得多,就算最终不成,吓吓袁术也好,让守军误以为我军有直接废掉寿春护城河的杀招。”
诸葛瑾最后还是同意了这个设计,不过倒不是他托大,而是因为他意识到,此战主要目的是攻心,各种花里胡哨的新玩意儿就算实战价值不行,但摆那儿吓吓人还是可以的。
如果是其他非攻坚不可的场合,诸葛瑾绝对不会允许如此托大来试错的。
想好了威慑性攻城的具体部署之后,诸葛瑾又顺着问道:“那么,劝说袁术弃城突围的措辞,又该如何写呢?到时候以谁为使才好?”
诸葛亮想了想:“具体措辞,一时也想不完善,总要回去数易其稿。但思路便是强调我军军容壮盛,攻打合肥时全灭了守军,如今军威更振,袁术困守寿春迟早得死。
而且我们会隔绝寿春内外,如今是八月份,我们已经打到城下了,马上要到淮南稻谷秋收的时候,我们能确保袁术一粒淮南本地的粮食都收不到寿春城内,他们只能靠去年的存粮活着。
如此就算寿春作为伪都有一定存粮,熬过冬天,也熬不过明年春荒。哪怕围而不攻,大半年之后他还是得死。
最后一点攻心角度,便是强调狐死首丘,希望袁术能考虑考虑汝南老家,如若他死在这里,汝南老家必然立刻被曹操拿下并残害。
而他如若回汝南,我军只要拿下寿春便心满意足,不会再去汝南境内追击。同时,吕布的军队因为鞭长莫及,也只能在谯地跟曹操争夺,去不了汝南。如此,袁术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被三家诸侯围攻,只要面对曹操一家就够了,说不定能多活一年半载。”
这最后一条说辞,诸葛瑾此前倒是没有想到,他没考虑袁术退缩后、能减少直接需要抵抗的敌方诸侯数量变化问题。
看来果然还是要兄弟俩头脑风暴,互相启发,才能点子多一点。
诸葛瑾终于下了决心:“好,我明日便让主公按照这个思路,安排人写第一封劝降书,不过,又有何人适合为使入城呢?等孙卲回来么?还是派宪和、公佑?我怕袁术恼羞成怒,会对使者不利。”
诸葛亮:“不如派袁涣去吧。袁涣是在义成投降了子龙的降官,他是陈郡袁氏的,袁术应该不至于杀他。而且袁涣此前归降,虽是弃暗投明,但也颇有人质疑他的骨气。他也未曾有机会拜见主公,得到重用。
此番若能不惧刀兵,慨然劝说袁术弃城,无论成功与否,都能证明袁涣并非贪生怕死而来降主公,实在是因为明晰顺逆之变,是知道袁术反贼必遭天谴。
此事对袁涣本人的名声有好处,对我军的士气、主公的威名也有好处,还不会授朝廷以话柄,可谓四全其美。”
诸葛瑾没有再动脑子,直接抄答案:“好,那信写好后,就以袁涣为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