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润物细无声(2 / 2)浙东匹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年春荒总算不用过得紧巴巴的了,要是发生战事,大军也能充分调动了,不用担心误了农时。”

刘备由衷赞叹道,眼眶竟有些湿润。

他认识子瑜三年零三个月了,原先虽然个人生活上并不困顿,但治下百姓始终是苦哈哈的,此刻才算是彻底扭转。

三年多才走出温饱陷阱,不容易。

船队继续顺流而下,很快到了海西县。而海西县因为是去年就试点过稻麦轮作的县,各方面工作显然做得比沿途的淮浦等地更好。

这儿的秋稻收成产量,竟接近了传统单季稻的九成!而沿途的淮浦,最多只有往常丰年的七八成之间,可见海西这边,平均每亩地比淮浦还多收了三十汉斤。

刘备和诸葛亮对视察结果都很满意。

这天,就在船队驶到淮河口、即将结束海西县之行掉头返航时,刘备忽然注意到,淮河口外、南北两岸的海滩上,有些奇怪的木结构建筑,还有些颜色不太一样的方方正正泥滩田。

刘备下意识就问:“那些可是风车么?但怎么长得和原先的风车不一样?”

全程只是陪同暗中观察、并未发表意见的诸葛瑾,这才难得开口:“确实是风车,上个月在海西县海边实验晒盐田的时候,等待试产结果那几天,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人试造了几个,用于磨面。

阿亮改良了老面曲蘖,能把面食发得如此蓬松,要是面粉的精细度跟不上,也有些可惜。不过原本用旧风车磨面不稳定,牛驴磨面又浪费畜力,我就琢磨了这种风车,其实扇叶就是借鉴了芜湖那边的新式熔炉鼓风机结构罢了。”

中国古代是有传统风车的,而且是战国末期就出现了。但长相跟后世大家熟悉的西方风车、尤其是荷兰风车完全不一样。

华夏传统风车,扇叶是竖直布置的,中间一根站立的转轴——简单来说,传统风车和荷兰西式风车的差别,就有点类似于换气扇和电风扇的差别。注释有附图

诸葛瑾穿越后也注意到了,中国古代在风力应用方面,特别偏向换气扇那样的离心式,而不喜欢西方电风扇那样的轴流式。无论是从冶金鼓风机,还是磨面碾米的风车,都是一个思路。

既然历史已经证明,电风扇式的更高效一些,诸葛瑾也不吝把去年搞冶金业技术革新时已经用过一次的手段,再平行移植到谷物碾磨加工上。

反正他身边的木匠们已经弄过一次类似的事儿了,这次一通百通,很是顺利,短短几天就把新的实验型磨面风车造出来了。

刘备被这个新玩意儿激起了好奇心,便吩咐船队靠岸,他要亲自上岸近距离视察。

船队很快停靠到了南岸一处码头栈桥,刘备兴冲冲策马来到风车下,那架势浑然就像唐吉坷德一样兴奋。

他甚至还像唐吉坷德一样,在风车叶子转过来的时候,用手虚扶了一下,想感受一下风的阻力有多大,然后才意识到风车扭矩极大,连忙缩手。

“没想到这风力竟能比几头牛的拉力还大,我当年拉牛角时,好歹还能把壮牛拉偏,这风车叶却是难以阻慢分毫。”

对自己臂力一直颇有自信的刘备,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机械力,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随后他又走进风车内部,看到偌大一座风车,只有一个服徭役的民夫在看护。

那民夫只需适时往碾槽里倒入新麦、再及时从下面承接面粉的过滤筛罗里取出麦麸,单独倒到一边。

刘备抓起一把面粉看了看,这比他们原先吃的粗略脱麸的碎麦粒要细腻得多。

刘备非常满意,让人记好账目、装了几袋面粉,表示这几天路上就要吃这种细面做出来的饼食。

原先碾磨不够充分的碎麦粒面食,已经被他嫌弃了。

看到磨面风车运作得这么好,刘备对诸葛瑾实验的晒盐法,也更加有信心了。掸了掸手上的面粉,刘备得意地一挥手:

“走,再去看看子瑜这一个多月里,鼓捣出了什么样的盐田。看了这风车,我对盐田更期待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