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对百姓有恻隐之心,因为知道会给百姓带来负担,就不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说建造宫殿,建造亭台楼阁,这就已经算是很圣明很圣明的君主了。
如果代代君主都能做到这样,那不说千秋万代,至少,三五百年,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也就引申出了,之所以能够传承千秋万代并且获得美好结局的朝代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二,对后继之君的培养。
对后继之君的培养,最失败的,无异于秦始皇、隋文帝。
当然!
一开始两人所培养的重点,肯定也不是胡亥跟隋炀帝。
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让这两人登基继位了。
胡亥跟隋炀帝都有一个问题是什么。
那就是从小从深宫长大,根本不懂民间疾苦。
他们所得知的天下,全都是别人给他们过滤过,或者是他自己给直接过滤的。
为什么每每开国的皇帝,在治国这方面,都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
因为……
他们都知道自己创业的艰难,都吸取到前朝的一些教训,都曾看过百姓的累累白骨。
然而……
到了下一代,就不是这样了,下一代眼中的百姓疾苦只是书中的一句话,只是老师口中的一句唠叨。
哪有音乐、美女、饮酒来得有意思。
从小便在音乐、美女、饮酒当中长大的君主,你说让他知道、体恤百姓的疾苦,那可能么?
所以……
这不就有了胡亥,有了隋炀帝。
并且,隋炀帝就是最好的例子。
要想使得朝代能够千秋万代,就不得不重视太子以及诸王的教育。
否则一个不好,亡国便只在下一代。
能够传承千秋万代并且获得美好结局的朝代少之又少,原因之三,贪腐。
自古以来,贪腐问题就一直存在。
如今大唐只是由于刚刚立国不久,所以贪腐问题还并不明显。
可只要再过个一百年,你看看北魏,你就会发现,贪腐俨然已经成为了国家最重要的事。
不过……这问题历来就有,也不好解决。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反腐制度,来延缓一个王朝的寿命了。
一个国家,或者说王朝,往往从建立到衰亡,总会经历大致如下五个阶段:
开国,鼎盛,衰落,中兴,灭亡。
贪腐问题,在鼎盛以及衰落时期,尤为严重,只是在鼎盛时期,还不怎么明显,而中兴时,贪腐就是中兴的毒药,怎么去也去不尽,怎么治也治不好。
不过……估计到了那时,陛下已经早就入了土了,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再去担心了。
朝代没有不灭亡的,有的是因为宦官外戚,有的,是因为君主自己没做好。
然而……这些其实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想知道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把我叫回来。”
只见等陶逸离开了以后,长孙无忌也是出于好奇,随手把陶逸的‘治国良策’打开了看了看。
正看得入神呢,谁知道,这最后一页,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话,让长孙无忌情不自禁地,就念了出来。
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随后又看了看这‘治国良策’。
虽说……
从内容上,对方这内容写得稀巴烂,甚至连自己现在最小的儿子,估计写得都比他要好。
但你不能否认,这家伙是真的有一点东西,虽然不多。
长孙无忌又看了看为君之道的最上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能写出这样的话,至少证明对方还是读过孟子的。
齐宣公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大概是出自这里吧。
又或者是……
就是陶逸自己想的。
最后想了想,长孙无忌便道:“来人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