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愣了一下,目光在马车、车夫以及李涉的身上来回扫视了一遍,脑子里突然想起了城里近日的传闻。
姓李?
!!
那个鳏夫的儿子!
吴德想起了李涉的身份,拱了拱手道:“原来是李公子啊,恕在下眼拙认错了,还请不要见怪。”
说这话时,吴德的脸上虽然还带着笑,但李涉明显能感觉的到,他没方才认为自己是陈家公子时那般热情了。
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因为他身份的问题发生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李涉早有准备,自然也没怎么在意。
只是不失礼的拱了拱手,平静的说道:“或许是因为隔的远了看不太真切,并不是什么大事。”
“呵呵。”
吴德尴尬的笑了两声,然后拉起小胖子吴善泽就要离开。
可吴善泽却没因为李涉的身份心生嫌弃,而是用着某种佩服的眼光,正儿八经的行了一礼,重新做了个自我介绍。
末了,又道:“李兄,日后一起读书,还请多多关照。”
李涉见其确实不似作假,态度上也缓和了许多,微笑着说道:“既是同窗,理应相互关照。”
简单的聊了几句之后,几人就一起结伴登山了。
在路上,听吴德父子二人与其他同样上山求学者们的话语,李涉大概明白了薛陈学堂的一个招生标准。
学堂虽然打着为滁县本地好学者提供一个可以进学的地方为口号,也确实没有收取束脩,但这地方也不是说你想要读书,就可以进来读书的。
这里的入学条件很是繁苛。
一般普通的人家要想入学,首先得去衙门开取证明,确认你确实拥有参加科举的资格之后,再征得乡里的三老同意,并且为你联名落信担保,方才可以进这学堂里来。
这过程麻烦无比,却依旧得到了本地百姓们的拥蹙。
原因便是这学堂的山长范炼曾是一位二甲的进士,其现在虽然因为年纪的关系已经告老还乡了,但退下来之前他可是吏部的一位正三品的侍郎,有他在这自然好招学生。
除了上述那种入学方式之外,还有一种便是像李涉这一类的,持有推荐者的书信亦可以来办理入学。
具体推荐者有几人暂且不知,但薛陈学堂是由薛家与陈家合办,前者出资并寻来了范炼,后者置地并安排妥了各项事宜,陈显荣虽然是个举人,自然也是有资格推荐的。
到了山顶,首先路过的是一块石碑。
上书有“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落笔是范炼以及其印章。
这两句话出自于荀子《劝学》,之所以会放在这里,李涉是这样理解的:
薛陈学堂的所在的地方虽然不出名,但如果此地藏有美玉,那么它上面的花草树木就会显得特别的滋润有光泽,就像是深潭里能孕育出明珠的话,那么所处的山崖也不会变的苍凉贫瘠。
也算是个寄予了吧。
李涉想着,然后越过石碑踏上了一个平台。
薛家出手果非平常!
这平台方方正正,边长约有四五丈,全体由青石条平砌而成,整整齐齐的,一直延伸到了最后面的房屋根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