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章 祺祥改制(2 / 2)国子监汉祭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份名为《晓谕京师旗人奋起卫护京师》的诏书,就是按照乔致庸的意思拟定的,懿贵妃思虑良久,几番挣扎,看着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又看了看襁褓中酣睡的儿子,还是照做了……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中的旗人都被动员到了前线,能打仗的去僧王麾下打仗,不能打仗的和汉人民夫一起,为大军运输粮草。

洋人的使节已经找到乔致庸进行交涉了,他们要求乔致庸即刻退出京畿战场,不要参与这场惩罚咸丰的战争。

乔致庸可不惯着这群洋人,海战确实打不过,眼下他和僧格林沁的战术是一样的。

扬长避短,在陆上解决洋人,这一点他比僧格林沁更有信心。

僧某人是被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的骑兵骑战无敌,妄想冲破洋人的枪阵,乔致庸可不是这么想的。

近代战争,骑兵的作用已经极为微弱,他这次带来的两万人,那可都是武装到牙齿、熟知西方人战术的新式军队。

至于怎么培养出来的,那当然是托洋奸米国教官的福气训练的了。

被拒绝的洋人恼羞成怒,顾不上过去良好的贸易关系,悍然发动了对八里桥清军的冲击。

僧格林沁带着骑兵队义无反顾、英勇而又悲壮的冲了上去,很快就在洋人的枪炮下溃不成军,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仅以身免,无数支援前线的旗人死伤殆尽。

负责京师最后一道防务的乔致庸这时接替了守国门的重任,率领麾下晋军和洋人实打实的碰了一阵。

对乔致庸军队战斗力的评估,早就摆在了洋人的桌案之上,甚至是乔致庸和米国人的来往,他们也早已掌握,因此对这一战拿出了对僧格林沁百倍的认真。

两军交锋,打的就是士气。乔致庸的军队早已经被灌输了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守土卫国早已成了军中人人传颂的最高信条。

这一战,不仅是为朝廷而战,也不仅仅是为了大帅乔致庸而战,更是为了这个民族和国家而战!

三日之间,京城之战最终落幕,懿贵妃的荣华富贵一并保留了下来。

咸丰终于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带着对人世间的无数眷恋撒手人寰。

皇帝驾崩,本来是让人悲伤的事情,可是京城里眼下却一点国葬的肃杀气氛都没有,反而是一片庆贺之声。

身居京师的魏源也病重离世!

乔致庸命令冯子材和刘黑七带人继续追击洋人,直到将其赶回海上为止。

而乔致庸,则在满城军民的夹道欢迎之下,以拯救者的身份进入了京城。

因为皇子年幼,冲龄践祚,根本无法处理国事,所以在军机大臣穆荫等人的主持下,由慈安太后和皇帝圣母、新晋的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

乔致庸带兵叩阙,已然有昔年魏王曹操之凌厉之势,但是让人惊奇的是,乔大帅并未大开杀戮,在进了一次宫后,便完成了权力的和平交接。

只有慈禧知道,为了她们孤儿寡母的富贵,她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随后,一道旨意传下,乔致庸升任直隶总督,协理通商事务,全权处理此次与洋人交涉事务。

另据乔总督奏请,大清专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其兼任管事大臣,以后与洋人交涉之事,尽数交给这个新设立的衙门。

京里的反对派都被慈禧太后使出手段,一一整治的很惨,倭仁更是被“发配”到远东之地的勘察加岛做副都统,老夫子被搞得满腹怨念,却拿这一男一女两个“祸国奸人”没法子……

新皇登基后,随后由直隶总督推行的种种新政。

洋人联军愤怒的将怒火宣泄到沿海之地,炮轰不断。

乔总督也知道目前实力不足,双方缔结了停战协议。

7月份,协议签订后,外患基本上得以平定,洋人一时半会还不会抽出更多的力量发动下一场战争,乔总督终于将目光锁定到了国内的内忧之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