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2 / 2)酒花玉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汽油柴油啥的,一般这些都是直接从德军本土的油库、油田或者炼油厂装上油罐列车运送到专门的燃料储备站里面。

一般国家战时出动的交通工具就是油罐列车,因为在战时前线燃料的消耗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才会动用油罐列车来运输大量的燃料,以确保前线的补给到位。

当然了,一般平时没啥要紧事的话,只是会用油罐车来运输。

而燃料到了燃料储备站之后,油罐列车为了可以快速的再次投入使用,会先将燃料倒入油槽或者有专门的燃料运输部门来进行装车。

接着又会有专门的人来指挥将这些燃料装进油桶或者油罐中,随后再把这些装好的燃料直接运送到师级作战部队的燃料库里,再通知下一级的作战部队来领取燃料物资。

而在东线战事一开始的时候,德军发现了前线的车辆轮胎磨损很严重,所以有时候,一些润滑油和轮胎也会和运输燃料的部队一起送到前些去。

以上,就是德军的武器弹药和燃料物资的分类处理,而接下来还有最重要的一环,那就是战士们的生活物资了。

要想打好仗,作战物资是很重要,但是战士们的身体更重要。

不然,即使有再好的作战装备,但是战士们一个个的都饿着肚子,哪里有力气去打仗?

不管在哪个国家,在打仗的时候分发的食物都是一些罐头啥的,这也是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

而德军的罐头一般都是一些专门的生产企业生产的,然后再送到食品集中站,通过专门的列车送到军方的军粮存放仓库,而这些仓库一般都是建立在师军粮的转运站或者师军粮的后方,再由师军粮的管理处统一运输到前线各个作战部门。

当然了,有时候部队也会在占领的战区购买或者征收一些蔬菜、水果、肉类等等的一些新鲜食材来改善一下伙食,毕竟后方的补给不可能来运输这些新鲜的东西,不然还没等到前线,这些东西都变质发霉了。

而德军最独特的一个生活物资,就是军马了。

说起来,或许你会觉得匪夷所思,但是不得不说,德军既然把军马划分到了生活物资的行列,必然有他独到的见解。

在二站时期,德军一共征收了两百万多匹马和骡子,所以当时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马和骡子,也因为这个,被当时的人称德国为“神圣骡马帝国”。

而这些军马会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送到前线,这不仅仅是为了用来当作运输工具,在德军被围困而没有粮食的时候,德军会把这些嘛和骡子杀了当作粮食吃掉。

总的来说,德军的这些后勤制度保障体系还是很完善的,可以很好的保障了前线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毕竟是在打仗,事有风云变化,后来由于德军的后勤系统被盟军摧毁,德军的后勤供应开始变得紧张。

失去了良好后勤的德军,也最终走向了战败的深渊。

这也是为什么前期德军闪电战势如破竹、削瓜切菜大出风头的时期(从入侵波兰到巴巴罗萨行动早期),仿佛后勤问题并没有影响德军的作战行动。

倒是从莫斯科战役开始,德军开始遭受挫折,其中的后勤问题仿佛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俗话说,外行讲战术,内行讲后勤。

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比拼,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后勤保障能力的比拼。

但相比于那些宏大的战役战斗场面,人们却很少了解始终在幕后默默支持战争行动的保障部队。

特别是在二战苏德战场上,当目光都聚焦在苏德钢铁雄师的激情碰撞时,那些为双方装甲大军提供修路搭桥、排雷抢险等服务的工程兵部队,就被忽略了。

在滚滚洪流的背后,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就不会有毛熊红军从莫斯科一路攻至柏林的战争奇迹。

作为德国的老对手,毛熊的后勤也是值得一提的。

和苏军中的许多军兵种一样,苏德开战之前的红军工程兵虽然规模庞大,但实际能力却相当有限。

战前(在战争期间也是如此),苏军工程兵分为作战方面军建制内的队属工程兵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工程兵两部分,后者归毛熊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统一指挥,根据需要配属作战方面军及集团军。

二者共同为红军各部提供各种形式的工程保障。

1941年6月前,从理论上讲,苏军的队属工程兵包括步兵军和骑兵军编制内的工兵营,机械化军内的摩托化工兵营,步兵师和骑兵师下辖的工兵营,步兵、骑兵、坦克旅/团下辖的工兵连或工兵排,以及坦克师下辖的独立舟桥营。

从编制上看,工兵营应包括3个3排制工兵连,1个架桥排,1个特种任务排及若干后勤保障分队,全营共521人;

军属工兵营则增加1个技术保障连,全营共901人。

统帅部预备队工程兵则编为19个工程兵团和15个舟桥团。工程兵团下辖1个团部、2个工兵营、1个技术营、1个轻型舟桥纵列(NPL)以及1所指挥员学校;舟桥团则包含1个团部、3个舟桥营、1个技术连、1个N2P舟桥纵列,以及1所指挥人员学校。

按照编制规定,每个工兵营装备有35部工程车辆、48辆卡车和21台拖拉机;每个工程兵团装备有89部工程车辆、152辆卡车、52部拖拉机、22部拖车、25部特种工程车辆和2-4台大型发电机组。

但和战前仓促组建或扩充的机械化军、空降军、骑兵军、远程轰炸航空兵一样,苏军工程兵部队是典型的“皮大馅儿少”。

据齐尔林等编着的《为苏维埃祖国而战的工程兵》所述,截至1941年6月22日,已经组建的工程兵团和工兵营缺少其编制数35%-60%的指挥干部、20%-70%的军士、35%的战士和大约50%的装备。

很多工兵营、舟桥营甚至只有基干人员,成了徒有其名的“架子部队”。

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中的迅猛推进,不仅给苏军作战部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也重创了本就脆弱的苏军工程兵。

开战初期的失利,不仅令苏军工程兵部队装备和兵力进一步捉襟见肘,也使得苏军统帅部严重缺乏力量抢占德军之前构筑、完善新的战役或战术防御地幅,并为反突击和反冲击作战提供工程保障。

面对危局,毛熊不得不从头开始,组建适合战争需要的新工程兵部队,以挽救国家和红军。

当务之急,便是要赶在德军之前全面强化莫斯科、列宁格勒等重要城市周边的防御体系,全力保卫红色政权的核心地带。

1941年7月,毛熊解散所有统帅部预备队工程兵团和舟桥团,并将军、师属工兵营改为两连制,同时撤销其架桥排与特种任务排,并将编制人数再压缩掉60人。

这样虽然大幅降低了各兵团(按照毛熊军事术语,方面军、集团军称军团,军、师及独立旅称兵团,建制旅、团、独立营、飞行大队称部队,建制营、连及飞行中队称分队,故而文中有的部队指广义上的部队,有的则为苏军编制体系中的部队,请读者仔细区分)的工程保障能力,但却在短时间内凑齐了6个工兵集团军的基干力量。

每个工兵集团军下辖5个工兵旅,每旅约5000人。

国防部还通过动员和紧急征召,利用预备役人员、军校生、国防志愿者和后方力量(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学生)等将所有工兵集团军逐一充实,并最终在1941年11月之前组建了9个这类的集团军,而后马上运用其沿德军进攻方向新建了大批筑垒地域和永备支撑点,并将关键城镇要塞化。

最终,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防御体系建设,加之苏军各部的殊死奋战,德军最终止步于莫斯科郊外,并被击退70-120公里。

工程兵部队第一次在战争中体现出了其巨大价值,为挽狂澜于既倒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工兵集团军虽证明了其自身价值,但也在实战中暴露出了结构臃肿、指挥不便等诸多弊病。

而且,以大幅度压缩兵团下辖工程兵为代价来扩充工兵集团军,导致苏军在1941-1942年的冬季反攻中缺乏有力的工程保障,极大地制约了向德军纵深推进的速度及战果。

为此,结合相关经验与教训,1942年春,国防部裁撤5个工兵集团军,将其兵力部分补充步兵部队,部分用于组建新型的工程兵旅。

这种旅直接配属作战方面军,由方面军根据需要,将其加强在最需要的地段或方向,为作战部队提供工程保障。

因为各方面军面对的战场环境及其领受任务并不相同,故而旅的编制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都下辖1个旅部、1个汽车拖拉机连、5到8个工程营、1个电工技术营和1个电气化大队,人数在3200至4500不等。4月,该型旅被正式命名为特种工程兵旅(SDEB)。

SDEB的出现,大幅提升了苏军作战方面军、集团军的前线工程保障能力,并能够根据战场需求灵活调度。截至1943年2月1日,苏军共建成13个SDEB。

此外,鉴于快速、高效通过河流及涉水地带对于作战部队快速突进及向敌纵深发展战果至关重要,苏军开始组建新型的舟桥旅。

这种旅下辖1个指挥连、3至7个摩托化舟桥营和若干水下作业大队,装备承载能力为50吨的DMP-42舟桥。

1943年初,根据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的反攻经验,苏军又将其舟桥更新为承载达到100吨的TMP舟桥。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由于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战争局势的缓和使苏军统帅部开始有时间和精力来恢复原先被严重压缩的队属工程兵部队,并着手针对不同类型部队的战斗任务,为其加强具有相应功能的工程兵部队或分队。

例如在每个坦克军与机械化军中,编入一个摩托化工兵营,以伴随装甲机械化力量提供实时的工程保障。

针对越来越频繁的进攻德军筑垒地域或防线的行动,苏军于1943年春开始组建强击工程兵旅。这种旅下辖有1个旅部、5个强击工兵营、1个摩托化侦察连、1个轻型渡河器材纵列、1个扫雷连及若干后勤保障分队。

这种旅主要任务是协助作为突击先锋的坦克和步兵部队,破除敌防线上的坚固工事、清理雷区及扫除各类障碍物。

根据战事的进展程度,毛熊还及时总结经验,组建一些小型专业化工程分队,例如用于支援步兵拔除敌军作为火力点的工事或房屋的独立重型喷火器连、为大军提供水源的钻探连。

此外,随着红军在1943年年末开始不断发动大规模攻势,毛熊迅速组建了一批工程坦克团,每团装备有22辆T-34或M4坦克,每辆坦克装有一具PT-3滚压式扫雷具。

这些团往往作为苏军装甲洪流的开路先锋,在德军雷场中为后续部队安全通过开辟道路。

苏德战争中,苏联工程兵官兵英勇无畏、表现突出,先后有642人获“苏联英雄”称号。战争期间,苏军工程兵共修复、扩建道路、桥梁、隧道11.7万公里,建筑建设各类营地、设备、设施152万余个;

设置7000多万枚反坦克地雷或爆炸物,炸毁德军装甲或非装甲车辆1万多辆,清除各类障碍及破坏物1.17亿个,有效地保障了苏军战斗行动的胜利完成。

战争结束后,大部分工程兵部队被解散,但广大工程兵官兵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立下的不朽功勋,必将永载史册。

二站时后勤补给和部队调动都是以铁路为主。

战线拉锯的过程中战线铁路基本都会遭到损坏。

苏德双方基本都会在确保新占领区域安全的时候抢修铁路以解决补给和调动的迫切需求。

有时还会出现为了达到战役目标,在战区立刻开修铁路的状况。

铁路易毁不易修的特性和东线垃圾的公路状况。

导致双方的战役目标一般不会超过快速兵团的最大行程。

为什么要提这个,就是要确立二战东线双方这样一个沿着铁路线伱来我回,目标工业区的基本思想。

西伯利亚来的铁路线就那么稀稀拉拉几条,并且西伯利亚大铁路大多是单轨而不是双轨。

就这么几根铁路支撑了毛熊4年多的一切物资军队的东西周转。

铁路调配能力可以说是逆天了。

反观德三,直到战败仍然没有一个高效简洁的行政体制,管理和资源调配一塌糊涂,文献有很多,里面最好玩的也许就是古帅回忆自己在担任装甲兵总监时文字了,里面的古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装甲装备,甚至还要插一脚底盘的去向,才能保证德三的装甲兵得到最应该有的装备。

一个国家机器的运转如果需要一两个人的“英雄壮举”,那可以证明这个机器的运行规制是失败的或者说不科学的。

德三行政冗余的问题在东欧和毛熊占领区尤为明显。

至少在铁路调度上,毛熊在东线的表现应该是比德国要好的。

第二,苏德战场中北部地形太烂,南部多平原,因此各种包围大多发生在南方战场。

南方那些毛熊打的大胜仗,斯大林格勒这种算是个特殊情况,要从库战后的库图佐夫-鲁缅采夫行动开始(43初的哈尔科夫个人认为并没有出现那么变态的兵力对比,巴尔克曼不群他们在这里吹水吹的很严重)。

库战前德及其仆从军队总数400w+,苏军600w+,但是一线可用坦克数一边才5K,一边才16k,比例算下来,两边平均300人都分不到一台坦克。

因此一方面,二战东线双方主要作战力量,步兵,还是以骡马化为主,另一方面,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往往被双方集中使用,突破敌军防御或者作为消防救火队。

就算单查数量众多的步兵,除一下苏联辽阔的南北战线长度,平均下来一方一公里1K人都不到。

并且为了保证牢靠稳固的防御,双方都会进行梯次纵深配置,因此实际在南方平原,德军一个步兵师,填5-10KM的战线,是常有的事。

因此,在这种地广人稀的情况下。

双方其实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挤出来人来蓄力而发,德军挤人的手段就是在编制上下文章,装甲师砍一个装甲团,步兵师也砍砍砍,挤出来成立新番号师,一线基本不设置装甲力量,装甲兵集中使用。

作为大纵深进攻学术的运用方,集中优势兵力兵器,选定突击方向是基础中的基础,苏军往往会在进攻中把50%以上的步兵,炮兵集中在突击方向上,因此突击方向上的德军肯定会感觉到比例悬殊。

而快速兵团在大纵深学术中要求行进间突破选定方向或者不投入战斗就从选定方向的突破口插入纵深,这就加剧了突破方向上的比例悬殊程度。

还有一个因素值得注意,早起的苏军由于在进攻技巧上较为生疏,经常采用梯次密集队形进行冲击,这种队形极其相似添油战术,半数以上的突击兵力无法铺在第一线,经常在投入战斗前就被曲射火力大量杀伤。

不过这个时段,苏军人是真多,人力远远没有耗竭的迹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