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发展瓶颈(1 / 2)子虚笑乌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阳的胜利还未消化,零陵又传来了捷报,见武陵归附刘表,零陵望风而降了。

可惜,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诸葛巡只觉得吵闹。

诸葛巡大抵能体会到历史上三弟的难处了,随着诸葛氏的基本盘越来越大,诸葛巡分在各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就越来越少。

虽然托管给了主事,他们也能办得大差不差,但与诸葛巡所期许的程度,仍有差距。

比如黄叡主导的耕种大业,租下黄氏之田时,尚能应付,而诸葛巡买下蔡氏之田后,聪明开始变得手忙脚乱起来,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

南阳流民加入时间不一,素质也参差不齐,有些人就是来混口吃的,便是教,也未必能教得会。

这也是当初诸葛巡预见的问题,跨时代的科学耕种法,不患它会传播出去,只患它传播得太慢。

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真理诚不我欺!

经过一段快速发展期后,诸葛巡明显感觉到一股无形压力,遏制住了诸葛氏的更进一步。

他碰见了传说中的瓶颈!

这种情况,凭他一人,便是起早贪黑,哪怕不吃不睡,也未必能冲破。

燥热的天气,令诸葛巡本不宁静的思绪更加烦闷,他伏案构思着,突然一阵凉风吹来,诸葛巡仰头,便看见三弟正笑笑地看着自己。

“兄长近日常不见人影,回来时也是暗藏愁容,不会以为弟看不出来吧?”

诸葛巡讪讪一笑,“些许杂务罢了。”

兄长只是说得轻巧,诸葛亮岂能不知,兄长常在嘴上说着靠他,实际却将所有事务都揽了去。

他做的不过是堪破古籍,钻研器械之类的具体之事,焉能和兄长总揽全局相比。

诸葛亮从旁坐下,羽扇轻扇着兄长,“今日之诸葛氏,已不似初到襄阳之时,兄长无需将所有事,都担在自己身上。”

说着,诸葛亮抽走了诸葛巡写的东西,自顾看了起来。

“识字兴学,职业培训,优胜劣汰。”

诸葛亮立即明白了兄长所想。

当初提及《黄叡耕记》普及之法时,诸葛巡就提过普及农书的前提在于普及文字,然后不了了之。

因为兄弟俩都明白,这件事,现阶段的诸葛氏无能为力。

诸葛亮明白兄长烦从何来了,“兄长欲兴农学,吾友石广元,对农事兴趣颇浓,或许能助兄长一臂之力。”

诸葛巡脑中浮现一个胖乎乎的身影,留着淡淡的胡茬,对人说话总是和和气气的。

“若能得石广元相助,农事上也不至让黄聪明焦头烂额,自是甚好!”

见兄长松了口气,诸葛亮将帛布拨至一旁,笑道:“再有数日弟便成家了,兄长是否也当抓紧?”

诸葛巡心中腹诽:你就再乐几年吧。

“言归正传,弟知兄长谨慎本分,不欲做这出头之鸟,然天下局势变化何其之快,孙策恰似兄长年岁,与那周瑜横扫江东,真可谓快意人生!”

诸葛巡心说我还想活得久一点,就是因为知道这些前车之鉴,加上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才走得安分守己低调发展的路线。

特别那些豪强大族,正面刚不过,什么下毒、刺杀、鸿门宴,手段是层出不穷。

这几年,诸葛巡也是尽量让诸葛氏保持相对中立,不交恶,不站队,闷头发展。

只有这样,等到了不得不站位的时候,才有自己选择的资格。

高筑墙,广积粮,是乱世求存的真理,只有活下去,才能想其她的。

“呵呵。”诸葛巡嗤笑一声,“似孙策那般,爽的够快,死得也够快,岂不闻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