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7章 得庐江,望九江(2 / 2)子虚笑乌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弟,有事?”

说着诸葛巡挨着坐下。

诸葛亮露出神秘一笑。

“兄昨日言,嫂子还有不到三个月,便要生了,兄长也不想错过孩子出生吧。”

“这倒是,那……”

“兄长来看。”

诸葛亮手指舆图,落在庐江东南。

“孙权动作倒也神速,王威快马来报,驻扎在临湖与襄安二县的江东军,昨日已撤出此县,或入九江,或回江南。”

“这么快?”诸葛巡略有诧异,“周瑜这么配合孙权?”

诸葛亮反问一句:“仗打成这样,有什么理由不配合?”

三弟你噎人是有一手的。

“如此,庐江业已无江东一兵一卒,算是全境光复了吧。”诸葛巡道。

诸葛亮颔笑点头,“如此,也是时候对九江用兵了,依弟看,兄长应争取六月前回章陵。”

显然,诸葛亮已经定下三个月内拿下九江的计划。

看着诸葛巡,他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兄长可莫要贪恋这温柔之乡。”

诸葛巡瞥一眼三弟:我还以为你不懂呢。

原来三弟你不是不懂,而是一直保持贤者模式啊。

这就是天生干大事的人吗?难怪长久无子啊。

不过想到昨夜的美好,还真是叫人有点不思进取。

诸葛巡当即闭上眼眸,脑中振振有词。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再睁眼时,诸葛巡眸光坚定,对三弟道:“三弟,今日便开拔回舒县,整顿庐江郡务。”

以前涉及的事是县务,而现在,庐江合一,开始统一施政了,各县的各种情况,也要渐渐走上正轨。

诸葛巡前去和桥劭告别,托词也简单,九江方面有兵犯境,必须立即动身。

这可不是诸葛巡编的,前几日刘备还有传书,孙贲对六安是真的贼心不死,即便现在连周瑜都撤出庐江了。

虽然好奇孙权怎么劝的,但王威军报不会有假,周瑜就是撤了。

孙权能调动周瑜,却未必能调动孙贲,这其中就有猫腻了。

孙氏那点事,诸葛巡也不意外。

桥劭对诸葛巡的告别也是猝不及防,这昨夜刚刚洞房,今天就走人呀。

又无奈军情紧急,事急从权,于是桥劭便命人给女儿收拾东西,足足装了几大车,其中财帛也不在少数。

诸葛巡说的是先随他去舒县安顿,然后一起返回章陵。

九江之事,是一个字也没提。

黄祖率军退回寻阳,甘宁则分兵驻守皖口,陆营则由李术驻扎,李术军的补给,转由江夏负责。

经过三日奔波,诸葛巡一行回到舒县。

“三弟,攻取九江,可有什么主张?”诸葛巡问诸葛亮。

“兄长,九江地势平坦,鲜有山川,反之,则河湖众多,可拒水而守,如此之地,水势,便是攻势。”

“所以,该如何进兵呢?”诸葛巡问。

“淮水流域,自淮而下,势不可挡,而南面,首重合肥,合肥之险,其南在濡须,其北在肥水,肥水为寿春所扼,故而取九江第一战,当攻寿春。”

诸葛巡听一通形势之说云里雾里,不过最后说道取寿春,就懂了,一拍舆图道:

“这招我懂,直捣黄龙!”

“兄长所言,亦在理,寿春所在,正是九江龙首。”

寿春,本就是九江郡治所在,亦是淮南核心。

袁术僭位称帝之时,便将九江郡更改为淮南郡,还是以寿春为治所,亦是国都。

袁术被推翻后,也是去年,天子重发榜文,复淮南郡为九江郡,郡治寿春,为安抚孙策,并任孙贲为九江太守。

如此一来,孙贲便挡在了诸葛巡的收复九江的道路上。

诸葛巡想的直捣黄龙其实很简单,算是吸取了舒县之战的经验。

凭借攻城序列,常规的脆弱的城门对诸葛巡就是形同虚设,然而一旦开战,敌军也会在战斗中测试应对之策。

舒县的城门,就是一回事。

可惜诸葛巡几乎没有给舒县留多少时间,以致周瑜对城门的加固很限。

但即便如此也还是给诸葛巡的攻城造成了一些麻烦。

“三弟,舒县攻城较以往有些麻烦,若是此事被孙贲知晓,他可能会直接封死城门,寿春的存粮,撑个一年半载的,定无问题。”

那么孙贲是否掌握了周瑜军的情况呢?

诸葛巡是倾向于知道的。

毕竟是孙家兵马,内耗归内耗,对外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不能太轻视了敌军。

诸葛亮颔首,“兄长所言甚是,所以寿春之战,不仅要兵贵神速,还要出其不意。”

“三弟可有计谋?”

诸葛亮稍作思忖,随后倏然一笑。

有了!

“看三弟的样子,想必已经有了主意。”

诸葛亮笑笑,“主意是有了,只怕影响兄长名声。”

诸葛巡眉头一蹙,“哦?为兄洗耳恭听。”

“周瑜虽撤出舒县,但周氏尚在,其必为周瑜耳目,可利用这点,向周瑜传递兄长新得美人,沉溺温柔乡之意。”

听上去怎么这么熟悉?

当年的孙尚香,是不是也是这么骗来的?

然后暗中调兵遣将,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然后暗中调兵遣将,奇袭寿春?”诸葛巡抢答道。

诸葛亮一笑,“正是,兄可愿自污名声,来蒙蔽周瑜孙权?”

诸葛巡轻一挠头。

“三弟,有没有可能,为兄就是这样的人。”

···

宛陵县,孙权宅邸。

周瑜撤兵之后,便与鲁肃程普一起回了江东,面见孙权。

正堂议事,君友臣恭,亦步亦趋,不过堂议结束后,孙权又私见了周瑜。

“与诸葛巡庐江之约,致使庐江尽失,公瑾可会怨吾?”孙权直白问。

周瑜低眉拱手,敬道:“属下不敢,君侯之令,便是军令,军令如山。”

“吾听公瑾话中,还是有怨气。”

“若无怨气,何来心气夺回庐江。”周瑜沉声道。

“好一个若无怨气何来心气,难怪兄能以大事相托,公瑾能知吾心,吾便放心了。”

“君侯,豫章庐江相继惨败,我江东将士,当痛定思痛,中原战事已有天翻地覆之变,若吾等故步自封,恐永远跟不上中原步伐。”

“公瑾可有变革方略?”孙权眸光大亮。

“与诸葛巡亲战一场,略有所感。”

“好!公瑾好自为之,其余之事,自有吾为公瑾担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