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他们两个就买了十多本杂志,一一给当初的那些人寄出去。
等搞定之后,李力请甘相文吃饭:“小甘,有没有心情写一篇评论?我可以帮你改稿,我有个老同学在《青年报》当主编。”
“没问题!”甘相文眼睛一亮,李老师的回报又来了!
第二天,《绿城晚报》以及其他几个单位的人纷纷收到一份信件,里面只有一本最新的《当代》杂志。
他们对此摸不着头脑,到底是谁给他们寄信?
不过,等他们看完这本杂志之后,心中十分恼火。
文人之间的骂战多了去,什么时候有人专门写一部小说来讽刺?
偏偏这部小说是一篇讽刺佳作,骂人不见脏字,里面的角色名字一看就知道它的关联度,能引发无限想象。
你若是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说不定就被人暗自取笑,直接往现实里套用!
一些见证了原来那场风波的人看到方德华的作品,心中暗暗发笑且佩服,这不就是有仇不报非君子嘛。
尤其是这部小说质量上乘,人物的刻画非常精彩,在现代的讽刺小说之中也能排得上号。
以后的读者只要看到这小说,必然会看到相关的解读,作者写这部小说的原因。
如此一来,某些人自然就与作品挂钩,成为文坛的一个“趣闻”!
几天后,甘相文写的评论文章在《青年报》刊登。
他在里面说:近几年,社会上出现许多怠工的现象,某种几千年的恶习死灰复燃。作者德华敏锐地观察到这种现象的发生,通过一部《脸对脸背靠背》对此进行无情的嘲讽,深刻揭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的利益关系。
其中小说的名字就含蓄的点出他们在面对面的时候,阿谀奉承;背对背的时候,全是充满算计!明面一套,背地一套。
“……”
李力在给朋友的信中,也将这个小说的背景一一道出。
不久之后,京城的文人圈子之中,这个八卦的热度居高不下。
本来他们见到方德华写出这样一部佳作,已经是另眼相看。
结合这个八卦,他们对方德华更加刮目相看。
---------------------
燕京。
于华刚刚结束了半个月的小黑屋生涯,如获新生一般,赶紧到外面的街上逛一逛。
今年他发布了好几篇小说,再加上《港港青年报》转载的小说,他今年的稿费收入比往年多了不少,这让于华手头宽松不少。
所以他在菜市场买了两斤羊肉,就往雍和宫赶去。
来到石铁生的家里,只有石耀琛在家。
他看于华手中的羊肉问:“铁生在去地坛了。你们晚上吃火锅还是?”
“火锅吧。我已经挺久没吃了。”于华咂咂嘴,走出小院,“叔,我去找铁生了。”
等他来到地坛,就看到好友在暖和的阳光下面,手里捧着一本杂志,正在聚精会神的阅读。
于华走向前拍了拍石铁生的肩膀,笑问:“铁生,看啥呢?”
“《当代》,今天刚买的。”史铁生指着手中的杂志说,“上面有德华的最新作品。我认为这是他目前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合上杂志后,他继续说:“于华,你不是在闭关吗?”
于华之前给《燕京文学》投了一部作品,被编辑喊来改稿。刚到京的时候,到雍和宫蹭了一顿饭。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