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情绪2(1 / 2)没有文笔的柿色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对吧,怎么想都不对吧。”

贪吃的夏目清羽甚至顾不到炸猪排。

因为他现在只感觉头好痒。

要么是要长脑子了,要么是要长出慢羊羊头顶的那根草了。

为什么会大发雷霆?当然是因为生气啊!逻辑怎么颠倒了。

“不应该是因为孩子不听话,才选择发火吗?”夏目清羽挠挠头,问。

“正常情况下,出门玩耍被可乐洒了一身是很扫兴的事情吧。”瞧见少年懵逼模样,初鹿野铃音彻底没有动刀叉,不紧不慢地摇摇头。

“是的,没错。”

夏目清羽点点头,不可否置这一点。

虽然他没有发火,但不代表他希望这件事发生。

“那请问,夏目部员你为什么没有生气?”

事情兜兜转转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夏目清羽尽可能地收回错愕,理性地回答道:

“即使我不大声斥责他,出于愧疚他都会为我道歉和做出相应补救措施吧。更何况,可乐没放好的也有我的过错吧。”

“也就是说,这件事并不值得你大发雷霆而产生怒火。”初鹿野铃音巧妙地总结。

“……”

夏目清羽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半晌后才又问:“假设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大发雷霆,那现实存在的怒火意义是什么?”

“《动物世界》看过没?”初鹿野铃音没有理他的话,反而轻声询问。

“肯定。”

比起《甄嬛传》,夏目清羽小时候还是更喜欢看《自然传奇》。

他现在都还记得,有一集好像叫《聪明的猪》。

有一种生活在澳洲的猪甚至可以用獠牙挂在树上睡觉。

当时可把他震惊坏了,学着样子将整个身子在沙发上倒过来。

父母说他看起来像一颗种地里的萝卜。

但他在想象自己是一只猪,一只无忧无虑可以倒挂树上的猪。

现在看来,自己当时还真是一只聪明的猪。

妥妥的黑历史啊!

“提问:猛兽在什么情况下会大声怒吼?”初鹿野铃音忽然伸出一根修长皙白的食指。

一股一站到底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好在是夏目清羽拿手的领域。

“作答:吓退敌人,让它离开自己领地。或者是震慑族人,引领族人。”

猛兽靠近猎物的时候都是蹑手蹑脚,无声无息的。

只有在面对入侵自己的领域的‘敌人’才会怒吼,它们总会用强大的吼声来试图营造一股气势上压倒你的氛围,令你畏惧。

当然,还有些猛兽的嚎叫是传递某一个命令的信号,例如狼群。

“很好,那你现在觉得人为什么会大声发火斥责别人呢?”初鹿野铃音微微一笑。

“试图震慑住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夏目清羽按着先前语言的逻辑,说出了一個难以置信的答案。

“所以那位家长试图用高声来震慑住自己的孩子,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他眼睛渐渐敞亮起来。

因为需要大发雷霆,才会怒不可遏!

情绪稳定的人是真的不会产生怒火吗?

不见得,仅仅是因为他们心里认为这件‘生气’的事情不值得大发雷霆。

事情已经发生,他们更想要得到解决方案,就算轻言细语地沟通,也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这种方式依旧达不到目的话,大发雷霆也是没用的,甚至恶劣的态度还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实在不行,就可以尝试动用社会资源的力量,合法的‘武力’。

就像请律师、呼叫警察等等。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有的事情尝试用情绪解决是非常愚蠢的。

与热血动漫电影不同,在社会现实里成功的往往是那类超出寻常冷静的人。

想到这,夏目清羽认为自己又变得更加伟大了。

用筷子夹起烤鲑鱼,像机器一样快速丢进嘴里。

吃相很豪迈,为了进食而进食。

主要是聊天太久,烤鲑鱼有点凉了。

趁着仅有的一点儿余温,他想速战速决。

“不愧是我的部员。”初鹿野铃音看了狼吞虎咽的夏目清羽一眼。

“这句话,我姑且把它当成赞美了。”

夏目清羽又将最后一块炸猪排狠狠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表情却很严肃,“不过,听你这么一讲,我感觉我不会太喜欢阿德勒的目的论了。这种将生气的动机归咎于大发雷霆人身上的做法,就好像再给其他人的过错找借口一样。从某种意义上,颠倒了是非,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初鹿野铃音听闻少年说的话,也没有急着发言,反而攥紧手陷入了沉默。

夏目同学的话不无道理。

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件愉快而轻松的消遣工具,但一个人抱着娱乐的心情像学习魔法一样高兴的时候。

那一定是误解了阿德勒的心理学。

但凡有一个人说,看见一个心理学的段子觉得自己生活豁然开朗,那大概率是误解了成了‘心理魔法’。

心理学并不是读心术,也不能立刻改变一个人的意志。

它所能达到的目的仅仅是以一种巧妙的手段慢慢解开某人的心结。

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并不是看过几本有关方面的书籍,就觉得自己可以看透人心了。

人心就和洋葱一样,而心理学就像一把小刀。

扎得越深,就会越辣,流泪的次数就会越多。

几本书是不够擦眼泪的。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的否定了心理创伤和心理疾病存在的合理性。

而转而指出。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生活不是别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选择的。

就像一位把内心封闭起来的孩子。

人们常认为。

正是因为他经历痛苦的虐待,所以害怕再次受到伤害,选择拒绝社交,把自己锁在家里,变得无法适应社会。

这是很正常的逻辑。

但阿德勒的目的论观点却尝试推翻它,推翻一个大众的认知。

它把受到家暴或者是校园霸凌而足不出户的孩子,归咎于是他自己不想出门。

也就是与经历无关,是受害者选择了逃避。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只要他表现的不正常,也许就会换来父母或者社会的反思。

得到许多不曾拥有的关注和关怀。

更进一步的讲,如今社会小孩经常在和父母大吵之后,嚷嚷着‘离家出走’。

但他‘愿意’离家出走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