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下机翼互相承接固定,能够作为承力的整体,同时也拥有了大面积的机翼,可以在低速条件下依旧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从而顺利升空。
而发动机异构四冲程的制造出来的验证机问题颇多,所以改成了更为成熟可靠的直列六缸发动机,额定输出功率180马力,顶峰功率1500转,完全足够用了。
发动机的排气口在上方,进气口位于前面,曲轴直接链接到木质螺旋桨,而油箱则是就位于发动机的后方,可以支撑约一个小时的持续飞行时间。
最重要的还是飞控系统,位于驾驶位的竖立控制杆,前后移动可以调整尾部机翼的上下,控制飞机的俯仰角升高降低。
左右移动则是可以调整位于上翼的副翼,控制飞机的滚转角,踏板则是控制尾翼,负责飞机水平方向的转向。
而将武器弄上飞机也是一件难事,安装倒是简单,但是如何控制机枪射击时不会打中螺旋桨的桨叶,联邦科学家们琢磨了许久都没搞出名堂。
水冷的马克沁重机枪不适合带上天,为此重新设计制造了一款气冷型重机枪,采用的机械式供弹系统,弹夹箱就位于机枪下方,而前面的箱子则是用来装发射后的废弃弹壳。
最后还是米蒂亚给予了他们灵感启发,发动机曲轴是直连螺旋桨转动的,所以可以通过设计一套小型齿轮传动系统安装到发动机后方。
发动机做功多少决定了螺旋桨旋转的次数,所以只要每一次冲程时都碰撞到预留的齿轮带动机枪扳机射击,那么自然就不会射中桨叶。
而飞行员驾驶座上的射击扳机的功能只不过是将齿轮推进预留的凹槽激活这个做功过程罢了。
除了飞机制造开始有了起色以外,机体的逆向研究也有了些许的眉目,在拉洛尔战争中收缴的教廷士兵制式机体。
这种三米高的机体基本上就是她之前那种想法下的类似产物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这种三米的机体就是负载动力源包的自走平台,里面的士兵利用其中的魔力开盾和释放魔法,放完就跑,仅此而已。
如果想要操控机体进行近身战斗,那动力就不可以胡乱的释放远程魔法,只能维持护盾和机体正常运转。
那么她将这个装配到坦克和装甲车甚至战舰上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能量消耗也没有那么大。
毕竟如果说搞个自走平台的话,她点出了燃油发动机,甚至当初的魔药发动机都很不错,这种动力包可以当护盾发生器使用。
论攻击力的话她觉得工业化武器的攻击力已经不算低了,反而是防御不足,被魔法攻击到基本上就打出了GG。
之前她迟迟不肯点出重装甲单位的原因就在于此,再厚重的钢板也很难抵御高级魔法带来的伤害。
光是魔法附带的各类特性,如同超高温熔断,超低温冻结等等,对外层装甲材料提出的抗性要求太变态了。
既然重装坦克和装甲车挨同样的魔法一样要死,那么为什么还要搞造价更为高昂,工时更长的坦克呢?
之前她规划的路线是在研发出可以抵御魔法特性的装甲钢之前不制造重型装备,
但现在有了地精的魔法动力包,这就不成问题了。
外挂一个魔法动力包开魔法护盾抵挡伤害,越重型的战争机械就有更大的内部空间装更好的动力包。
抗更毒的打提供更凶猛的火力,完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