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阿纳斯塔西娅的权力之路(1 / 2)童话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阿纳斯塔西娅的权力之路

1925年德国经济恢复。

对于德国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阿道夫的帝国社会党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稳定发展的经济状况对于寻求改变的政党都不是什么好事,对于温和保守的执政党才是好事。

不过这也可以给阿道夫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去理解权力与政治。

也说不定能让阿道夫与过去和解。

与过不去的过去和解。

希尔德倒是在德国境内呆了一段时间。

伴随着兴登堡成为总统,德国的权力体系发生剧烈变化,右翼保守派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这个变化也影响到了军队,特别是老一代的军官都随着年龄退伍和死去,新一代的军官必须接上位,塞克特将军必须保证新一代军官的平衡,不会造成军队内部分裂。

比如说维尔纳·爱德华·弗里茨·冯·布隆伯格。

托马斯·路德维希·沃纳·冯·弗里奇。

沃尔特·卡尔·古斯塔夫·奥古斯忒·恩斯特·冯·赖兴瑙。

威廉·约瑟夫·弗朗茨·里特·冯·里布。

库尔特·费迪南德·弗里德里希·赫尔曼·冯·施莱歇尔。

等等。

这些魏玛时代的第二代军官们。

他们必须得到希尔德的同意,才能完成晋升。

不过其中最重要的两人分别是。

莫里茨·阿尔布雷希特·弗朗茨·弗里德里希·费多尔·冯·博克和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从一排排复杂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出身都是老柏林正黑旗,或者老慕尼黑正蓝旗。

博克上校和伦德斯泰德上校之所以身份特殊。

除了他们本身的能力以外。

还有他们的身份问题,博克上校是威廉皇储的好友,伦德斯泰德上校则在皇帝攻势中担任希尔德的参谋。从实际出发来说,不管是博克上校还是伦德斯泰德上校都是传统的普鲁士军官。

或者说只有在这個时代,越守旧越普鲁士的军官越受欢迎。

希尔德并不打算对这些军官进行过多的干涉。

德意志帝国留下来的军官系统实在太过复杂,对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学着隔壁苏俄来一场大清洗。

当然。

希尔德不可能那么做。

之所以一个个面见这些军官,这也是权力的构成体系,给予这些军官一个认知,他们能够得到晋升是因为得到希尔德的青睐,他们的权力是来自于希尔德。

正如同当年希尔德的权力来自于威廉二世,而获得权力的希尔德,将反过来维护威廉二世的权力。

现在也同样如此。

作为军队摄政,希尔德要保证德国国防军的军队是围绕自己形成的体系,每一个军官的权力都是来自于希尔德的赋予,而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就必须维护希尔德的权力。

这样。

到了新一代军官替换老一代军官,那希尔德就会变成为了维护帝国平衡的军队摄政,变成军队真正意义上的摄政王。

德国。

柏林。

无忧宫。

比起每天都在为权力着魔的希尔德,阿纳斯塔西娅的日子倒显得平淡且无聊,不过好歹远离了法国那群大妈。

希尔德还是那件黑色毛衣坐在沙发上。

阿纳斯塔西娅则是一件白色连衣裙照着镜子。

“你觉得我有没有变胖了?”

“从女性的角度来说是变胖了,从男性的角度来说是更好了。”

阿纳斯塔西娅的身材确实很好。

丰满的胸部,纤细的腰肢,丝袜勾勒出的大腿,虽然没有希尔德那种极致的比例,对于男性来说可能阿纳斯塔西娅这种更具吸引力,当然,如果和权力比起来,那就不值一提了。

阿纳斯塔西娅倒问了一种奇怪的问题。

“那你觉得我算好还是差?”

“你觉得我不算女性?”

“不算!”

希尔德无奈扶额,虽然希尔德也觉得自己除了外表之外,并没有什么可以展示自己女性特质的地方。

用贝当元帅的话来说。

希尔德就是个典型的马基雅维利古典君主,是个彻头彻尾,无血无泪的权力机器。

“那你你希望我用男性的目光看你还是女性的目光看你?”

“别说的好像我说你会听一些。”

阿纳斯塔西娅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被希尔德忽悠的小姑娘了。

哪怕对政治和权力并不怎么了解。

但阿纳斯塔西娅足够了解希尔德,阿纳斯塔西娅觉得自己在希尔德眼里,不过是个用起来比其他人方便的工具人。

理论上阿纳斯塔西娅应该感到生气的。

不过对着希尔德。

阿纳斯塔西娅完全生气不起来。

虽然。

生气也没啥用。

“既然如此,那你过段时间和我去一趟华沙。”

看吧。

看吧。

阿纳斯塔西娅预料之中。

“去华沙做什么?”

“该为你的复国做提前准备了。”

.......

.......

与其所有国家一样。

波兰在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苏波战争几乎把波兰最后一口气给耗干净,而因为与德国的来往关系过于密集,导致波兰很难受到协约国的信任,特别是法国,如果不是毕苏斯基极力争取,并保证会尽量和德国切断联系,那波兰就等着法国的经济封锁吧。

与法国的状况差不多,在战争结束后,像毕苏斯基这种权力极大的军官,就立刻被冷落,剥离手中的权力。

这气的毕苏斯基拒绝参选任何公职。

到了1923年的时候,因为混乱的政府,和党派关系,毕苏斯基更是辞去所有职位宣布退休。

可以说毕苏斯基的观点就是。

不要和德国关系太亲密,主张亲英政策,拒绝军队政治化,提防隔壁的苏俄。

可惜并没有多少人搭理毕苏斯基。

如果仅仅如此就算了。

真正严重的是经济问题,恶性通货膨胀加剧了公众混乱,政府无法找到快速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和经济危机的办法。从1918年到1926年已经换了十五届政府,没有一个政府能够高效的解决问题。

特别是在1925年德国经济恢复,波兰政府为了保护国内生产,提高了对德国的关税。

不过这显然是个脑子一热的决定。

波兰的体量根本无法与德国相提并论,当波兰擅自决定提高关税,德国必然会给予同样的反击抬高了对波兰的关税,导致波兰的出口锐减,经济更加恶化。

到了1926年的时候。

毕苏斯基在其他人的要求下发动政变。

这场政变没有不成功的道理,军队和民心全部掌握在毕苏斯基手里,只不过毕苏斯基想要的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但终究还是没有实现,导致215名士兵和164名平民被杀,900多人受伤。

从1917年以来。

毕苏斯基就一直在提防着希尔德,那个魔女不可能会放过波兰,并且强烈批评接受来自德国的武器和援助。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希尔德从头到尾都没干涉过波兰,甚至整个苏波战争期间都没来过,只是德国送了很多武器过来,导致希尔德一直在波兰名声还不错。

波兰人又不是傻子,他们不想跟德国死磕,如果德国和波兰建立友好关系,再加上希尔德这个从不干涉波兰内政的摄政王。

那对于波兰来说肯定是好事。

当然。

毕苏斯基不信。

不过嘛。

这次毕苏斯基不得不主动邀请希尔德来华沙一趟,理由也很简单,毕苏斯基是通过政变解决这次政府,他的行为是属于非法的。想要获得合法性那就只有两个来源。

作为一个纯正的天主教国家,第一个来源就是罗马教宗庇护十一世的承认,这个可以直接排除了,除非庇护十一世疯了才会同意。

第二个则自然是希尔德的同意,波兰是个王国,希尔德是波兰的摄政王,波兰的绝对法理。

毕苏斯基想要获得合法性。

自然是需要希尔德同意。

令毕苏斯基没想到的是。

希尔德居然把俄国公主阿纳斯塔西娅给带了过来,毕苏斯基和阿纳斯塔西娅没什么仇,但和阿纳斯塔西娅的父亲,不能说是血海深仇,只能说是不共戴天了。

波兰。

华沙。

贝尔维德宫。

阿纳斯塔西娅,希尔德,毕苏斯基坐在贝尔维德宫的庭院当中,阿纳斯塔西娅看着毕苏斯基也有点尴尬。她也不太明白希尔德带她过来的原因。

希尔德还是那件黑色晚礼服,双腿交叠在一起,纤细的手指握着白银权杖,明明都坐在一样的座位上,却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