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筹备二下南洋(2 / 2)葡萄无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这一次率军南下,就是要建立长期有往返两地的稳定航线,开始源源不断的向南洋输送人口,这关乎今后百年大计。

上个月,已经向澎湖输送了1700余人,建立了稳定中转基地。

此次南下,我计划对人员实施极限装载,每艘千石福船,载员300人上下。

路途上受些罪,也只得七八天左右,忍忍就过去了。”

李鹤章轻叹一声,吃完了手中的这片瓜,擦了擦手说道;

“将军大人的计划是可行的,这两个月先后涌入崇明岛上的难民4万多人,极大的消耗存粮,确实要疏散走一部分。

下南洋只取青壮,那么多妇人儿童怎么办?”

“顾及不了那么多,年轻妇人可以带上一些,儿童只能留在崇明岛上,随同慈济学校的儿童一起学习,且待日后再说。”郑国辉神情也有些唏嘘,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下南洋的航线风波浪急,条件艰苦,还要克服晕船呕吐,人挤人的恶劣条件,体质脆弱的孩子承受不起。

强行要带去,大概率也是个悲剧。

只能等今后条件好些,孩子们也都长大了,再行合家团聚吧。”

“事急从权,也只得如此了。”李鹤章说道。

如今的远洋航行是一道鬼门关,很多身体强健的男人都很难承受,何况幼童?

这两个月时间

在李鹤章的大力筹办之下,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送达崇明岛,同行的还有鲁豫两省遭受战火波及的灾民。

自僧格林沁亲王深陷重围战死之后,朝廷逾加的发了狠,下旨令曾国藩,李鸿章两位朝廷重臣率军绞杀,南北对进。

又招在浙闽剿匪已至尾声的名将左宗棠,北上陕甘剿灭回乱,平定地方叛乱不息的局面。

两地数百万遭受兵灾百姓,纷纷携家带口的南下,尤其沿大运河一线,鲁西北至皖北,湖湘等地,形成多路灾民大军南下的格局。

稍微捡了些,崇明岛上的灾民就超过了4万余人。

原本崇明岛上屯民3万出头,减去下南洋的4000余人,编列从军的7000余人,原本已不足1.9万人。

这骤然而至的难民大军4万多人涌至岛上,人口暴涨至6万多,立马就感觉压力重重。

郑国辉也改变了计划,这次下南洋索性多带些,站稳脚跟后立马让船队返回,将这些难民人口陆续转运至南洋。

如今根本不要动员,只要能有口吃的,能活下去的盼头,别说下南洋了,就是到天涯海角这些难民也愿意去闯。

这样好的时机,需得利用起来。

7月中旬的夏收

崇明岛趁着人多力量大,全体动员抢收抢种,共计收获夏粮二十三万余石,如今是仓满屯满,信心十足。

作为金陵城的大地主,郑国辉在金陵周边府县也囤积了七八万石粮食,足以支持下一步持续的收留灾民赈济所需。

郑氏一族的大船队频繁往来于长江上下,在运送粮米的同时,也搭载了大量难民,一步步汇聚到崇明岛上。

如今的郑氏家族是省内首屈一指的大粮商,粮食货栈开遍了江浙皖湘数省,并且将私盐生意也扩展到了各处。

借着这些生意的掩护,运送一些难民就不起眼了。

进入8月份以后

崇明岛上的农忙抢收抢种已经结束,利用清晨和傍晚的凉爽时刻,岛上组织对难民的军事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随同的少年儿童,则无一例外的编入学校中,接受半军事化教育和忠诚教育,是完全的封闭式管理。

此次将随同南下的2万余人,含屯民8000余人,绿营兵2000余人,还有难民万余人,总计2万余人。

有了上次远航的经验,这次远航准备的更充足,更有针对性。

所有南下的人,都要先经过转笼的考验。

所谓“转笼”,就是放在铁制圆盘上的圆形木板,直径3米8,一次可以站上20多人。

在人力推动下,“转笼”便会旋转起来,持续长达10来分钟。

那些反应特别剧烈,上吐下泻的人,都会被剔除出去。这点眩晕都承受不了,上了船更不行。

说不得,只能留下来种地了。

反正崇明岛那么大,也总归需要人手种地放牧,捕鱼炼铜,怎么样都安排的了。

更多通过“转笼”的人,则满心期待着下南洋,开启人生更光明的篇章。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