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闪电战的兴与衰(2 / 2)空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更为欣喜的是,它可以定位在飞行状态下的己方飞机,并引至敌机出现的空域中。至此,英国雷达观测员可以轻易观测到己方飞机和敌机出现的确切位置,及时进行调遣。在二战空中预警方面,用雷达来起到实际效果的,英国可谓是第一家了。但到此时为止,谁都未曾想到这么一个带有天线的“怪物”竟成为阻碍德国实现征服英国计划的最大障碍之一。但更为令德国方面不曾预料到的是,英国情报部门已经设法截获并读取德国空军的无线电密码信件。虽说当时尚未破解“英格玛”密码,但利用密码解读机“乌特拉”,把德国空军使用的密码体系给顺利破解殆尽。

不列颠空战始于1940年7月10日。结束于1941年6月22日。

8月24日12架迷航的德军轰炸机飞临伦敦,在市中心投下了炸弹。8月25日根据丘吉尔首相的指示,英国空军出动81架轰炸机空袭柏林,作为报复。尽管空袭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乎其微,但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德国。8月28日夜和8月31日夜英军又两次空袭柏林,使柏林市民也真切体会到了战争。希特勒被激怒了,叫嚣要彻底毁灭伦敦。9月3日,戈林召开了参谋长会议,决定从9月7日起攻击重点转为伦敦。9月4日,希特勒在演讲中声称将以夜袭来回报夜袭,英国人投下一千千克炸弹,德国空军将要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炸弹去回报。

9月7日,德军对伦敦的大规模空袭终于开始,黄昏时分,戈林和凯塞林站在加莱海岸的山上,目视着第2航空队625架轰炸机和648架战斗机飞越海峡,飞向伦敦。很多街区成为一片火海,连英国国王居住的白金汉宫也被炸。在当晚的恐怖空袭中,伦敦市民死300余人,伤1500余人。次日天亮后,阳光都无法穿透伦敦上空浓厚的黑烟。戈林告诉妻子:“伦敦烧起来了!”德军对伦敦实施的大规模空袭,企图以摧毁城区的残暴轰炸,使英国屈服。然而,英国人民在如此惨重的损失下,没有屈服,相反更激起了对**暴政的仇恨和战斗的决心!

在猛烈空袭下,伦敦市民依然照常工作、生活和娱乐,并保持着英国人的乐观和幽默,有位裁缝轰炸期间在店门上贴着“营业照常”的纸条,而当他的小店被炸毁后,他在废墟上挂出了“营业更加照常”的纸条。

但这损失并没有白费,英国空军得到了至为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

9月15日这天是不列颠空战的转折点,德国空军终于意识到,并没有掌握英国南部的制空权,并不能够在白天进行为所欲为的空袭,英国空军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很强大。

丘吉尔首相亲临第11大队的指挥中心督战,他将这天称为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激烈的一天。战后,英国就将9月15日定为不列颠空战日,以纪念这一辉煌胜利。

10月12日,希特勒决定将“海狮计划”推迟到1941年春,实际上放弃了在英国登陆的计划,所谓推迟仅仅是遮人耳目的幌子,因为德军统帅部早就决定1941年夏入侵苏联,自然不可能再进攻英国了。

10月25日,意大利空军也派出飞机加入对英国的空袭,但意军飞行员一见到英军凶猛准确的高射炮炮火就吓坏了,扔下炸弹掉头就逃。直到11月10日,英军首次击落了意军飞机,才知道意大利也参加了空战。

在第四阶段中,最典型的战斗就是11月14日夜间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对英国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空袭。

尤其悲壮的是英军通过破译德军的最高机密——埃尼格玛密码机,事先已经确切掌握了德军的空袭计划,但是为了不让德军察觉这一“超级秘密”,英国战时内阁决定一切照常,既不增加考文垂的防空力量,也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平民。当晚,损失相当惨重。

英军起飞了120架次夜航战斗机进行拦截,高射炮部队发射1.2万余发炮弹,却只击落击伤德机各1架。从单纯军事角度而言,此次空袭是非常成功的,并且由于其具备了战略轰炸的典型特点,被很多军事家誉为战略轰炸的“雏形”,在军事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从国家战略角度而言,此次轰炸的目的既不是为登陆做准备(海狮计划已经流产)也没有试图重新夺取制空权,在国家资源日渐窘迫的情况下无谓的消耗了人力物力,却为了希特勒一人的复仇目的进行了一场毫无意义的轰炸,此次行动极为失败。

英军在发现德军使用无线电导航技术以提高夜间轰炸精度后,迅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建立了一批专用电台,对德军的无线电导航信号有意进行错误转发或强力干扰,通过这些早期的电子对抗,使德军无线电导航的轰炸精度下降了80%,诱使德军将大量炸弹投到了无人地带。

随着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的开始,德国空军主力转往苏联战场,对英国的战略空袭也终于停止。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不列颠之战终告结束。

而**德国始终抱有诱使英国媾和的幻想,在外交和政治上展开了诱降活动,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而且德军统帅部一直都没有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进攻方案,“海狮计划”也是仓促而就,缺乏必要的研究分析。即使在空袭开始后,希特勒也一直梦想通过空袭来迫使英国屈服,并未进行认真周密的登陆作战准备。更为严重的错误是德国在7月16日下达“海狮计划”指令,7月31日却又决定进攻苏联,战略上如此三心二意,怎能不败?

从国力角度来说,**德国无论资源储备还是军工技术均不敌英国,如果不能再战略资源耗尽之前击败英国并获得补充,必将重蹈一战覆辙。德国高层也清楚这一点,通过占领英国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盟军登陆欧洲的难度,通过占领苏联及其领土内的资源(例如高加索油田)就能获得与盟军长期对抗的实力,而这两个战略目标对于德国来讲都过于艰巨。

德国空军最大的失误就是在8月底,重点攻击英国空军基地和飞机制造厂,使英军损失惨重,精疲力竭,即将崩溃之时,却出于报复柏林遭受空袭的思想,转而空袭伦敦,致使英国空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战斗力,从而与不列颠之战的胜利失之交臂!

第四个战役炸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1941年9月30日-1942年1月7日。

德军约1000000人及各型枪炮

苏联红军约1250000人及各型枪炮

伤亡情况

德军伤亡大约581900人

苏军伤亡大约650000-1280000人

主要指挥官

德军:博克、古德里安、凯塞林,俄军: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

1941年6月22日,**德国与其盟友入侵苏联,使苏联及苏联红军领导层大吃一惊。德军以闪电战战术快速深入苏联领土。装甲部队以钳形方式推进,先孤立然后彻底摧毁苏联红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向列宁格勒推进,南方集团军群则征服乌克兰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团军群则向莫斯科进发。苏联红军的防线很快便崩溃,死伤枕藉。

1941年8月上旬,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中旬,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其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莫斯科外围,但**德国元首希特勒(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哪)命令他转向南方去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对乌克兰首府基辅的攻击。

1941年9月,德军在攻占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和乌克兰的基辅后,集中兵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进攻。

博克的任务是,在攻打莫斯科之前首先歼灭当面苏联军队。德军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条线在中央做为基准线兵分两路进行钳形包围,两军将在苏联红军后方约八十英里的维亚兹马会合。

自7月起,苏联政府征用民工在莫斯科以西两道防线上急如星火地构筑工事。民工中有四分之三以上是妇女。前一道防线称做维亚兹马防线。全长二百余英里。后一道防线叫莫日艾斯克防线,长约一百六十英里。此外,在莫斯科以西还有四道弧形防线。

同时,苏联从中亚,远东抽调兵力保卫莫斯科。(由于确切情报得知日本在远东地区认定的主要对手是美国而不是苏联,所以苏联方面朱可夫元帅从远东地区调集大量部队巩固首都莫斯科的防御)

另外,苏联还使用坦克伏击战,这是由卡图科夫首次提出的,主要在姆岑斯克附近进行的。事实证明坦克伏击战还是很有用的,卡图科夫为巩固图拉防线赢得了时间,并削弱了古德里安对莫斯科南部的攻势。

23日,苏联红军布良斯克集团大部被歼。德军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中俘虏苏联红军58万人。苏军只有85000人突出德军防线。

但实际上,由于希特勒(第二次改变目标了,中国的刘伯承元帅说,五行不定,输的干干净净!)

坚持中央集团军在占领斯摩棱斯克后向北围攻列宁格勒,向南进攻乌克兰,导致了德军在1941年9月30日才放下手来将目标瞄准莫斯科,这实际上为苏联巩固莫斯科附近的防线赢得了时间。

在十月中旬,德国中央集团军结束了对维亚济马一线的苏联红军的围歼,此时朱可夫又抽调了一批新部队,前往莫斯科。这时,秋雨季节开始了;泥泞的道路给两军都带了不便,它在阻碍德军进攻的同时也妨碍了苏联红军的防守,双方的许多作战车辆都陷入泥泞中了,还有部分车辆需要坦克拉出。(并不是某些资料说在十月初期下了大雪)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1941年10月17日,为了改进军队指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编为新的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员。朱可夫(战场救火队员)受命之后,着手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韦茨—卡卢加一线建立新的防线,并组建第二梯队和方面军预备队。

莫斯科市民也被动员起来。在3天之内,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169个巷战小组,发动60万人围绕莫斯科城修筑起三道防御工事,其中妇女的数量占了四分之三。到10月末,仅妇女儿童就构筑了700公里反坦克堑壕,挖掘了30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修筑了3800余个临时和固定火力点。处于防御状态的莫斯科城,被街垒、路垒、工事严密地封锁起来,食品因此严重短缺。

10月中-11月初,在莫扎伊斯克防御地区展开的多次激烈战斗中,苏联红军对德军优势兵力进行了顽强抵抗,将其阻止于拉马河、鲁扎河、纳拉河等地区。

莫斯科外围,德军步兵每师减员达三分之一

1941年10月23日,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剩余部队突出重围,但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团依然紧追不舍,并于29**近莫斯科左翼重要军工城市——图拉。由于第50集团军的红军战士和图拉民兵的坚守,德军始终无法突破图拉防线,这使得德军的右翼大大延长,导致其在战线中部无法以足够的战术密度作战。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当时**德国军队已经到达,为了提升国民及军队的士气,斯大林于1941年11月7日在红场举行阅兵典礼并发表著名演说,他说道:“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入侵,全体苏维埃公民和军队都要不惜用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苏维埃土地和村庄”。当天苏联所有广播站都播放了这次演讲。

而原本是在11月7日10点准时阅兵,但在后来提前至1941年11月7日的8点10分。这一次阅兵是有巨大意义的,苏联向全世界表明了战斗到底的决心。苏军队伍在克里姆林宫前检阅,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苏联红军以预备队和补充兵员加强了西方面军。各方面军受领命令扼守所占领的地区,阻止德军从西北和西南迂回莫斯科。

11月后,莫斯科地面的积雪近1米厚,为了不被德国空军发现,部队沿最短的路径开路,而开路工具也是最简单的,是马拉压路机,并设置了分流点,道路两旁竖起了2-3米高的雪堆,还将汽车漆成白色,这样便很难让高空侦察机发现。

11月13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德尔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召开了各军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

中央集团军群为此共集中了51个师。右面的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则从南方向莫斯科包围,他们突破了图拉防线,但被一支苏联红军中队拖了几个小时。

苏联红军经过11月底-12月初的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联红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终于坚持下来并消耗了德军。

据说,霍普纳工程营摩托车兵,在1941年11月30日冲进一个距离莫斯科中心只有8公里的郊区,关于这件事,有一种说法是摩托车兵全部阵亡,另一种是说他们很快都撤退了。

1941年-1942年的冬季就算以俄国人的标准来看都异常地严寒。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既没有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11月上旬入冬,虽然道路能够使用,但德军的冬季装备不足,由于认为在入冬前就能结束战事。保暖衣服和白色伪装服都不足,坦克和其它车辆都因为低温而不能动弹。

对莫斯科的苏联红军而言,情形则恰好相反。来自西伯利亚的苏联红军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有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他们的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有足够的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用来防寒。

到了1941年11月29日,德军已成强弩之末,在各个方向上的进攻都已被遏制。

1941年11月29日,朱可夫致电斯大林下达反击命令,当晚,斯大林下达反突击的命令。但这没有引起德国的注意。

1941年12月4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根据所获情报得出结论:苏联没有能力发起一场大规模的反击行动(骄兵必败)。

到了1941年12月5日,加里宁方面军的第30集团军首先转入反攻,此时德军进攻能力显然已经衰竭。德军装甲集群侧翼遭到强烈打击,进攻的苏联红军迫使他们向克林方向撤退。

1941年12月6日,西方面军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对德军发动反击,德军部队在气候和苏军的双重夹击下,被从莫斯科附近击退。

1941年12月6日晚上,在图拉的古德里安部决定退回原来的防线。

希特勒签署了在苏德战场全线包括莫斯科方向转入防御的训令。

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他发布命令说:“每一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虽然德军将领都一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职,可是希特勒却认为万万不可以退却,否则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虽然是由于他的固执,才会使这个战役走到了惨败的边缘,可是也因为他的固执,才使他不曾跳入这个深渊。毫无疑问的,因为他不肯撤出苏联或是斯摩棱斯克以东的地区,才使他的大军避免了一个比1812年还更可怕的浩劫。

希特勒的计划与拿破仑不同,不是全线撤退而是向后方运动,将原前进的补给线都变成了抵抗据点,到12月底,在莫斯科西南方向,苏联红军收复了卡卢加。在西北方向,加里宁也被苏联红军收复。东南方向,苏联红军解除了德军对图拉的包围。莫斯科会战结束,苏联红军取得了苏德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德军不得不改“闪电战”为持久战。

1942年1月7日苏联红军重夺了莫斯科以北的加里宁。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此战的胜利使得同属于反***国家的英、美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必须团结的国家,极大提升了苏联在军事、政治方面的国际地位,这也促进了反***同盟的形成。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联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战争的胜利信心。

苏联官方拍摄二战影视作品显示,在德军逼近莫斯科之际,全城百姓同仇敌忾,无数志愿者加入战斗行动,自发起来保卫家园。但事实上,莫斯科保卫战初期,很多官员和百姓还是选择了弃城逃跑。

大家普遍认为,当时德军在距离莫斯科城32公里处进攻受阻,不过已经成功拿下莫斯科近郊、毗邻洛布尼亚的克拉斯纳亚?波里亚纳镇。有传闻说,当时德军将军们登上钟楼,拿望远镜远眺克里姆林宫。应该说,这个传闻听起来极具可信度。可实际情况,只有在睛空万里的夏天方能从克拉斯纳亚?波里亚纳镇远眺克宫,在飘雪的冬季根本办不到。

在那时,德军士兵只能围在篝火旁,燃烧宝贵的汽油。

1942年1月21日,俄罗斯人与法国人时隔130年之后在博罗季诺战场再次相遇(1812年夏,博罗季诺会战,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率军入侵俄国,在博罗季诺曾与俄军进行过一次恶战)。这些法国士兵其实是德军的法籍雇佣军,共计2452人。他们的任务是守住博罗季诺,阻止住苏联红军的进攻。德军元帅冯?克鲁格在向雇佣军们做战前动员时说:“要像拿破仑那样英勇战斗!”事实上,这支雇佣军根本不经打,几天内便被彻底击溃:一半士兵阵亡,数百人被俘,余者带着冻伤被遣送后方。

其实,早在1941年12月16日,惊讶于德军溃逃的希特勒曾发布一道类似斯大林当年签署的死命令:“不许后退!”,“坚守阵地至最后一名士兵战死”,并威胁称如果溃逃,将枪毙负领导责任的师长。但希特勒的强硬态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使得德军有序的撤离,并巩固了防线。第4集团军参谋长布鲁门特里特在《致命决策》一书中写道:“希特勒已经意识到,部队在雪地上的撤退将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我们的军队将重蹈拿破仑军队的覆辙。”

事实上,闪电战,只不过是一种战术而已。当敌方适应并有了应对方法后,你也得琢磨新的改革,而不是一直沿用。同时,最高统帅朝令夕改,也使失败不可避免”!

雷电少校讲了一会儿,坐下来休息一下,喝口茶。

“嗯,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休息一会吧。首先,我要指出,所谓大纵深理论,根本不是某国吹嘘的,是自己发明的!其实,在雷少校讲述的战史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这种理论,可能最早是小胡子和古大将先玩的吧”。

我站起来接着客串一下,因为,大家不是战史专家,听到这么惨烈的事情,脸有些发白。

“在朱可夫回忆录中,有一篇书稿整理者的说明,它告诉我们,朱可夫的书早就排出清样送苏共中央去审查了。最后的审查官就是意识形态总检察长、苏共中央的第二号掌权者苏斯洛夫。朱可夫书稿一去无回,回忆录出不了版。过了很久很久,总算暗示下来了:这书缺乏歌颂勃列日涅夫的内容,要增订后才能出版。这可难坏了朱可夫和编辑者,因为战时朱可夫实在不知道勃某其人,如何写他对战争的伟大贡献呢?但此关不过,书就休想出版。后来还是出版者方面想出了一条妙策:由朱可夫虚晃一枪。办法是:说某次朱到前线视察,路过某地遇某司令官,朱便问及勃某其人,说想见见他(勃在战时做过什么军事委员之职,官拜少将),回答是勃列日涅夫到前线去了,结果未能见着。说时迟,那时快,这“虚晃一枪”一报上去,当天或是第二天,克里姆林宫的电话就来了,说是可以照修改稿付印了。勃氏及苏斯洛夫等人,真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勃氏还给自己颁发了无数最高级的勋章。所以苏联人在背后讲勃氏笑话时常说:苏联的军功肯定是勃列日涅夫第一,因为他的勋章比朱可夫还多”!

我的讲述赢得了一阵笑声。

“嘿嘿,我也来讲几个小笑话吧”。

列兵睿恩.梅浙请求批准后,讲了起来。

“1、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瑞士开会,休息时间两个人很无聊,就开始比谁的保镖更忠诚。卡特先来,他把自己的保镖叫进来,推开窗(外面是20层楼)说:“约翰,从这里跳下去!”约翰哭着说:“你怎么能这样呢,总统先生,我还有老婆孩子呐。”卡特被感动了,流着泪说是自己不对,叫约翰走了,然后抡到勃列日涅夫,他也大声叫自己的保镖伊万。“伊万,从这里跳下去!”伊万二话不说就要往下跳,卡特一把抱住他说:“你疯了?跳下去会死的!”伊万一边挣扎着要跳下去一边说:“放开我,混蛋,我还有老婆孩子呐。”

2、美国人登月成功后,勃列日涅夫当天就打电话给苏联宇航员:“鉴于美国人已经在月球上登陆,现在苏联决定,马上派你们去太阳登陆”。宇航员大惊,哽咽道:“您不知道吗,勃列日涅夫同志,我们会被烧死的”。勃列日捏夫生气地说:“你以为政治局没有考虑过吗?我们已经决定,派你们在晚上在太阳登陆!”尼克松在国会看到勃总的呆样儿,便对国务卿基辛格说:“什么嘛,晚上根本就没有太阳,他们连这点知识都不明白吗?????!!!!!””

“哈哈哈”,愉快的笑声弥漫在作战室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