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成为顶级棋士之后,赵治勋仍然会不时走几次“三连星”、“高中国流”的大模样布局,而且是在大胜负的关键时刻。
当然,他不会像武宫正树那样毫无顾忌地去扩张模样,而是根据局面,及时转化为捞取实地的棋。
这大概也正符合他的围棋理论吧——取地、取势并不是矛盾的两面。
赵治勋最让人难忘的是他恐怖的计算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顽强——在任何细小的地方都要反复计算,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而且这样长考的结果经常会适得其反——因为思考过度而走出不合适的招法,导致局面一落千丈。
借机灌点水。再说回正题。
疙瘩的棋当然是另一回事,他正是掘地鼹鼠,不管不顾一味取地,大局什么的别跟他提,提也没用。
我就这样,你爱咋咋地。
可就这么一个疙瘩,当初曾经令一流棋手们都觉得很难对付。
当时人们都很在乎大局,很喜欢攻击。
疙瘩那棋,高手们都以为,缠绕攻击这一招不就正中要害吗?他总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话虽这么说,实际情况却绝不简单。疙瘩治孤能力相当不错,不然为什么说他有点像赵治勋呢?
好笑的是,他自己绝不同意这样的比方。他总是以小林光一为楷模。
说英雄谁是英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围棋是属于六大超一流的,更确切地说,她正是属于赵治勋和小林光一。
赵治勋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雄霸日本棋坛,不过由于赛事繁忙,加上韩裔棋士的身份,与中国棋手交流很少。
而小林光一1983年访华七战七胜时还只是“很受期待的棋士”,尚不拥有大棋战的头衔,但随后他在中日擂台赛和日本国内棋战上的全面爆发,在围棋史册中塑造了一个铁血王朝。
在六大超一流中,小林光一的才华被认为是靠后的一位,不过他以超人的勤奋弥补了这一弱点,取得了可以与天才的赵治勋相媲美的成绩。
小林光一15岁入段,低段时期便大肆掠夺日本的新锐棋战桂冠。
1977年,已经升为八段的光一在第二期天元战上3比1击败前辈杉内雅男,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大头衔。
但此后数年,他虽然胜率惊人,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直到1984年,小林在十段战上二连败三连胜逆转加藤正夫,含泪登基,正式揭开了“小林时代”的序幕。
1985年夺名人,1986年登棋圣,小林光一在“宿命的对手”赵治勋阵前占尽了上风。
此后,棋圣八连霸和名人七连霸以及小棋圣六连霸的恐怖纪录使“小林王朝”坚如磐石。
那时的小林光一是比今日的李昌镐、李世石更难撼动的神。
从中日围棋擂台赛到中日名人战,小林光一给中国棋手刻下了太多太深的伤痕。
尤其是马晓春,一次又一次在小林战车前跌倒、爬起,再跌倒……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无奈,铁血并且冷面的小林光一幻化成面容狰狞的魔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