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对于当时的两大帝国而言,他们似乎都是那新崛起的大国,老牌的强国已经消失,他们似乎也不分先后的在“第一”这个位置上并列着。
这样的现状似乎与修昔底德提出的观点有些许不同之处,但结果却令人遗憾,他们依然是没能逃开对抗这一条道路。
由于对抗的需要,两国向着各自的“盟友”们输出了本国的科技以及工业技术,人为的在世界上划出了两大阵营并以此进行控制和对抗,而这场对抗也被人们称之为“冷战”。
尽管在后人的认知当中,当时的世界局势只是“冷战”,但对于生活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战争的阴霾可是一直存在于头顶,未曾散去的。实际上当时的许多政治家在心理上也都做好了迎接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的心理准备了。
所幸的是在最后真正的大战并没有爆发,偶有的局部热战并没有扩大,人类终是保持了克制力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这是值得赞颂的也是值得欣慰的,若不然以当时的情况,爆发世界大战的结果或许就是世界的毁灭。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当中有多少人在进行努力又或是有多少人献出了自我做出了牺牲,这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不可知的信息了,这世界并非一直是像人们看到的那么和平美好,而是有人在暗处默默付出,代替了那些生活于阳光下的人们在负重前行,这才让一般人获得了在艳阳下只有呼吸的权利。
在某个东方古国的寓言故事中有这样一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若是按照这个故事,在阿瑞肯尼亚帝国和东罗马教国争斗的最后,应当会有一个第三方的存在现身获利才对,但或许故事就只能是故事,它无法概括也无法实现某种寓言,最后的现实就是胜者依然只能在阿瑞肯尼亚帝国和东罗马教国中产生。
说到底故事之类是由于先有“事实”,人们才对其进行描述,这当中存在先后的次序,并非像是“预言”那样的东西,因此这只能视为一种“解释”,若是出现了某种正好对应的情况,就将某个已然存在的话语或是典故搬出来对其进行解释。
总之最后决出的胜者是阿瑞肯尼亚帝国,虽然过程不知到底是劣性还是良性的,但这已然是一个“结果”,容不得世间的任何人对其进行质疑,也容不得任何人假设。虽然一般人总喜欢干这样的事情,但结果就是结果,历史容不得假设。
“——这就是结果,而这也是事实,这事实让人类真正得到了解放,也让人类真正得到了民主与自由!”
晚间的新闻、车载的广播、早已应当被淘汰的纸质报纸、信息化的网络,随处都可见到类似的论断。
发出这些声音的人有一国的政要,有人们喜爱的偶像明星,有一般的中等收入群体,也有各教育机构培育出的高级知识分子们。
可以说是已经约定俗成而来,也可以说这就是一种政治正确,人们从看到的听到的再到学到的,所有信息知识都无一不说明了,赢下了冷战,淘汰了东罗马教国的阿瑞肯尼亚帝国,是引领人类的希望,也是将要将世界引导得更好的导路者。因此阿瑞肯尼亚帝国获得了人们的赞颂,成为了人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国度。
或许存在于这世上的某些人也会去思考,这到底是否是正确,现实告诉我们存在这样的人是非常正常的,总会有那种特立独行的思考者,在这些人当中,自然存在奇异于常理的思想,但也可能有一定概率出现那种看破了真相,解读出真理的人。
不过归根结底来说,无论正确还是错误,无论谬论还是真理,这样的人都是不能被正常社会的主流意识所接纳的,若是用宗教性的口吻去描述,这样的人可称之为“异端”,当然这样的描述已经有些过于尖利了,和缓点描述的话则是“社会不适合者”。
关于阿瑞肯尼亚帝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就结论而言是无法争辩的,无论是谁,无论提出了怎样的逻辑解释,也不可曲解与抹杀,从事实出发,由于“信息化”而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结合了“科学与魔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发生在阿瑞肯尼亚帝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