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七章 新船下水(1 / 2)秋霜红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进入八月后,京口的天气变得不再闷热。中秋的时候,牢之给南山工地上的每一位拓荒者都发放了月饼,自刘牢之在宴喜楼制作月饼,至今已经三年了。这种重油重糖的点心,在芜湖和建康推广的很好,在京口却没能推广开来,相信随着这些人的口耳相传,一品汇的月饼一定能打开销路。

这几年炒菜渐渐地传开,京口也开了好几家炒菜馆,不过要说味道正宗,还是得选择宴喜楼,刘家产业的厨师都是自己的部曲家属,外面的菜馆挖也挖不走,只能是根据刘家的菜谱说明,自己琢磨着去炒。

南山下的营地边上,临时搭建了几个草棚,做成了大排档的样子,菜式也简单,就是些卤货,什么猪头肉、猪蹄、凤爪以及一些猪下水,再就是凉菜和腌菜,出售些低档的米酒。

工地上不管饭,做工的都是领到粮食后,在家里做好,自己带着饭出来吃。虽说是“以工代赈”,刘家给的工钱粮票并不少,家里劳动力多的人家以及特别勤快能干的人,慢慢地手里就有了剩余,大排档的菜式简单,味道奇佳,配上米酒,是不少人拒绝不了的,关键是这里的菜价钱也不贵,于是慢慢地生意就做了起来。

刘家发行的粮票在这里通用,甚至比铜钱还受欢迎,慢慢地,大排档周围开了不少其它的草棚,理发的,卖日用品的,甚至还有暗娼。毕竟这里除了这些开荒的,还有刘家的部曲,这么多人的生活需求是个不小的市场。对于营地周围的草棚市场,刘牢之倒是乐观其成,第一家草棚就是刘牢之授意刘家的部曲开的刘牢之只是让刘衡对这些草棚加强管理,不能让身份不明的人来带来安全隐患。

徐陵安排了不少的天师道的教众来工地上做活,刘牢之照单全收,不过没在医馆落籍的,一律减两成的收入,面对米粮的诱惑,不少天师道众偷偷地在医馆登记落籍。

随着秋收慢慢到来,工地上的人少了,垦荒进度进度渐渐慢了下来。到九月中旬,越来越多的人回家参加秋收,工地上除了刘家的部曲,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刘衡遂停止了“以工代赈”的活动,这场水灾的影响算是慢慢过去了。“以工代赈”的救灾行为,消耗了刘家大量的粮食,一品汇在京口的存量不够,还从芜湖调拨了两万斛粮食很多人不理解刘牢之付出如此多的粮食只为垦荒修路,不过通过这次活动,刘家在京口的名声一时无两,刘家“一品汇”发行的粮票在京口已经是可以流通的货币了。不过随着秋收的来临,粮食的价格肯定会下跌,不少手里有粮票的人家抓紧时间把粮票换成了粮食或者铜钱。

却说谢万北伐溃败,单骑逃还,被朝廷废为庶人。他写信给王羲之说自己非常惭愧,辜负了其对自己的期望惭负宿顾。王羲之却回信讥笑他说,这真是商汤、夏禹式的自责啊此禹、汤之戒。

谢万铸成如此大错,还不思悔改,眼看起复无望。此时的谢家虽然是高门,却并未达到琅玡王氏、颖川庾氏的高度,为门户计,年已四十岁的谢安不得不考虑出仕的问题了,正好此时征西大将军桓温请谢安出任自己的司马。谢安名重一时,想要出仕自然有很多门路,但是为了缓和与权倾一时的谯国桓氏的矛盾,谢安还是决定接受桓温的邀请,西去上任了。

刘牢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从既阳船厂订购的第一批船已经可以交付了。

这批船是根据刘牢之的建议,专门找资深的船工设计的。相比传统河船,新船采用水密隔舱,船底有八个独立的舱室,即使一个船舱破损,船只也不会沉没,甚至对船行驶的状态都没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水密隔舱的技术本身就出自东晋,是天师道首领卢循使首先用的,曾在与晋军水战之中大放光彩。船体连接处不再使用木钉或者竹钉连接,而是使用了铁钉,更加的结实牢固,船板外施以桐油,可以有效地防止船板腐朽。

刘牢之还对船只的动力机构做出了变革,采用了明轮设计,把间歇的划桨动作改为连续的轮转动作,大大地提高了机械效率。史载中国最早的明轮船出现在南齐,科学家祖冲之制作,称为千里船,于新亭江试航,日行百余里。中国古代船只,顺风或者顺水一般都不需要用到浆,在逆风逆水的情况下,能够日行百余里,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九月初六,天气晴朗,刘牢之一行人骑马去往既阳船厂。听说刘牢之要试行新船,何靖、和高素也带着人一起跟着来了。这两年这两家都有生意,手头上也宽松起来,每个侍从也都骑上了马,一行人鲜衣怒马,格外惹人注目。

到了船厂,在刘和之和设计师刘璇的陪同下,众人在船厂看到了那八艘新船,分别停在两个巨大的船坞里。刘牢之向前细细查验,只见船板之间几乎无缝拼接,整个船只线条流畅、造型优美,不禁惊叹于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

何靖指着船身上两个巨大的木制的“轮子”,大声问道:“那是什么,怎么从来没见过?”

刘牢之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笑道:“那是桨轮,划水前进的。比起用桨划水,要省力的多,一会儿你可以试试!”

“那为什么要做成轮子啊?”何靖又问道。

刘牢之笑道:“这么说也说不明白,等会儿你上了船,试过之后你就知道了。”

刘牢之转过头问刘璇道:“刘师傅,船只试航过了吗?”

刘璇躬身道:“回郎君的话,前两天已经试航过了,由于配重不够,明轮吃水不够,刚刚换过了明轮,把明轮增大了一圈,现在应该好些了。”

刘和之在一旁笑道:“阿全好本事!这明轮的船不用桨,逆水而行却仍然能够非常快捷,师傅们都夸赞你的奇思妙想!”

刘牢之笑道:“我这也是偶然之间想到的。好了,大哥,让人员就位,放水通航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