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出远门(1)(2 / 2)李寒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的设计是一处短枪的枪头犹如螺丝钉,一处短枪的尾部犹如螺丝帽。如此在平时负在背上好携带,需要战斗的时候,则可迅速连接。

但是显然汤铁匠是听不懂的。

赵普跟他讲解了半天,犹如对牛弹琴,他最后只好折腾半天,用木头削了一个简易的螺丝钉。

汤铁匠看后似有所悟,明白了那个短枪枪尖的原理。

赵普又指向另一杆的尾部,“这里要和枪尖出严丝合缝,这样他们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拧开。这个打造起来困难吗?”

汤铁匠想了一会,“可能要费上几天工夫先做个模子。”

赵普不由长舒口气,总算费的时间不长。

不过他猜想汤铁匠应该是将铁水浇灌到模子里面铸造出来,这杆枪如果是生铁的话,质地软,易弯,一般的钢又太脆,易折。

刚制的刀剑还好,可如果枪杆易折的话,还不如用韧性强,质地硬的木头。

后汉是有淬钢的技术的,那些“斩金断玉,削铁如泥”的利器无一不是百炼之钢。

只是掌握这百炼钢技术的人很少,而且即便是有人掌控了这种百炼钢的炼制之法,未必会有精湛的淬火技术。

汤铁匠为军营人人敬佩的铁匠,相比淬炼技术是极好的,可看他憨厚,百炼钢的炼制之法应该不大会。

“汤兄,我教你一种炼制铁器的手法,炼出来的铁器坚而有弹性。”

赵普研究过汉末和三国时期的钢铁炼制的工艺,甚至还读过姜维所著的《浦元别传。

蒲元其人是三国时期蜀国神匠,曾为诸葛亮造刀。

《浦元别传记载,他认为“蜀江爽烈”适宜于淬刀,所以造刀为求锋利,命人远涉千里至蜀江取水淬刀。

取水人不慎将水倾覆少许,无奈取途中水补充,被浦元一眼识破,命人再取蜀江水淬刀。刀成,削铁如泥,世称“神刀”。

至于百炼钢,它的品种繁多,见于记载的有:“五炼”、“九炼”、“卅炼”、“五十炼”、“七十二炼”及“百炼”。

炼字前面这些具体数字的特定含义,后世研究者一般认为是指加热的次数,即炼了多少火。

后世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叙述磁州百炼钢的过程,就是连续烧锻百余次,至斤两不减为止。

三国时期,曹操曾命有司造“百辟刀”五把,在《内诫令中称它们为“百炼利器”。

孙权有三口宝刀,其中一口名“百炼”。蒲元为刘备造的宝刀,上刻“七十二炼”

这些无论是百炼还是七十二炼都是用的炒钢之法。

所谓的炒钢,其实就是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之后,在熔炉中加以搅拌,借空气中的氧把生铁中所含的碳化掉,从而得到钢。

但是这种方法炼制出的钢,碳渗进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匀,杂质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难掌握。所以就需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使钢的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质减少,从而提高钢的质量。

这在古时是一件颇为耗时耗力得工程,所以宝刀难求。

好在,这种方法简单,他可以教汤铁匠,如果哪天他有时间可以找到燃烧起来火焰温度更高的煤,就可以大大缩短这种工艺的流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