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大人回来了,大概一个半时辰之后。看他的神情,案子似乎是有些棘手。县令朱蓉也跟在后边,手里拿着卷宗,应当是这一上午调查的初步记录。
“大人,这是造桥的合计。”杨复把账册交到章知府手上,补充道“若晚辈没有算错的话,此次动工府里暂时能拨给的预算怕是不够。”
朱蓉三十岁上下,体格瘦弱。似是因为杨复而成了惊弓之鸟,对‘账册’二字显得有些过激了。
“本府也知道不够。”章知府接过账目只略瞧了几眼便又放下,“可那桥又不能不造,桥跨过城中河两岸,若是修好城中东西两侧货运、通行不知该有多大便利,再也不必绕两倍的路程。”
章知府眉目一横,颇有怨气“修建前,就属城中商人最为急切,可如今缺少银两他们个个跟本府哭穷。商人可恨,由是如此!”
章知府抬头,本想与县令朱蓉搭话,却又一顿,眼色中透露出一丝厌恶。
这一丝厌恶几乎完全暴露在外,杨复瞧得清楚,朱县令亦是如此。
“你可有什么注意?”章知府是对杨复说的。
完了,这一次不仅要当账房先生,就连‘狗头军师’都要尝试一遭了,惹上的麻烦。“回大人,”杨复只得说道。
朱蓉瞥着。“商人重利不重义,他们不肯捐献,大概是利益不够。”
听一言,章知府便知道杨复心中有注意。“接着说。”
“流芳千古、名垂青史,这是我们所追求的,商人亦是如此,只不过没读书人这般强烈罢了。何妨许以承诺,在桥头立一功德碑,按捐献金钱数目刻上去。此则,也可激励商人攀比,多出一份银钱。”
“立一碑便可?”朱蓉反驳着,“你把商人想的太理所应当了。”
“那便再增加利益,重利相诱。”杨复略一思索,“许他们在桥上刻上他们商行的名号,亦或者更多。”
“商人岂能享有如此待遇?”章知府反驳着,“重农抑商,商人最下一等,这是所共知的。流芳千古、名垂青史岂是能拿百多金钱所能换的。”
章知府言词强烈,语气强硬,与商人交易,此举在他看来简直犹如斯文。
“学生以为,商人好利,逐利而动,遂以为‘流’也,‘流’易生事,多变。民尚农务,地不动,人不动,便以为良民,易治。此是古人所以‘重农抑商’也。”
“所以‘重农抑商’于君王来说,不过治国之手段,非区分尊卑之秩序,当今天下局势动荡,若要大周富强,商人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觉得,商人可以利用,而不是以敌代之。”杨复瞧向章知府,见他神色稍变,便趁势道,“大人不防去想,圣人也孔子,常训导‘爱民如子’。如今若桥建成,又怎不是功德一件呢?”
“说是与商人交易,实则为民,无违祖宗之训,不过变通而已。”
说是重农抑商,可如今世家大族哪一个不是巨商且在地方地位崇高。杨复想着,有钱便是爷,万古不变的道理。
“你在说本府不懂变通吗?”章知府虽是如此言语,可神色却是消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