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未经阵战操练的苗人……除了配给狙击小队的人员外,恐怕暂时只能作为预备队投入混战,以及打赢了以后参与追击。
决胜的突击力量,还得靠久经考验的沈家武士。
如果是几天前,沈思诚绝对不会对骑兵的发挥空间抱有多大希望——马文英的兵力和战马数量,决定无论是战阵的厚度,还是骑兵的数量,都不会让沈思诚的骑兵掌握主动权。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一批性格温顺、体格强壮、耐力超强、速度还不慢的重型战马,己方骑兵的突破能力无疑会得到极大提升。
突破马家骑兵的阻拦,从侧后方撕裂步兵阵线都不是什么难事。
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正面击溃精锐私兵的战线也不是不可能。
而看到了这批“巨型”战马的时候,沈思诚的“妹夫”也无不震惊——精良的火器也就算了,怎么还有这种神兽级的坐骑?
大将军姓赵的年代,在以文御武、压制地方军阀的政策下,汉帝国的武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衰退。
战马品质的下降就是恶果之一。
到了蒙古人席卷欧亚大陆的年代,勉力存活下来的南方军阀即使要重整育马事业,也失去了马源。
直到朱元璋崛起,就任辅国大将军并光复中原、西南、关中之后,战马的培育工作才开始慢慢步入正轨。
肩高六尺的战马在李大将军执政的年代并不算太稀罕,各府精锐都能配备,但如今却是至少家将才用得上的了。
至于这种肩高七尺有余的神马是怎么来的……
别问,问就是亚特兰蒂斯!
经过两天的准备,狙击队、重骑兵队都组建完毕;投降的兴义府兵、应召入伍的苗人也完成了整编,和安顺府城招募的新兵、武士中抽调的基层军官共同组建了两个500人的营。
同时,发放了阵亡将士的抚恤,又从阵亡武士的子弟中选拔征召了二百人,补充了武士的缺额。
这些刚刚征召的武士虽然缺乏阵战方面的训练和实战经验,但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武艺要比寻常府兵强不少。
编入武士队伍中,以老带新,估摸着武士队伍还能发挥出原先成的战斗力。
此时,安平县城外围的战斗已经持续了日,在棱堡为核心的防御工事面前,马文英的大炮并没有发挥出他想象中的威力——最后还是得靠步兵的人命。
马文英要拿下安顺府的决心十分坚定,对于安平县的进攻可谓不遗余力。
不过,在张总兵、沈烈的坚守之下,哪怕马文英的大军轮番强攻,付出了伤亡接近两千人的代价,至今仍未突破外围的棱堡。
当然,沈家这边的伤亡也达到了七百余人——虽说维持城防体系的必要人手暂时还没出现缺口,但只要马文英继续强攻,恐怕再过五、六日,外围棱堡就要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了。
更糟糕的是,如此坚决而高强度的攻势,对士气的打击还是很大的——很可能还没到兵力不足的时候,守军的士气就先垮了。
然后,马文英就可以一鼓作气拿下安平的外围棱堡——到了那时,对于防御力量基本集中于外围的安平县城来说,就等于已经失陷了。
好在,沈思诚解决了兴义、大定二府的消息已经传来,沈家将士的士气大涨,而马文英则必须考虑——如果无法瓦解守军的士气,他的军队还能不能承受住强攻的伤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