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小聚(1 / 2)宁知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京师今年格外冷,自冬月开始,至腊八,京师三不五时下雪,没几天暖和的时候。

果然如萧老太爷所说,情况不容乐观,竟还有不少肃州,凉州、宁夏涌进来的流民。朝廷格外重视流民的安置,还表彰了萧家的善举,由此,京城的大官大户也纷纷效仿,施粥施药,或是捐银捐米,再或者募工给些事做。

然而,因流民日渐增多,京城不堪重负,街上到处人多了不少,治安也变差了,以至于姑娘们都不轻易出门了。萧敏原想去甘泉寺烧香谢佛的,也搁置了下来。

她因无法去甘泉寺,便日日清早前往萧老太太的小佛堂上一柱清香。

只是,这些日子,萧老太爷日日不在家,萧敏许久都没和他打上照面,萧老太太也时常让心腹禀报外面的事,家里日常用度裁减了,明显的例子是,脂粉钱裁了一半,每日吃食也清减,原来那些费事费料的吃食都做得少了。

府里的下人无事也不得擅自出府。加上偶尔在老太太处听到的只言片语,萧敏猜测外面局势紧张,因此更加持稳,轻易不生是非,除了日日去上房请安,跟着萧二太太管家,也就读书写字。

萧敏猜测是对的。

现在顺天府尹谢大人头痛得很,治安要管,流民要管,对上对下都要有交代,时不时还要和户部扯下皮。

流民一多,事就多,发生了大事要亲自看查,无大事也要筹备赈灾事宜。忙成了陀螺,那腰带都宽了不少,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来用。饶是如此,却万万不敢有抱怨,措施是朝廷指定做的,安的是百姓,哪里敢抱怨出来。

况且,眼见北边流民来了那么多,那肃州、凉州,宁夏等地还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只见朝会上,这几个州的大小官员已经申饬了几遍了。这寒冬不好预测,这些官员也想不到今冬竟然如此寒冷,一无法早做准备,二无法早上奏朝廷。只问题严重了,才着急忙慌地写上奏折,上奏灾情。

灾民流离是其一,其二是,我朝北边地界已经冻成这样,再往北北戎恐怕损失更加惨重,恐怕边地不稳,战事又起。

因此朝廷在最早知道北境严寒时,已经开始做准备,虽然眼下没有接到北戎大举入侵的奏报,但却像头上悬着随时会掉下来的刀,局势紧张,仿佛一触即发。

多事之秋,聪明的人,都不敢多做无谓的事,怕招来灾祸。

因此,谢大人就算累得只剩一口气,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敢说。

就这样一直到了过年,总算有些喜庆的气氛,只因为灾情,封了印以后,内阁及各部都安排人员值守,不敢有懈怠。

小门小户人家,一年到头,有钱没钱,都欢欢喜喜地过年。

但高门大户却冷清了许多,宫里今年削减开销,连春宴也取消了。

上行下效,大户人家也不敢过份宴饮取乐,亲戚之间,通家之好送上年礼,拜拜年。

萧家也是如此,萧敏就往外家拜个年,在家接待了几位姑母便无事了。哪像往年,亲朋好友之间从初三到十五轮着来摆宴请酒。

安安静静地过了个年,雨水以后,雨水多了起来,但总算开始暖和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灾民渐渐返乡,顺天府尹谢大人总算松了口气。

到了三月里,京城平静了下来,各家的粥棚,药堂也渐渐撤了,萧家粥棚也准备开到三月十五日就撤了。

三月三,上巳节,闷了一个冬天的京师,悄悄地热闹了。各家不好大张旗鼓地出去游玩,便便在家举办小宴,邀三五好友小聚。

萧家粥鹏开到三月十五,便准备在三月十八在举办小宴。提前下了帖子,邀了大姑太太萧檀,三姑太太萧樱家的姑娘们。

萧檀是萧老太太的长女,四十有三,姑老爷是现大理寺右少卿杨思勉。育有两子三女。

长子杨慎,次子杨怀,分别二十有四,二十有二,均已经成亲生子,都还在考取功名。长女慧柔,二十,已经嫁人,次女慧娴,十七,已经定亲,三女慧宁,十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