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当然不是愣头青,好赖话听得懂,闻言点头止住吐槽,“嗨,我就是在公子当面如此说罢了,平日里当然还是要听蒙将军的谨慎行事。”
见李信果然成熟了不少,扶苏也稍稍放心一些。
历史上少年得志的李信也是如今日一样的神采飞扬,只是无人提点下不懂收敛,军中嫉恨李信之人众多。
这或许也是原本历史上他与蒙恬伐楚之时丧师辱国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或许是李信背后失火。
而造成失火之人,就是前不久刚进入咸阳受封的昌平君,也就是扶苏的表哥。
李信伐楚之时,新郑发生叛乱,昌平君想办法得了始皇帝的信任,受命前去平叛。
然而昌平君到了楚国故都——郢都后,不知是有人撺掇还是早有预谋,总之,昌平君到了楚国故都后突然想起了自己楚国王室的身份,反了。
如此一来,李信军可能的两条粮道,被新郑和郢都的叛军都给截断了。
粮道受阻,李信自然不可能继续东进伐楚。因此,“大破楚军,亡十余城”的李信只能在大胜之时停下东进的脚步,卷旗西返。
这其中有没有始皇让李信回师平叛的命令,已不得而知,但结果就是李信军被看到了胜机衔尾追杀了三日三夜的项燕楚军和昌平君的郢都叛军前后夹击之下,被“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后人以成败论,都言李信“果辱秦军”是因为他轻军冒进,不如老将军王翦的稳重,才有此败。
但站在当时已经平灭三晋,只剩楚国苦苦支撑的情况下,以二十万兵力南下攻楚绝不会是错误的战略。
否则,始皇和蒙恬是不可能同意的。
当然,王翦的六十万兵力东进,以雷霆万钧之势灭楚,也没错。
昌平君的背叛和李信的第一次失败,让士气受挫的秦军不得不以如此的兵力攻楚,确保万无一失。
因为秦国经不起再败了。
王翦的战略也与长平之战时并无不同,总结就是一个字:耗。
当然这不是说王翦带兵能力不强,恰恰相反,要带着新败的六十万秦军,在敌国边境枯守半年而不发生哗变,而且领军不战之下还能不被秦王怀疑,本身就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扶苏领着李信继续往里走,两人的话题早已从吐槽闲言转到了伐赵之战。
与之前料想的所差不多,从安邑北上的昭军为了躲开赵人的上党防线,需要稍稍往西走一段,绕开平阳后再沿着汾水向北。
然后,就是拿下赵国的西线重城晋阳。
只要晋阳一下,赵国的西线防御就会立刻陷入瘫痪,那么此战的目标就已达成了一半。
可怜的吕梁。
扶苏稍稍为这位将军默哀了片刻。
先是白起,再是蒙恬,这位虽然名声不大却是赵国中生代最杰出将领的将军显然气运不佳。
说笑间,两人到了一处营房之内,其中早有一人在等着了。
李信一见此人就是惊喜不已。
此人当然就是蒙毅。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