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佛像(1 / 1)凉拌日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俗语有云:“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描述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寺庙依山取势,气度恢弘。殿堂逐级向,参差错落层层排列,四周有高墙环绕。寺院内外古木参天,寺前流水淙淙,僧塔如林,修竹成荫。

在游客的接待中心,叶枫也了解到潭柘寺的一些实际情况。

潭柘寺占地面积6.8公顷,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西路有愣严坛、戒台和观音殿等,庄严肃穆。

此外,还有位于山门外山坡的安乐堂和、下塔院以及建于后山的少师静室、歇心亭、龙潭、御碑等。塔院**有71座埋葬和尚的砖塔或石塔。

山门外是一座3楼4柱的木牌坊,牌楼前有古松二株,枝叶相互搭拢,犹如绿色天棚,牌楼前有一对神态鲜活的石狮,雄壮威武。过牌坊是单孔石拱桥,名“怀远桥”,过桥就是山门。

天王殿殿中供弥勒像,背面供韦驮像,两侧塑高约3米的四大天王神像。神像眼睛炯炯有神,像活了一般。

天王殿两旁为钟鼓楼,后面是大雄宝殿。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檐额题“清静庄严”,下檐额题“福海珠轮”。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碧绿的琉璃鸱吻,是某个年代历史遗物,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

殿内正中供奉硕大的佛祖塑像,神态庄严,像是要净化世界一切糟粕。叶枫站在佛像脚下,仔细端详了一会。

发现塑像后有背光,背光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火焰纹等。佛像左右分立“阿难”、“伽叶”像,均为前朝遗物。大雄宝殿后为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有三圣殿。

只剩两株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中轴线终点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名毗卢阁,高二层,木结构。站在毗卢阁纵目远眺,寺庙及远山尽收眼底。

寺院东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有方丈院、延清阁和行宫院,主要建筑有万寿宫、太后宫等。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院内有流杯亭一座,名猗轩亭。

寺院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主要建筑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栩栩如生。

潭柘寺古迹文物众多,镀金鸱带、诗碣、ròu身佛,神奇的石鱼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寺院东路有一座方形流杯亭,名“猗轩亭”。亭内巨大的汉白玉石基雕琢有弯弯曲曲的蟠龙形水道,当泉水流过时,放入带耳的酒杯,任其随水飘浮旋转,止于某处,取而饮之,古人常到此饮酒作诗。

据说大明国初年修建紫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历史风貌,是帝都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qun。

整个建筑qun充分体现了**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使整个建筑qun显得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其建筑形式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多种多样。寺外有下塔院、东西观音洞、安乐延寿堂、龙潭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宛如捧月的众星,散布其间,组成了一个方圆数里,景点众多,形式多样,情趣各异的旅游名胜景区。

传闻潭柘寺始建于晋西年代,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帝都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民间有“先有潭柘,后有幽州”的谚语。

千百年以来,潭柘寺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优美的风景,神奇的传说而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青睐。

从熙宗皇帝之后,各个朝代都有皇帝到潭柘寺来进香礼佛,游山玩水,并且拨出款项,整修和扩建寺院。

民间的善男信女与潭柘寺结有善缘的更是成千万,他们长年向潭柘寺布施、斋僧,并且自发地组织了数十个民间香会,集资购买土地田产,捐献给寺院,成为潭柘寺维持日常巨大开支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