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_^*
骆晓悠觉得这一年就像是一直在打怪升级下副本,忙得不亦乐乎。打完了“年终检查”还有终极大boss“期末考试”,每当觉得血量不足时,骆晓悠就想一想即将来临的美好寒假生活,马上又能满血复活了。
周达超更是忙得连假期都没有,心理诊所的张大夫跑到活动室找到正在整理档案的周达超助理小王,他焦急地询问:“周大夫今天还不来吗?”小王转身愁眉苦脸地说:“打过电话了,今天回不来,明天昂,明天一定能回来。”
张大夫皱着眉头:“小王,你回头再打个电话,确定一下,或者让他跟他那个患者汪东海单独再约个时间。”
“就是昨天跟你大喊大叫的那个?他是疑似被害妄想症还有狂躁症吧?”
“什么疑似,他就是!这个人,脾气暴躁、性格古怪,让他去专科医院他又说他没病不去,他没病来做什么心理咨询?”
小王推了推黑框眼镜,觉得张大夫今天特别烦躁,小心地解释:“嗯,他的家人跟他说,就是来这舒缓情绪的,没敢说他有什么问题。”
张大夫继续抱怨:“那他可是真天真,就咱们这四线小城,没有问题的谁会花那么多钱来找人唠嗑?真以为像国外那样,累了或者紧张了都去心理咨询室舒缓一下情绪吗?”
小王笑了笑:“周医生就是想开那样的心理咨询室来的。”
此时的周达超正在医院加班,今年桥北分院建成,院长找到周达超等几个年轻的医生谈话,先是称赞他们年轻有为,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派他们去分院挑大梁。
去了分院倒也没什么,反正周达超不负责管理,还是做本职工作。而且分院医疗设备完善,软硬件齐全,患者不多,开始还觉得挺轻松的。后来医院为了响应国家医养结合政策,主要也是为了对新建分院的宣传,所以与社会福利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为福利院提供一系列的医疗服务。刚过了元旦,分院就派出周达超等十人的医疗小组,进行为期十天的巡诊。
这个社会福利院,主要接纳“三无”老人,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赡养人。现在福利院有65位老人,大多数都是能够生活自理的老人,其中有8位不能自理的老人,现在已经转到新建的分院住院部疗养了,还有十几个半自理的老人,都有专人照顾。原本由分院的梁主任带队的医疗小组只需要给老人们进行例行体检,协助福利院给老人们建立健康档案就可以了,没想到发生了奇怪的事。
有一位老人名叫刘传义,今年68岁,三年前被路人发现他在一垃圾堆旁躺着,身上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臭味。当时他穿了一件背心,一条短裤,他的后背还有臀部等地方长了褥疮,还有一些蛆虫在褥疮上蠕动。被发现后,送去了医院,老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恢复得不错,病情也已基本稳定,其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老人不肯提子女的情况,医院联系不上家人,后来由民政部门出面送到了福利院。
在福利院里呆了三年,生活基本上能自理,但是不太爱说话,情绪低落,有时候还会掉眼泪。
福利院护理部李主任听说周达超是精神科的大夫,于是找到周达超,恳切地说:“我们这里也就能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心理咨询方面不是很专业,周大夫能不能给这些老人做个心理辅导?”
周达超一口答应了下来。当初开心理诊所也是如此,那时候周达超刚刚大学毕业回来,他的高中同学黄斌请他吃饭。黄斌读了三年大专回来,就开始帮家里经营医疗器械。黄斌说现在监管比过去严,价格也越来越透明,原来像鞋盒那么小箱的药能赚的钱,现在卖一个洗衣机那么大箱的药也赚不回来,需要打点的地方也特别多,想琢磨着干点别的。后来周达超工作比较稳定了,黄斌就撺掇他合伙开一个心理诊所,黄斌出钱,他出力,两人一拍即合。
现在想想当初之所以那么痛快地答应黄斌,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赚钱。周达超是真心想帮助那些患者,因为在医院就诊的患者特别多,他根本没有办法给每个患者建立更完善的档案,没有办法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他不喜欢无能为力的感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