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不是观音菩萨身边的惠岸行者吗?他怎么?”
仙奴坐在特制的御辇上,手搭凉棚,望着直射向南天门的一道光。
一般的仙人上南天门都是用飞的。不是驾着祥云就是驾着飞行的法宝,譬如飞剑什么的。可今天惠岸行者的姿态实在是太奇怪了,他蜷缩成一个球,竟似被谁“踢”上的南天门。
“快走,快走!”
只略微思索了一下,仙奴便催促抬御辇的脚夫赶快离开。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仙奴尊奉的为奴宗旨之一。
这惠岸行者是观音菩萨的高足,能将其踢上南天门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现在自己过去了,万一踢人者就在后面,自己遭了池鱼之灾,那就不美了。
就算踢人者没有跟来,但这惠岸行者自尊心极强,自己过去搀扶他一把,他不但不会感激,反而很有可能记恨自己看到了他的丑事。
仙奴是奉玉皇大帝的旨意,前往五庄观向镇元子传达玉帝之命,令镇元子好好招待西行取经的唐三藏的。
而从玉帝下令到仙奴启程,人间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仙奴才姗姗而行。
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因为要摆谱。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仙奴身为玉帝身边的人,深受玉帝的信任,他下界传一次旨,若不大张旗鼓、声势煊赫,岂不是落了天庭,落了玉帝的面子。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在从玉帝下旨到自己启程,仙奴花了大量的时间,组成了一只由御前大将、天庭武弁、部院司员共 35 人的传旨班子。
又在嘈嘈嚷嚷中操持了两周后,仙奴一行人这才于今日浩浩荡荡的下凡。
这三十五人都是平日里与仙奴关系要好的。他们在出发前已经将功课都做的足足的,早已将五庄观的特产打听的清清楚楚。
内里有一雷部的司员,侍立在仙奴的身旁。他就嬉皮笑脸的对仙奴说道:“堂阁,那五庄观最为有名的莫过于人参果了。据说那人参果又唤“草还丹”,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要一万年方得吃。而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普通人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更能活四万七千年。今日我们去传旨,怎么也得尝尝鲜吧。”
说完,这家伙还夸赞的用手头卷了卷嘴唇,做出垂涎欲滴的样子。
而其他人也早闻那人参果的大名,被这司员一撩拨,各个用渴望的眼神看着仙奴。
仙奴被那司员的一句“堂阁”吹捧的飘飘欲仙,因为按照天庭的规矩,只有各部的正神才有资格被称作“堂阁”的。而仙奴往下了说,不过是玉帝的一个家奴,连品级都没有——当然,奴才有时候的确比官员更受玉帝的信赖就是了。
“没问题,”仙奴拍了拍胸脯,大包大揽道,“他那人参树上不是结了三十个果子吗?我们也不要多,向那镇元大仙要个十七八个总是有的。”
听到仙奴这么说,众人皆欢呼了起来。
内里也有老成持重、明些事理的,他们提醒仙奴道:“堂阁,那镇元子号称‘与世同君’,据说修为非凡,你可千万不要小窥了他才好。万一惹怒了他,玉帝面子上不好看。”
对于这百分之一万的正确意见,仙奴却置若罔闻。
镇元子平日里闭关自守,不问世事,就连三清四御、五方五老这些大神也很少走动。
他的厉害,比传说还传说,基本到了虚无缥缈的程度。而仙奴虽久在天庭,但受宠不过是这几千年的事情。
仙奴日常接触的神仙,不管是太白金星还是各部正神,又或者李靖这样的元帅,都抱着“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的态度,在表面上对其毕恭毕敬,日常来传旨时,也按照惯例孝敬不断。
这让仙奴养成了骄横跋扈、目空一切的性格。
对于仙奴来说,镇元子不过是一地仙而已,吃他几个人参果,那是给他面子。
“怕什么!”仙奴佯装嗔怒,道:“我们代表的可是是玉帝,是天庭!”
那几个老诚的听仙奴如是说,各个闭口不言。
一行人腾云驾雾,不多时便来到了五庄观的上空。
此时,清风和明月正为是否先去找回离家出走的章鱼哥,还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纠结,他们听到警报器传来警报,便打开了镜花水月。
“余同,是唐三藏来了吗?”清风问道。
今日当值负责五庄观警戒的是五庄观的一个山门弟子,名叫余同。
每一个传承千万载的仙门,必然不可能只有开创者一人,而是有许多层级的弟子。
弟子的多少,也往往决定了仙门的兴旺与否。
譬如阐教,在元始天尊之下,便有十二金仙等二代弟子,以及哪吒、杨戬等三代弟子。
而以通天教主为首的截教,曾经更是号称“万仙来朝”。
镇元大仙号称“与天同君”,千万年来,他自然收了不少弟子,这些弟子又开枝散叶,有了弟子的弟子。
逐渐的,五庄观也形成了一套弟子层级的制度。
除了清风明月这两个由他创造的弟子外,其他的四十六位弟子,还有那学成离去的,无不是通过层层的选拔和历练,从万千人中脱颖而出,才入的他的门墙。
在五庄观,镇元大仙门下共分三个等级:山门弟子、入室弟子、亲传弟子。
所有初入门者,称作“山门弟子”。这也是人数最多(现在的五庄观共有山门弟子三千六百人),身世与入门途径亦较杂。
有的是亲传弟子的后人或亲属,靠血亲关系入门的,称为“嗣生”;
有的是镇元子的徒弟们外出交游时,不意遇到的好苗子,是为“寻生”;
而占大多数者,则是从五庄观的领地范围内,由亲传弟子亲自挑选有灵根和悟性者,称为“选生”。
一旦入了山门,过去家世背景甚至是否为人,全不再过问,一律在山中接受基础的修行十年。
单是这最初十年修练,抵受不住辛苦而辞退或逃学下山者,往往已过半数;
即便能够挺过这十年,肄业的“山门弟子”若没有突破到练气期,那么大多数一辈子将只是山门弟子。
这一等级的弟子,不算作是五观庄的正式弟子,只能算是杂役。
但即便是杂役,他们这十年的所学,也已能让其终身受用不尽。那些下山的,凭其造诣大多已足应考武举,成为一国的军官甚至将军;甚至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出路已然甚佳。
而愿意留在五庄观的,师门则会分配其成为具体的工作,诸如传统的炼器、种植。
而在镇元子醉心于科学创造后,这些弟子又多了工部和兽部这两个去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