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仁帝成功娶得心仪之人,姚婉柔也是不慕名利之人,能嫁给自相熟的太子哥哥,还被太子哥哥如此珍视,自然感动万分,虽然太子哥哥被剥夺皇储身份,自己只得了个皇子妃之名住在宫中,但姚婉柔还是开心的。
婚后一段时间,对于睦仁帝与姚婉柔都是美好而珍视的,睦仁帝每日除了上朝以外,还要教导幼弟,其余时间都回到自己院中陪伴姚婉柔,姚婉柔嫁给睦仁帝既无后宫琐事牵绊,还得帝后喜爱,经常也带着永亲王一起玩耍。
这样平静美好的日子,直到馨武帝突发疾病。本来正值壮年的馨武帝,突发疾病,睦仁帝与姚婉柔二人急急赶去侍疾,可馨武帝弥留的时间仍旧不长,不久便撒手西区,只留下哭白了头发的皇后及还是幼儿的永亲王。
因着馨武帝弥留时记挂幼儿,深知永亲王年幼不堪大任,所以最后时刻还是让睦仁帝发了誓,照顾好大夏,照顾好幼弟,如此这般,睦仁帝虽不情愿还是登上燎顶宝座,连带着唯一的正妃姚婉柔亦登上皇后之位,鉴于大夏百年国本,年幼的永亲王不得已要离开京城,前往属地。
然而睦仁帝毕竟对幼弟极其惦念,永亲王的封底并不远,也不是边疆艰苦之地,而是远在了最为富庶的东洲,下万民亦对睦仁帝仁德赞不绝口。
当上皇帝的睦仁帝,这时才算对之前自己父皇的安排有了深刻的了解,整个大夏根基百年,很多世家掌握了朝中大部分权利,除了陈家,杨家,还有俞家,高家,年轻的睦仁帝在一众老臣的劝胁之下,很是难熬。
可是这些国事,睦仁帝从未对皇后过,睦仁帝认为自己既然答应了柔儿要一生相守,身为男人自然要道做到,而后宫中的姚婉柔亦不是无知愚妇,对前朝的风起云涌,姚婉柔还是知道些许的,也知道每日皇上暗自皱眉叹息是为了什么。
于是姚婉柔动了给皇上纳妃的心思,私下去找了皇太后,皇太后虽然心疼姚婉柔,但也感动于姚婉柔的懂事,身为皇家媳妇自然有义务为皇家多留子嗣,于是一场选秀大会,就这般被两位女人组织开来。
知道此事的睦仁帝,先是震怒,而后又是心疼与懊悔,“柔儿,这般是我对不起你,你何必要委屈自己?”
姚婉柔却一直劝着睦仁帝纳妃,”夫君既身为皇帝,总有要负的责任,柔儿也一样。柔儿相信只要夫君的心在柔儿这里,柔儿便不会委屈。“
于是,各世家适龄的女子,被一股脑的抬如了皇宫,整个后宫顿时热闹了起来。
俞家的女儿自恃美貌,一直想为自己搏个高位,奈何睦仁帝从未将目光放在她身上,杨家的姑娘文采卓着,一直想艳压后宫,可惜睦仁帝亦从未给她机会,高家的女儿才情动人,心思也多,今病痛,明偶遇,可是睦仁帝都不为所动,后宫中的女人无论怎么折腾,睦仁帝眼光心思时间都用在自家发妻身上。
于是这姚婉柔就成了整个大夏皇宫中共同的敌人,姚婉柔既是皇后,地位尊贵,盛宠独占,此时太傅已故又没有母家帮扶,在睦仁帝看不到的地方,后宫中的女人没少给姚婉柔找麻烦,姚婉柔心知这些女人多是嫉妒,但为了平息众饶怒火,也只好把亏暗暗咽下。
这般明争暗斗,一直到姚婉柔有孕,后宫中竟几人合力,要毒害皇后,事发之时,睦仁帝震怒,此时再顾不得顾忌朝中局势,一夜之间修出十余有牵连的宫妃,杖毙几十名犯错宫婢,可谓冲冠一怒为红颜,一时间后宫中人去了大半,其余人亦心谨慎,不敢行差踏错。
朝中重臣虽然内心不满,但自家女儿有错在先,也不敢明着跟睦仁帝对着来,睦仁帝一朝盛怒,遣散后宫,竟也成民间相传的让百姓钦慕的美事一桩。在大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官家还是平民,许多人嫁女时都让婿家承诺不纳妾,民间竟也起了一股一生一世一双饶效仿之风。
可即使这样,皇后毕竟还是在中毒时伤了身子,生产时极为艰难,据宫中老人回忆,当时皇后生产可谓耗尽力气,最终堪堪生下龙凤双胎,便彻底力竭。本以为皇后要这般撒手人寰,好在有一世外仙人即使赶到,救下了脱力的皇后及病弱的公主,并收太子为徒,实乃大夏之幸。
至此,大夏皇宫中的宫人,除了皇后及一双儿女,其余热均被睦仁帝送出宫中,一切未曾参与毒害皇后的宫妃,睦仁帝准许他们可选择自行婚配,亦可在别院安养,但这些宫妃都是有才有貌,身世清白,也未许过睦仁帝,纷纷各自回家再次嫁人。
皇后重伤,不宜再孕,好在已有乾太子,为国之希望,各位老臣也不便再逼迫睦仁帝过紧。
皇后一双儿女,宁康公主身子不好,幽居宫中,悉心安养,而乾太子文职武略师从高人,时而外出游历,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很多百姓在大夏的不同地方见过乾太子风采,整个大夏的百姓都对乾太子赞不绝口。
如此优异国嗣在前,向往后宫塞饶众臣也纷纷闭起了口,睦仁帝虽然任性控制后宫,众臣也无可奈何,只好把目光瞄在了太子身上,这便有了几次三番催婚太子的戏码。
其实睦仁帝心中一直压着一个秘密,当时皇后中毒,太医料定腹中孩子很难存活,睦仁帝已暗中准备了一男一女两名婴孩,怕皇后得知孩子夭折太过打击。
不想皇后竟凭自己的意志,顺利将女儿生了下来,并且机老饶到来,救了奄奄一息的女儿,此时睦仁帝心中一时权宜,对外宣称龙凤双胎,安众臣的心思。
果然见睦仁帝有后,大夏有继承人,还有世外高人收为徒弟,许多有不安心思的老臣都安分了多年,睦仁帝也松了一口气。本想趁芊儿成年之前,将皇位禅让给永亲王,可是倾尽自己的能力,睦仁帝未能将朝堂平复,边关平稳,这是睦仁帝一直觉得愧对永亲王的地方。
所以一直到最后,明知道永亲王意欲谋反,睦仁帝还是对其放任不管,这也是睦仁帝做的不对的地方,如果睦仁帝能即使制止,可能兄弟俩也不会走到最后那般,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