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跟师(一)(1 / 2)三指定乾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礼仪完毕后,吃饭时间到了。

廖老中医下了楼房,打开一楼大门,笑着请屋外一众等待治病的人过来吃饭。

听到廖老中医收徒的消息后,众人自是一番恭贺之词,有人推脱说在饭店吃过了,有人笑着应承下来,居中有人包了个红包,硬是要塞给廖老中医。

廖老中医自然严词回绝了众人。

吃饭期间,颜书博跟前面五位师兄姐打了招呼,互相认识了一下,互加了联系方式,只是一时半会儿很难记住这么多人和名,往后得花点心思才可。

唯一印象最深的乃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整个过程中话语颇多,而且幽默非常,看上去非常平易近人,大家都管他叫“二师兄”。

一番热闹过后,五名师兄姐便告辞而去。

经过复诊后,颜爸抓了一个月的中药后,便跟颜妈一同回到老家,将颜书博留在了廖家。

廖家再度恢复平静,继续往常的接诊状态。

而颜书博则在廖杏春的带领下来到三楼靠近楼梯的房间,将带来的随身物品摆放好。

听廖杏春介绍说,这个房间原本是四师兄罗兴住的,一个很帅气的家伙。

整理房间对于出身农村的颜书博来说是家常便饭,打发走廖杏春后,手脚麻利的很快收拾完毕,把书本小心翼翼的拿出来,宝贝般的将其陈放在房间小书架上。

临了,颜书博突然想起师傅给的红色布包来,拿过打开一看,赫然是一本老旧不堪的《伤寒论》,看上去有些年代了,字纸粗糙泛黄,里面的字看上去像雕刻上去的,而且不少是繁体字。

在段落后面的空旷处,留有不少标记及评语,只是年代久远的缘故,有些字非常模糊,难以揣测。

而在老旧《伤寒论》的下面,则安静的躺着一本笔记本。

颜书博打开一看,笔记本里字体工整、清晰,读起来毫不费劲,稍作一番品味后,这才发现是师傅的《伤寒论》心得体会。

颜书博有些闹不明白师傅为何将一本破旧的《伤寒论》作为见面礼,而且还将自己的笔记也一并送给了他,这两样东西看上去实在太过稀疏平常了。

不过既然是师傅所赠,颜书博自然不敢将其丢弃,将它们小心的锁在抽屉里,就离开了房间。

这事如果让廖老中医给知晓,铁定要被气得吹胡子瞪眼,他把这本颇有年代的《伤寒论》看得跟宝贝似的,二徒弟曾世军几次想打该书的主意,愣是没让他得逞。

颜书博自然不知道,像这种年代久远的雕刻版《伤寒论》,已然不能光看使用价值,而是其背后的收藏价值,有些年代久远的医学书刊,其收藏价值远远大于使用价值,甚至能在北上广买上一套房。

来到一楼大厅,众人正井然有序的忙着给病人看病。

颜书博蹑手蹑脚的走到廖老中医身旁,在其身后立定后不吭一声,仔细观察着对方的一言一行。

听完廖老中医跟病患的对话后,颜书博大致有了判断,对方是因为咳嗽、气喘,在医院里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在医院输液治疗了半个月缓解,出院不到十天病情就复发了。

在同华医院上班期间,颜书博接诊最多的病人莫过于支气管肺部疾病,大部分是因为抽烟而弭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这种病还算好治,而支气管哮喘最头疼了,用地塞米松和氨茶碱控制下来后,过不了几天就复发,即便是加沙丁胺醇喷喉也不管用。

颜书博对此头疼的很,不知道是诊断出了问题,还是治疗出了问题。

只可惜同华医院检查单一的很,根本就不可能进一步检查,他只能建议病人去上级医院,同时留了电话,以便随时回访。

从后来回访的结果来看,那些没有效果的病人去了大医院后,结局大抵差不多,治疗效果不明显,只能靠服用茶碱缓释片外加沙丁胺醇喷雾剂(或者更好的舒利迭)硬撑到夏天自然缓解,有些病人实在受不了,转而找中医治疗。

对此颜书博百思不得其解,怎奈空有奇志,却无解决之道。

既然碰上了,颜书博自然要弄个清楚明白,当即尖着耳朵,倾听着二者的谈话。

廖老中医给病患把了脉,然后拿起压舌板看了一眼舌苔,随即接过病患手中的处方,淡淡的瞄了一眼,开口道:“张三,你这哮喘多少年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