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九章 楚秋辞官,大军出征(3)(1 / 2)苏觉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世民此话一出,便有两个护卫疾跑入殿,猛的将李承乾双手拽住,拖下了大殿。

“父皇,父皇……”

李承乾边被拖着便是喊道,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大殿之。

在场众臣,莫不是惊得一声冷汗。

沉默。

整个大殿如死一般沉寂。

见着自己惹怒李世民被罢官,李承乾还未开始为自己辩护,便以被拖拽出殿。

殿群臣不少想致自己于死地,与自己交厚的某些老臣默不作声…

楚秋此刻,感到颇有些心灰意冷。

此种局面,是他入宫之后,遇到的最为心酸和无奈的时刻。

“陛下,草民有三句话说,可否容草民将话说完?”

此时,李世民那一声罢官令之后,楚秋便是自称草民了。

他的这话一出,武将们也不在横加阻拦。

李世民见李承乾已被拖走,大殿便再无异议者。

于是气头缓缓消了下来,乃是冷声答道:“汝,请讲。”

楚秋吞了口唾沫,缓缓说道:

“草民之所以觉得此战无胜算,原因乃是有三。”

声音恢弘,响彻大殿。

“其一,我大唐刚刚出兵剿灭东突厥,行灭国之战,之所以能长驱直入,最终大败敌军,乃是从便桥盟约之后,朝堂用了四年时间的蛰伏,厉兵秣马,整军备战。”

“我们所有的战略战术,兵员将领的培养,乃都是针对东突厥而制定。”

“如今我军借剿灭东突厥而士气高昂,准备对吐谷浑作战,但这一战,并不适合将此前我军熟悉的战斗模式直接转入凉州前线。这是准备不足。”

楚秋此话,正是他分析了《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书中,关于记载贞观四年李世民对吐谷浑用兵失败后得出的根本败因。

历史,贞观年间对异族的作战,确实收获颇丰。

李世民因为屡翻行灭国之战,西域各国臣服,遂被西域各国尊为“天可汗”。

但有一个前提很关键,这些国家,不是在一个时期就被灭掉的。

翻看历史,贞观四年灭东突厥、贞观八年灭吐谷浑、贞观十三年灭薛延陀、贞观十九年攻高句丽…

这所有的对异族的战争,之间都有一个很明确稳定的时间间隔周期。

那便是四年左右。

楚秋也曾研究过,四年,是大唐国力支撑一次灭国战争的基础。

《资治通鉴》评述这次战争时,称李世民“居功冒进”,但是楚秋不想把话说这么难听。

他只说——准备不足。

楚秋继续说道:

“其二,我们此前对东突厥作战,屡战屡败,包括贞观三年也就是去年的云中、绥州之战,颉利可汗可是直接将我北疆数座城池收入囊中,我军死伤惨重大败而归,何也?”

“乃是因为胡马势强,我中原一带所产战马根本应对不了大漠作战,遂袭击梁师都,俘获胡马二十万匹,加紧训练,打造了一支真正属于大唐,且能适合大漠作战的精锐骑兵部队,方将突厥一击而败。”

“现在,我军对阵吐谷浑,所仰仗的,依旧是这支以胡马为基础的精锐骑兵。”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