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五年中,胡人单于耶律彪病逝。耶律彪在位时杀人如麻,野心勃勃。蜀地王刘期在位时,他曾发密信到蜀地,想要与蜀地结盟。南北夹击,中分江南。
这份盟约最终随着刘期的反悔而中止,随着耶律彪的离世,彻底结束。耶律彪子嗣众多,赵国很快因为老皇帝之死大乱。诸子为争帝位互相残杀,耶律彪的养子耶律明坐大揽权,因胡人不愿为己所用,下令屠杀羯胡和不支持自己的人。
赵国是胡人政权,不比中原在意血统传承与礼节礼仪,只看手段的强硬。耶律明诛杀耶律彪的儿子们,改赵国为魏国,自立为帝。同时耶律彪的亲子耶律世在相国称帝,赵国四面混战。
由于胡人擅骑射,又兵强马壮,大秦自来不欲与赵国起纷争。眼下赵国内乱,大秦的百官多半都赞同,借此机会收复中原与关中的河山,从此一统天下。
这一日上朝,百官都在商议此事。这次的结论出奇的一致,无论是清流还是武将,不少人都赞同北伐中原。
黄旭首当其冲,是领兵北伐的不二人选。
下朝时薛逸少和荀畔就走到了一起。薛逸少看着黄旭向翰林院走去,对荀畔道:“将相不和乃是大忌,如今朝中欲讨伐赵国,若有燕郡公在荆州虎视眈眈,黄大人想必也难以全身心的放在赵国。依我看,还是劝两位大人摒弃前嫌,同舟共济的好。”
荀畔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
他嘴上赞同,行动上却不怎么热络,脚步都不动一下。薛逸少却是真心实意,于是假装没看见荀畔的脸色,勾肩搭背的强行带着荀畔向翰林院去:“择日不如撞日,我看今日就向大人表明心意,正是再好不过。荀大人请吧。”
荀畔无可奈何,半推半就的答应了,跟着薛逸少向翰林院去。
薛逸少这一路嘴也没闲着,又很是诚心的道:“除此之外,为兄看蔡襄大人德高望重,思虑甚远,黄大人出征之后,不是需要有人替他暂代太守之位吗?我看蔡大人就很合适,从前就做过尚书,处理江陵事务应当不在话下,不若我们一同去拜访蔡大人,如何?”
所谓烈女怕缠郎,荀畔年少成名,又出身煊赫的义兴荀氏,来往的都是斯文自持的官员,见过这么能说的,没见过这么泼皮的世家子,简直让人拒绝不了。
两个人走到翰林院,跟在黄旭身后进了门。
黄旭落座,见薛荀二人拉拉扯扯的走过来,有些惊讶:“两位这般亲近,我竟从不知道。”
荀畔将袖子从薛逸少的手里艰难的扯出来:“见过黄大人。”
他用手肘撞了薛逸少一下,用眼神示意他有话就说,薛逸少转身恭恭敬敬的行礼,根本看不出刚才没个正形的样子:“下官以为,只有朝廷内外协和,国家才能安全。下官恭请修书一封与燕郡公,两相和好。”
荀畔比起一厢情愿的薛逸少要清醒些,知道黄旭多半不会答应,不过还是附和薛逸少的话,恭敬的行礼:“下官复议。”
两个人齐齐弯下腰去,半响没听到黄旭的回答,又过了一会,两人弯腰弯的有些酸痛的时候,黄旭的声音才重新响起来:“知道了,我会考虑的,两位今日劳累,请回吧。”
黄旭的声音听来,比起方才见二人时,声音里多了点咬牙切齿。
薛逸少还想说什么,被荀畔一把扯走,原地只留下荀畔的声音:“下官等告辞!”
荀畔拉着薛逸少大步走出翰林院,薛逸少甩开荀畔拉着他袖子的手:“你干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
荀畔又好气又好笑:“薛逸少,你是个傻子不成?你听不出黄旭不耐烦了,还是看不出黄旭不高兴了?”
他弹弹袖子,把被薛逸少扯出来的褶皱伸平:“你怎么如此天真,汝南薛氏怎么有你这样的人?”
薛逸少撇撇嘴:“他不高兴,我便不说吗?尽人事听天命,大丈夫岂能畏惧权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