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儿小郎,明个你们还来么?”看着约摸六十的一个老妇人在豆腐摊边上问着。
卖豆腐已过了十来天,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得心应手,豆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小小生意人了呢。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收着老妇人递过来的银钱,带着稚嫩的童音道,“明个儿是二十五,家里大人说得收摊好好过年了,不来了呢!友奶!”
说话的老妇人是村里的友奶,为人很是善良厚道,家境也不错,只是命不咋地好。年轻时,没嫁入夫家多久,便怀孕,最后得了个女儿。幸得夫家也是良善人家,婆母也体谅人,待孙女也是如珠如宝。可终究是如时下人一样,家家都想得个男娃娃,而友奶,并非怀不上,偏偏自那胎女儿后,愣是怀上了却未生下来,友奶家也渐渐少了男娃娃的指望,好好待闺女,以后聘个夫郎归家来。
不再执着于要儿子,慢慢地,友奶家也顺顺当当地过了下去。偏偏在友奶女儿生子的时候,突然难产,一尸两命,大人跟娃娃都去了。那时友奶跟她丈夫整日以泪洗面,天天如木偶一般生活。
谁知,久久得不到儿子的友奶却在四十岁那年老蚌生珠,得了个男娃娃。这事儿,可是轰动了整个村子,便是在省市也能知道这儿事。这个娃娃,友爹取名为顺安,希望儿子一生顺遂平安。
不知是名儿起的好,还是些什么,顺安这小子从出生到现在二十岁了,大病小病都得的少,为人也很是孝顺,还有着几分小聪明。在这几个月里,他也跟卢林两家人一样,做过帮人带货的生意。虽然家里富裕,吃穿不愁,儿子又孝顺,可儿子的一大亲事始终是友奶心里的一大忧愁。看着几个跟她同龄的姐妹,抱曾孙的都有几个了,她心里也眼馋得紧。
这次,卢林两家的小子过来买豆腐,她是第一个过来买的,至于原因,没办法,她就是喜欢小娃娃,这么好看壮实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小娃娃,她能不爱嘛。更是天天不落下,迈着她那小脚走大半个村子来这儿买豆腐。要说,真的是两家卖的豆腐那般好么?当然不是,终其根由,不过是友奶家里人少,友爹三年前走了,家里只余得友奶与顺安两人。平日还好些,自顺安有了这门生意,便日日不落,就想着多多赚钱,给老娘吃好喝好,总是忙的午间才回。而她这个老太太去别人家打发时间,也总会被人嫌弃,不如每日到这儿买块豆腐,跟小孩子们说说话儿,等到午间,豆腐摊也散了,她的顺安也回来了,顺道儿把她接回家去。
友奶脸上有了一点失落,不过口中仍是道,“也是,明个儿二十五了,得过年了,你们啊,这些天也累着了,可得松快松快。来,友奶啊,带了几个红薯,出门的时候才取的呢,尝尝!”说着,从背着的布袋里掏出几个油纸包。
因着这些天在这儿卖豆腐,卢林两家小郎们对友奶的事儿也知道些,见她日日来,也不觉得烦,在没啥生意的时候,也总爱跟她说说话儿。而对她拿出来的零嘴儿也见怪不怪了,卢爷爷说了,收着就是,不过要给友奶一样的回报。因此,友奶便在来买豆腐的第三天获得了一个舒适的躺椅,并上一个盛满热水的水囊。每次,她都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这儿和小儿郎们说说话。
“谢谢友奶!”几声清脆的童音响起。
看着小儿郎们大口大口吃着红薯的样子,友奶也是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脸上满是温和。
见得暂时没人来买豆腐,几个小儿郎凑到友奶这边,窝头微微抬起头问道,“友奶,顺安哥啥时候回啊?”
友奶轻拍了下他的头,口中笑道,“咋了,就想着你那小匕首了,多陪陪友奶不好嘛?”
窝头嘴巴在那儿不停地动着,可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