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鹏读书,甚为勤奋刻苦。除去经史子集等书籍外,亦会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虽不甚喜之,但为功名,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诵读。
每日早早起床,除却晨读,还会沿着书院跑步。清晨,气薄凉,跑跑步,身子也暖和些,不觉凉。
下了学堂,跟着先生研学医术与作画,有时会跟着他出诊瞧病,有时跟他拜访故友。
香儿不时找他玩耍,翠也成两人之间的“鸿雁”,时不时传递书信。
老先生自打上次,被锦衣卫追赶后,似乎也变了许多。他时常带文鹏去义诊,也多收两个女弟子,一个唤作方莹,一个唤作姚宝儿,年纪比他上一两岁。
书院不知何故,放了几假。家里近些的孩子都回家去了,没回家的孩子,要么在书院看书,要么出去玩耍。
不知何故,这些时日,很少见到书院的先生们。
文鹏也不清楚发生了何事,只是有一次,听闻孙明德声嘀咕:夫子们这几日,在联名上书朝廷,请求朝廷释放我朝第一才子。其他书院的先生,朝野文人、士子也在活动,听牵涉的人很多。
文鹏好奇,想多问一些。孙明德低声对大伙儿,这是要杀头的事情,还是不要问那么多。之后,他也不敢再多言论。
听同窗好友,孙明德家人在朝中作官,想必这件事不会有假。
文鹏听别人起过,这被誉为帝国第一才子的人。
他姓文,名大绅,吉安府吉水人士。五岁诵书,七岁述文,九岁便能吟诗作对,熟读百家典籍,主持编纂帝国第一本全书,并编制前朝史书。善对,人称当朝第一对子王。
话这文大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三朝为官,官拜内阁首辅。为人耿直清廉,刚正不阿,得罪不少朝廷重臣与贵胄,即便同僚阁员,元老亦不留情面。他屡遭贬黜,后又数次被朝廷起用。
听前些年,得罪朝中勋贵。前些日子,被人抓住把柄,密告下狱,至今还关在牢里。
近日来,从朝中传来消息,这文大人有可能被重判,甚至有被杀头的危险。
这朝野一片哗然,江南文人正联名上书,请求圣上赦免其罪。
这几日放假,书院的先生们,正是联合其他书院的先生,商讨解救文大饶方法。
文大人蒙难,也给江南文人带来不震动。前些年,帝国一位大儒,被朝廷灭了九族,当时震动整个帝国,虽民怨沸腾,但硬是被弹压下去。
这些年,朝廷与士子、文饶关系,刚刚缓和,又出慈消息,江南文人更是义愤填膺。这让他们又想起旧事,私底下指责权臣,蒙蔽圣听者,大有人在。
帝都太子府,这些日子,私下前来拜见的亲信,朝廷要员,文人络绎不绝。
所托之事,无非是恳请太子出面,为文大人,及其他受牵连官员,向圣上求情。
太子十分为难,文大热人皆为东宫属官,也是他的亲信,无论如何都该出面求情,但父皇的脾气,他十分清楚。自己出面,非但救不了这些人,甚至有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自己亦有可能落罪。
无奈,太子命人将大门紧闭,何人来求情,一概不接待。
太子派人将请愿书收下,安抚前来求情的文人、士子等人。好言相劝之下,这些人才散去。
太子在府中坐立难安,恐日久生变,传出去更会让父皇起疑心。
太子虽不动声色,命众人不得再议,也告诫他们,不得再来太子府走动,但他心里已生出,如临深渊的寒意。
这多么年来,他替父皇打理朝政,日夜忙碌,鞠躬尽瘁。身子已不堪重负,内心憔悴不堪,却仍被父皇如此猜忌与打压,不免内心有些心灰意冷。
这太子之位,他坐得战战兢兢,多次依靠着他的谨慎与忠臣力保,才躲过明枪暗箭,但这次的危机,却格外不同。父皇虽在行军打仗,却仍在遥控朝廷,借机打压他的势力,难道父皇真有废储之意?
他不敢多想,原本泰然淡定的心,也起了波澜。原想以不变,应万变的内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身为太子,他又该如何以对呢?
他深知,历朝太子之位,看似距离至高无上的皇位,只差那么半步,但还是臣子。
大臣们出错,无非是贬官,重者入狱,甚至杀头,遇到大赦还能保住一命。
但是太子一旦出错,就是万劫不复。不仅皇帝容不下他,继任者也容不得他。
唯一能做的,只有保住这太子之位,步步心,处处谨慎。
上千年来,多少人死在太子之位,他们看似皇权在握,实则无形中已被套上绞索。
进一步,登大位,掌乾坤退一步,死无葬身之地。
即便躲过一切,还要身体康健,抗得住岁月的煎熬。就他大伯,从太祖爷立他为太子始,一生兢兢业业,虽无功过,平安度过,却熬不过这年景。太子先薨,而皇爷爷依然硬朗。
感叹之余,他想到文大人。此人对他有恩,当年立储之时,力排众议,使父皇下定决心,立他为太子。若是不救,这让那帮拥护他的大臣们,情何以堪啊?
正在感叹,侍卫长来报,在他耳边私语片刻。
太子听闻,大喜,连忙道:“快快有请,慢,请他到书房等候。”
那人退下之后,太子命人更衣,几个奴婢给太子换上便服。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