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时候,《奇闻异录》里面的篇目已经增加到了六个,朱秀从《警世通言》和《聊斋志异》里面又各自挑选出几个适合改编的故事,精心编撰后,以更加适合今人阅读的文风和断句节奏整理成册。
除了《白蛇》,又增添了《杜十娘》、《伯牙摔琴》、《倩女》、《画皮》、《辛十四娘》五个篇章。
在没有键盘码字的年头,完全靠笔杆子记录,还是毛笔,只有朱秀知道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不到两个月时间,整理出这五个篇目,朱秀感觉已经把自己掏空。
四月中的时候,朱慧娘托人带信回来,说是已经和正业书铺的章东主协商一致,朱慧娘代表著作人“空虚子”,占本书销售额的四成股。
朱秀对这个分配比还算满意,很痛快的答应了,托朱大茂去县城时,将其余五个篇目带去交给朱慧娘。
正业书铺规模不算大,却也五脏俱全,有自己的雕版匠人,印刷起来比较方便。
估摸着最迟在六月末的时候,第一批刊印出版的《奇闻异录·卷一》就可以上市了。
正业书铺出钱出力还负责销售,占据六成利不算过分。
要知道,这可是一个没有版权保护的年代,书籍和所有专利品一样得不到保护,一旦流行开,就会出现大批的跟风仿造者,书铺经营者和作者的收益将会呈滑坡式下跌。
再加上雕版印刷术已经开始在全国普遍使用,书籍印刷脱离了原始的手抄时代,这种盗版出品的速度只会更快。
朱秀对此早有了心里准备,著书只能赚一时的热钱,等到新书流传开,无数的翻版就会出现,书铺和他将不会再有什么收益。
如果《奇闻异录》获得成功,受人追捧的话,“空虚子”这个笔名倒是能给他带来偌大的名声,只可惜这又跟他低调稳健的处世态度相违背,朱秀暂时还没有暴露身份的打算。
就拿这本《奇闻异录·卷一》试试水,如果初期收益还不错的话,就可以考虑继续编撰后续卷目。
除了编书和教王昂王竹兄妹读书,这两个月里,朱秀耗费精力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为了进一步投身纺织行业做准备。
绞练麻纱毕竟是整个麻纺行业供应链的上游,技术含量低,几乎没有进入的门槛,产品附加值低,光靠卖麻纱成不了气候。
周进财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干了十多年的绞麻作坊,顶多也就让陶家成了陶朱村的首富,勉强达到了大周朝的小康水平。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当然算是很不错的营生。
但朱秀自诩穿越人才,时代之子,怎么可能满足当一个粗加工的作坊主?
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朱秀决定将生意朝着纺织业的纵深推进。
朱秀跟周进财打听过了,这年头不管是纺麻还是纺毛缫丝,所用的都是晋代以来出现的脚踏纺车缫车,这种工具效率较为低下,纺织速度较慢。
这也跟他所了解的古代科学史里,有关纺织工具发展的知识所一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