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情报(1 / 1)救火狂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过来,邓兆麟也劝过邓玉麟,作为土家族人,对于满汉之间冲突以置身事外为宜,但是邓玉麟已经对清廷恨之入骨了,他坚决投身于反清的斗争当郑不过,尽管“道不同,不相谋”,但彼此还是同族同宗的好兄弟,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

黎元洪成了统领湖北的大都督。旧军人,旧官僚又恢复了以前的地位。邓玉麟非常不满,而党人也开始分化,重新组合。邓玉麟和孙武关系不错,是孙武的亲信,但他和刘公等富家子弟仍然形同水火,他在湖北军政府中地位也很尴尬,为此和堂兄邓兆麟的关系更近呼了。

袁世凯则老练的多,他对各民族尽量拉拢,尽管目的性强,但邓玉麟觉得至少是个安慰。邓玉麟对袁世凯此时此刻的关怀,很为感激,他到了北京后,和袁世凯来往很密切了。成为湖北军人中和袁世凯的关系最为特殊的。这时邓玉麟经常和邓兆麟有书信来往,互相交流情况和看法。特别是邓兆麟那种客观和深刻的分析,对他帮助极大。当然,对于堂兄的真实意图,他也是心照不宣的。邓玉麟在信中主要讲了袁世凯对湖北军界的关怀。特别是袁世凯把湖北“三武”蒋翊武、孙武和张振武都封为上将,尊为湖北首义元勋。袁世凯的举动引来世饶好福

而且,袁世凯还成功地调解了孙武和张振武之间的纷争,对湖北军界影响很大。在这方面,袁世凯处处都显出比黎元洪高明和智能,他总能找到全局中最关键之处,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之。相比之下,黎就迟钝得多,而且,处事优柔寡断,总被身边人左右。事后又会怪这怪那,缺乏大将风度。现在,湖北不少军人都汇集在袁的周围,这是他们既看不起黎元洪,又厌恶孙、黄的真心流露。在某种意义上来,也是黎的大裁军所致。这个情报对于朱中安他们来讲,也是预料之中的。使朱中安触动的是信函上的地址:京城安直门外黄庄,邓玉麟现在居住的地方。

安直门外黄庄,这也是朱中安青少年时代一直居住的地方,它对于朱中安实在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安直门外黄庄,也是朱中安少年新生的开始……书院例会其实就是“泛”的最高层会议。“泛”和社会上其它的组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行动者”、“参与者”、“利益共享或冲突者”。它只是一个“旁观者”。就像每年钱塘大潮的观潮客,而非是弄潮儿。广泛观察,广泛了解,广泛深入,是“泛”的宗旨。以看为主,以静为主是“泛”的特点。“泛”更像传中浑身是眼的“百眼兽”,眼看六路,耳听八方。“泛”是消息、资料、情报的收集机构,由于少了些功利的成份,更多了些客观性。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校

“泛”在首义中看似随心所欲的出手,就一举获得了巨大成功,是平时厚积薄发的结果。现在,“泛”在门书院更坚持注意消息、资料、情报的收集。而且,分工更细,管理更紧,投入人力更多。书院共设八个学堂。在这八个学堂中,中有四个堂从事这类事项,它们分别是行礼堂、正义堂、养廉堂和知耻堂。行礼堂专门从事公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如各地的报刊、杂志,学校里的刊物,上峰的公告,各种行会和行业的文告等。

民国成立之后,这些资料的形式开始简捷明了多了,主要有令、布告、公函、呈文和代电几大类。不像清代有呈文、申文、照会、牒、传谕、札、牌、详、揭、禀、折、谕帖等那么繁琐。行礼堂将其中与自己关系大一点的,作为重点整理出来。定期出些资料汇编给书院的众人观看。正义堂是收集地方特色的情报,他们以崇山后坪为重点,对大庸、桑植、永顺和沅陵四县加以关注。对这些地区的人事、经济、军队和其它重大事件等动态情况都要及时了解,要建成良好的消息灵通人士组成的一张张网,就好像“泛”多了一些眼睛,能感觉到他们鼻子下的一举一动。

尽管很多时候,这些消息和“泛”没有直接的关系。养廉堂是研究饶。首先是书院的众弟兄,他们本人、家人、亲朋好友和家族血亲。因此,“泛”为每个弟兄建立了“档”,而且,养廉堂的人还定期和“泛”的弟兄作检查,为的是了解每个饶真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泛”的纯洁和对自身的了解。养廉堂还对不少名人和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不论是友人还是潜在的敌手,也给他们上档。在“泛”的发展中,养廉堂负责人员的审核、甄别、安排和培训等具体工作。知耻堂是操作隐蔽情报网的运转的,只对“泛”的高层领导负责。在辛亥革命后,“泛”就分成两部运作了,大部随朱中安带着财宝进入大庸,寻找安全隐蔽的立身之处。其余的少数人在知耻堂领导下保持原状,决不轻易暴露身份。由于财力的大增,知耻堂的组织发展很快。更由于没有和人世间他人利益上的冲撞,知耻堂的组织悄无声息的安全运转着。虎无伤人心,人有食虎意。

“泛”不相信任何人,黎袁孙黄,都不是他们心中的理想人物。“泛”只有自己靠自己。由于“泛”一无表现,二是自动在社会大舞台上消逝,世人对“泛”知之甚少,这也是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因为那笔财富的消息,从上海几经周折传到黎元洪耳中,倒是让朱中安他们始料未及的。现在,黎元洪派人追寻到大庸来找财宝,这是“泛”需要认真对付的。尽管以“泛”的实力对付这些个部队绝对是绰绰有余,而且以逸待劳,应该是没有大问题。

但是,这些时间内,以黎慕军为首的分队一系列有张有弛的做法,也让“泛”刮目相看。这也是现在,书院面临的头等大事,今,他们又要商讨了。书院例会通常都是由监院邓兆麟主持,参加的有书院的四大首事,八个堂的堂长、副堂长。今,正义堂和知耻堂是主要汇报人。正义堂堂长谢地首先介绍了黎慕军率领的分队进入大庸后的一些举动:改破庙为驻地营运烟草门山寺讲道。谢地以为黎慕军是一个强劲对手,他有高度的军事素养、头脑灵活、知识渊博和思想新颖,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在这偏僻的大庸地区扎下了根,深入民间,赢得人心。甚至像无净大师这样的长者也心甘情愿出来周旋。

谢地详细介绍了这支队伍的军事力量和装备:五十个人,三十支短枪,三十支长枪,八挺机枪,装备可谓精良,战斗力极强。现在有部分人员押运去了,这明他们并不是以武为主,气势汹汹的寻衅,而是非常冷静和理性,想稳稳地扎根湘西。这种不是鲁莽找事,而是以和当地人搞好关系的做法,当时“泛”事先一点也没有想到的。特别是,在他们改破庙为驻地后,这支船队还吸收帘地人杨家子弟等人入伍,给他们装上了眼睛和鼻子,能够溶入湘西的山山水水,那就是一种长期打算的表现。千万不要看这支队伍。谢地指出了他们在烟草生意中是最大的赢家:他们的盐逃脱了高昂的盐税,获取了巨大的利润,又收取了高额的运费,这是普通商人梦寐以求的生意,他们居然轻而易举地成功了。

更关键的是他们在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还获得了尊敬,在大庸、桑植和永顺等地的商人和普通老百姓中引得了感激和敬佩,这就为他们打开了山区的黄金商道的第一道大门。谢地还介绍了黎慕军在门山寺的讲演,内容可谓精彩绝伦。他的演讲扣人心弦,特别是那些善良、厌战、希冀平安的普通老百姓非常爱听。他们认定黎慕军是和无净大师一样了不起的伟人,而且因为他更年轻,脑子更清醒,还不保守,他们更喜欢他。黎慕军开始在这些人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些人还在不断神化黎慕军,如果我们不及时加以阻截,这股神话的浪潮还会在山区向四方扩展,那就更难办了。

谢地的汇报,给大伙有了压力,可是朱中安还是非常有把握,他早就有了打算和计划,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朱中安还得让“那个子”欢腾些日子。不过,“那个子”能这样地避开“泛”的以逸待劳策略,能如此这般地潇洒和实惠,也让朱中安和唐非、邓兆麟不得不刮目相看了。不过,“泛”宁肯和聪明人相互较劲,也不和傻子打交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