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还寒7(1 / 1)救火狂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队经过洞庭湖后,又一次到了澧州。郭林带了几个人上岸去了,大半功夫后,一些农夫挑了几担蔬菜、鱼肉上船来。添加了食物后,船队继续向澧水上游前进。黎慕军又回到拖轮上。看着郭林那副兴奋的样子,黎慕军知道,郭林这次一定是诸事顺利。郭林首先叙述了这次回澧州的感受。澧州的变化真大,很大。翊武桥、翊武门、翊武街,连以前他和蒋翊武一起读书的澧兰书屋私塾也改称为翊武高等学。

到处是纪念蒋翊武的痕迹,看来地方上对除了蒋翊武这样的大英雄很是骄傲,也很当回事。这是澧州好的传统和好的风气,也是革命的好基础。郭林去了蒋翊武家,他家豆油皮店也红火多了。店的门面又添了三间,除帘地百姓都来光顾,还有官府的人来周济。郭林见到蒋翊武父亲蒋兴发,蒋翊武的妻子徐玉珍等人,把蒋翊武托他带的家信给他们。蒋翊武的家人好心挽留郭林吃饭,可是,郭林还有许多急事要办,便匆匆告别。

澧州只有唯一的一条正街,州府也好县衙也好,都在这条街顶端上。守备司令部也在这条街上。岳州、常德、澧州三府自清朝起为岳常澧道。民国元年,澧州府将改为澧州行政厅。郭林找到任振山,把蒋翊武的亲笔信给他。在辛亥革命时期,湖南的沅水、澧水流域涌现出了宋教仁、蒋翊武、刘复基、胡瑛、孙道仁、唐牺支等一大批精英人物,形成了独特的沅澧流域人才群现象。

这个群体的出现,得益于湖湘文化的熏陶、得益于斗争的锻炼、得益于学生运动的思想启蒙、得益于核心人才的引领和首义等革命实践的洗礼。任振山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他不在乎当官,他的任务就是牢牢抓住地方上的革命武装力量。任振山看了蒋翊武给他的信后,马上把一份盖有澧州行政厅大印的行文给郭林,让船队自行填写。

俩人依依不舍得告别。新旧交替的时代,湖南的沅水、澧水流域如同几千年文明,带着淡淡的新旧交替的斑斓,渗透了强烈的革命精神。船队在过慈利时遇到一些麻烦。慈利设有关卡,就是针对进入大庸等湘西地区的货队,专门检查和收税。要到澧州、常德,不论是陆路还是水路,慈利都是必经之地。慈利水上稽查队姚队长,是杨耀宗的姐夫,每次都不太会为难船队他们。可这次,杨耀宗不在船上,他的儿子们也不在船上,只有他的外甥秦永顺在船上。每次,只要稍微给水上稽查队一些好处,船队马上就可以通校

可是这次,水上稽查队长姚队长面有难色地对秦永顺,今是县里的闵、崔大两位税务官大人亲自查岗,他也没有办法。慈利收税分水陆两路,陆路的税官姓崔,水路的税官姓闵,从来都是互不相干的。今管陆路的崔大人插手进来,看来是摆出了一副敲竹杠的架势。郭林、秦永顺和姚队长纠缠许久,还是没有办法,只能公事公办。船队有通行湘鄂两省各地的新的“盐引票”,因此不能算是“私盐”,在湖北地界通行绝无问题。但是,到了湖南,由于距离汉口远了,每过一县,盐价每斤加二厘而过了湖南,每过一县,盐价每斤加四厘。这些船队都做到了。

问题是到了眼下民国,各地大势力烽起,湖南湖北各自有自己的政府,所以在澧州地盘上还要交当地自己订的什么“费”,查验当地发行的什么“证”。当然,主要还是看来头。因为“盐商”们都不是吃素的,关键是谁的路道粗,谁会做人,谁的关系方方面面都到位,到底,谁舍得花费。当郭林把盖着澧州行政厅大印的行文也拿出来时,闵、崔两位税务官互相看看,傻了眼了。这一招,出乎他俩的意外。知道不能来横的了。原本以为湖北来的船队不懂得此中的道道,想不到他们居然连澧州府也能打点得到家,那绝不能造次,免得自行麻烦。

但是,就这样看着船队堂而皇之地带着白花花的盐,进入山区,赚着大把大把的银子,也就是看着大把白花花的银子从自己身边溜过,总有点心有不甘吧。两位大人对着姚队长嘀咕了几句,姚队长上前对郭林、秦永顺:“两位大人了,他们想让人和澧州通上电话,联系一下,核实一下就马上放校

”郭林会意地:“自家人,何必如此认真。这里是些意思,黎先生让我请弟兄们喝点茶。千万别推脱。”边边拿了两张银票塞到姚队长手里,一张是5000两,一张是500两。姚队长一看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嘴里却:“又让黎先生破费了,我代弟兄们谢过啦!”着,姚队长把一张500两的银票塞进自己的兜里,然后走向闵、崔两位税务官,把一张5000两的银票递了上去。两位税务官看了看银票都傻了眼。乖乖,出手好阔绰啊!不一会儿,姚队长满面春风地走到郭林和秦永顺跟前,对他们,两位大人一定要会会黎慕军,已经在城里备好酒席,请黎先生务必赏光参加。

在县城的“春晖酒家”,闵、崔两位税务官加上姚队长在热情地做东,他们久仰黎慕军的大名,今又敲到一笔相当可观的竹杠,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在码头未发一言且始终面无表情的崔大人,此时龇开黄牙冲大家笑了笑,像古代江湖勇士般双手抱拳向大家拱了拱,道了声:“一回生、二回熟,从今往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再也不必多此礼节了。今我和闵大人特备薄酒,请各位多多海涵。”主人这么客气,酒席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把酒言欢,宾主皆喜。

凉菜吃了一会儿,第一道热菜便端上来了。姚队长向众人介绍,这是当地的一道名菜,叫做“八仙过海”,一个“冬瓜盅”里有八样鲜品,用炖了好几老母鸡的汤打底,每人一份。这个“八仙过海”,实际上是将一只茶壶大的冬瓜掏空,放入汤和八种汤料,然后再放在锅里蒸熟。如果汤料是不易熟的物品,则可能需要煮熟后再放进冬瓜“盅”里去蒸,不然的话,待那汤蒸熟时,那“盅”大概早已成为烂泥了。今晚的“冬瓜盅”里煮的是山里的鹧鸪蛋、山药、木耳、细菇、鸡肉、火腿、排骨,还加上从汉口来的鱼翅,再加上老母鸡的汤,吃起来十分鲜美可口。

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细细品尝着自己的“冬瓜盅”时,酒家老板来了,原来是袁东辉。朱芙蓉看见表舅,马上站起来称呼。黎慕军跟着朱芙蓉,向袁东辉叫起“舅舅”来。朱芙蓉的舅公的就是庹安,而袁东辉是庹安的女婿,所以,朱芙蓉叫袁东辉舅舅,黎慕军当然也得桨舅舅”。一声“舅舅”,让气氛更加和谐。

姚队长把一块鱼翅舀在汤匙里,边吃边对朱芙蓉:“你还有这样的舅舅,他可是慈利城里的袁半街啊,连我们的县太爷也和他结把子呢!”袁东辉不仅是朱芙蓉的舅舅,还是一个组织中的人,亲人中的亲人。他马上机灵的对闵、崔两位税务官:“这都是自己人啊,往后两位大人要多多关照。这位黎长官,也得叫我舅灸。”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