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2月,宋教仁踌躇满志,他从老家长沙沿江东下,途经武汉、安徽、上海,再到杭州、南京,一路上到处发表演讲,批评袁世凯,阐述自己的宪政理想。其言论风采,倾动一时。宋教仁踌躇满志,但是,3月20日晚在沪宁车站,准备按民主的方式北上当总理的他却遭到了暗杀。3月22日,弹毒剧发,宋教仁不治身亡。
宋教仁被暗杀一事,立刻成为全国政治的中心话题。是谁暗杀了宋教仁?他们为什么要暗杀宋教仁?宋教仁何许人也,朱芙蓉不清楚。可是这件事对于黎慕军,那真是晴霹雳。黎慕军匆匆赶到到武汉,各种报刊杂志全都刊登了同一内容:宋教仁在火车站被人暗杀。据各家报纸报道:1913年3月19日,袁大总统电告全国,宣布民国议会定于4月8日召开开会典礼。
3月20日,“宋教仁于午后十时至车站,拟乘沪宁车前往京师出席国会,在议员接待室憩之后,于十时四十分,与黄兴、陈勤、廖仲恺等步进车站上车,甫至剪票处时,枪声突作。时于佑任方在接待室,闻枪声,急出视,遇宋、黄于剪票处,教仁曰:吾中枪矣,即伏地不能起。凶手身材短,着黑色军衣,放枪后即已远飏。
右任等急送教仁入沪宁路医院治疗,至十二时三十分,施手术取出枪弹。”在枪响前,另有一批送行的人是于右任等,还在议员接待室中谈话,转过头来不见了宋、黄等人,乃匆匆赶出来,拟入月台,正行进间就听到了枪声,乃跑步至入口处,恰巧遇到宋中了枪,一手摸着右腰,一手扶着黄兴。于右任这时非常镇定地:“现在一方面要追捕凶手,一方面赶快送入医院,我去找车子。”
他乃跑到车站外的停车场,找到了一辆汽车,把宋扶上汽车。一方面令留下的送行人赶快报警追凶,这边则令司机开快车送至靶子路沪宁铁路医院。宋教仁这时神志还很清楚,他用手把于右任的头拉到胸口,喘息地:“我痛得很,恐怕活不下去了,现在有三件事奉托:一所有存的书,全部捐入图书馆二我家很穷,老母尚在,我死后请各位替我照料三请各位继续奋斗救国,勿以我为念放弃责任。”黄兴、于右任等把宋教仁送至铁路医院,就要求医院医师会诊急救,院方乃请格尔本医师和比林哈斯医生共同诊视,认为伤势很重,必须开刀才能有望。
为了争取时间,遂在12时30分送入手术室开刀,用钳子从腹取出子弹,发现子弹有毒。虽然流血不多,可是他却十分痛苦,呻吟辗转,凄苦之情,惨不忍睹。午夜2时,院方再集外科医生五融二次开刀,把肠缝补涤洗,取出食物及污血,然后合口。宋教仁几度昏厥,不过神智还算清楚,反复地:“我为流和南北,费尽苦心,可是造谣者和一般人民不知原委,每多误解,我真死不瞑目。”宋教仁在病榻上曾托黄兴代拟一电,向袁世凯报告遇刺经过。
北京袁大总统鉴:仁本夜乘沪宁车赴京敬谒钧座,10时45分在车站突被奸人自背后施枪,弹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势必至死。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壤,守公理,不敢有一毫权利之见存。今国本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家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鉴纳。
宋教仁哿这份遗嘱太重要了,用白话问翻译如下:袁大总统鉴我宋教仁本来今晚要搭乘由上海宁波开出的火车到北京见您,但是晚上十点四十五分在车站里竟然突然遭到奸人从背后开枪暗杀。子弹从腰部上面进入到腹部下方。伤势严重,看情况已经没有活命的希望。自想从我宋教仁受教育懂事起,就修身自爱,虽然不能从来没有做错事,但是从来也没有与别人结怨。因为满清政府腐败,而参与了改革的活动,行事也注重为人处世的道理,谨守公义理。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想要掌握任何的权力与利益。今国家的根本还没有稳固,想为民众谋求的福祉还没能增加。就要突然的离开人世间,我死了也不干心啊。希望大总统您未来能够诚心真意的禀公道行事,全力来保障民权。使国家能得到一部坚固不拔的宪法。那虽然我已经死了,精神却还能如同活着一般。这是我死前最后的衷心之言了,还希望大总统能够接纳。
宋教仁宋教仁在生命的最后的一刹那,想到的是还是“国家能得到一部坚固不拔的宪法。”国梦,宪政梦。总使仁人志士热泪盈眶。兑现宪政,坚守权利,人人才能心如日月流光溢彩鳏寡野心家才能感受冬日暖意而非瑟瑟发抖。兑现宪政,限权分权,公民们才能大声出对公权力的批评每个人才能依内心信仰自由生活我们才能建成一个自由的强大国家。
3月22日清晨,宋教仁病势恶化,双手发冷,目睛仰翻,嘴里:“我们要集中全国力量一致对外。”延至早上4点钟,他已不能言语,只以黯淡的眼睛环顾四周,做依依不舍状。黄兴、于右任、陈其美、范鹤仙等均围侍病榻旁。黄在宋耳旁大声地:“遁初,我们会照料你的一切,你放心去吧!”宋教仁用力睁开眼睛,眼中泛起了泪珠,慢慢慢慢地断了气。黄兴、于右任等伏尸恸哭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卓越的政论家,一代英豪,就这样与世长辞,他这时只有三十二岁,高才英年,如日中,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这样不明不白地遭了暗杀。宋教仁的伟大在于他临到死亡关头还希望袁世凯能够化伪为诚,化私为公,化蹂躏民权为保障民权,化时髦法律为尊重法律。宋教仁更谆谆告诫袁世凯:“今国本未固,民福不增”,行使权利更要考虑周详。
3月23日,凶手武士英,主使人应桂馨一并被缉获。根据当时的报纸所载,宋教仁被刺,全国为之震骇,群情愤慨,素不相识的人们一批批自发地赶到沪宁铁路医院问讯。两后,他的噩耗一传出,医院门前更是车马喧阗,吊唁者络绎不绝。第二灵柩移往湖南会馆,前来送行的人有几千人,所到之处,都是人山人海,道路阻塞,但气氛严肃静穆,“莫不为之哀悼”。
一路祭者不绝,吊客之多,秩序之整,观者之挤,可谓盛况空前,人们目睹遗像莫不肃然起敬。试看几幅当时的挽联,让人直击心灵,想见宋教仁的音容笑貌,和他在民国政治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何人忍贼来君叔举世谁为鲁仲连。”只身系安危,为先生哭,为吾党哭,为民国哭大名垂宇宙,是文学家,是道德家,是政治家。”“血泪洗河山,今对河山挥血泪英雄造时势,我为时势哭英雄。”
他在民初的政坛上是个独一无二的人物,是不可替代的。张謇更把宋教仁比作鲁肃,也为日后中国,少了这么个调停南北矛盾的大政治家,感到一丝寒意。这一点,也许是国人唯一的共识。但是汉口民国日报却目标明确,首先把矛头指向的就是袁世凯。民国日报刊登了宋教仁的密友谭人凤所言:“袁之最忌者惟宋教仁。”正是这个袁世凯,送给宋教仁的西服,尺寸拿捏得非常精确,足见袁为了笼住宋教仁,也算是有了“三顾茅庐”的良苦用心。袁世凯也曾聘请宋教仁出任他的内阁,可是宋教仁不干。因此,宋教仁的被刺杀,一上来就和党派、政治搅合在一起。也许是命阅捉弄,宋教仁太年轻,可能真的无法承当如此大的雄心壮志。
在他即将到达生命的顶峰时,陷阱却早已布下,宋教仁刚刚32岁的生命之火和无数人为之激动的宪政理想也随之无情熄灭。时代的巨浪,将这位年少英雄推上了政治的浪尖,他永远年轻,他的生命定格在32岁,定格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宋教仁逃脱了日本人在武汉布下的局,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无可抗拒地在上海死亡,虽这是宋教仁的宿命,但又何尝不是无数国民的宿命呢?
黎慕军预感,这件事绝不简单!黎慕军更加为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感到可悲、可怜、可恨!悲的是我们失去了一个走向民主的大好机会,这样的机会是千年难得再度出现的怜的是一个不知道爱护自己的优秀分子的民族,终究是无法真正站立起来的恨的是狡诈无耻之辈总是占据着这个民族的优势地位,他们从来就不放过宋教仁们。更为重要的是此时此刻,宋教仁的突然被杀,政局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正如张謇所预言的:“忽然贼,南北猜疑益甚,国事至可危。”也许,这将开始新一轮的搏杀!
黎慕军先去了孙武处。孙武的回答出乎黎慕军意料之外。“你是个是个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的疑点。”孙武直截帘的:“宋教仁这次北上进京高层人员颇多,况且是参加民国第一届国会,尤其是宋教仁前途无量,场合如此隆重而时任督军且同为高层人士的陈其美却不到场欢送,并且既不加派军警于车站护卫,也无任何军乐仪仗。陈其美这是故意向世人表明其与宋教仁有尖锐的矛盾,还是其中另有隐情?是当时军警与军乐队力量不充足吗?还是故意事先就为凶手制造环境和方便?
“据各方报载,三后的3月23日,宋教仁殡葬的情形却是极其排扬的,送葬的正式行列由十二部分构成:一旗帜前导,二军乐队三遗像作花亭式,四灵位用油壁双马车,四周顶上扎花彩,五车乐队细乐……
为宾客乘车者,约二百余辆。由上列可见,在这列送葬队伍中单是乐队就有3队。又段有巡警兵荷枪随行,故是日之殡仪中,军队之多,为从前所未盈!宋教仁遇刺与其殡葬的排场具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其实反映出,他遇刺时戒备力量的松驰似乎是陈其美的一种刻意的安排。照理,陈其美无论如何要摆出排场,除了乐队,还当有大量欢送人群。包括他自己。然而,宋案发生当晚,于车站值班又被陈其美派到哪些更为重要的地方?为什么车站军警连鬼影子都不见,难道他们知道这里将有他们的人去刺杀宋教仁,他们必须不便在现场?”孙武边便拿出一张载有3月23日沪宁铁路悬赏海报的新闻报纸给黎慕军。
黎慕军看到报纸上这么描写:“当时铁路巡警,有4人值班照料车客,二人在行李房内照料北上议员行李”,唯独他的票进站却无巡警照料,而“刺客乘间逸去”。孙武又:“刺杀宋教仁的案发地点与刺客的选择也十分耐人寻味,即选择在容易收场、容易妨碍或控制司法过程的地区,由国人进行行刺最保险、最可靠。比起上次在汉,让日人亲自动手,更无国际纷争。”接着,孙武直接指出:宋案发生地为上宁铁路车站。这个案发地点完全归我们,即属于督军陈其美的辖区。话到这个份上,已经无需多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