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清商不假余妍(1)(1 / 2)忽开千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苏轼《雨中花慢》

承安三年,是夏成帝继位登基的第三年,也是一代明君夏昭帝让位的第三年。

大夏经过昭帝三十余年的治理,国泰民安,河清海晏,以至于让人们都忘记了三十余年前的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局面。

但就在此时,春秋方壮的的昭帝却突然宣布“退位让贤”,将帝位传给了才加冠不及三年的太子。

朝廷百官纷纷上书劝阻,直言太子固然天资聪颖、人中龙凤,但年纪毕竟还小,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可昭帝能稳坐帝位三十余年,怎能是会轻易改变主意的主儿?只见他大掌一挥,钦天监就忙不迭的夜观天象,择出一个良辰吉日便要举行继位大典。

成帝继位后,改元承安,意在不求更上一层楼,只愿能够承住昭帝的安,守住昭帝的成。

纵然昭帝“一意孤行”,但仍拗不过朝中几个固执的老臣,无奈的又在朝中监守了三年,直到三年后,成帝得到了朝廷百官的认可,昭帝才真正放手,离京远游。

人人都以为他的第一程会是他少年时代的封地——江南雍州,谁料昭帝第一个去的竟然是黄沙漫天的不毛之地——西北边塞。

西北边塞接壤西戎大凉之国,曾是大夏最为强劲的一个威胁,但后来随着昭帝御驾亲征将其收服,又有朝廷一品大官远调来此治理,承安三年的大凉,已成了大夏最为乖顺的附属之国。

而昭帝此行,目的地便是坐落于此的定燕城,去拜会那个阔别了二十余年的老友——宋虚怀。

当年他将宋虚怀表面上是平调到西北,甚至准许他建立城池,自立为主,以慑大凉,但明眼人都知道宋虚怀是触怒了龙颜,被贬谪至此,单是看那条“若无传召,终身不得回京”的圣谕,便可以窥出他凄惨的境遇。

但宋虚怀也当真是一代英雄人才,从正一品丞相被贬谪到西北边塞,他也从未自暴自弃,反而励精图治。

几十年下来,边塞确如“枯木逢春”,当地百姓再也不用经历颠沛战乱之苦,人民安居乐业,竟也养出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悠然。

昭帝既离京,独身行走在外,便不在方便用原名,于是他借母姓,引字为名,化身成为了孟昭衍。

他坐在马车上,轻撩起帘子,透过缝隙看向那一道宏伟的城墙,微仰起头,就看到城门上“定燕城”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孟昭衍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三个字,眸中是深思,是怀念,是释然……

突然,一个中年“男子”高全德小步跑到车窗边,恭敬地说:“老爷,已经安排好了,您不用下车,可直接驶往城主府。”

孟昭衍回过神,轻轻点了点头,便放下了帘子,不算小的车厢里,处处精致,无一处不讲究,或许是顾忌着什么,车厢内的物品虽也算是价值连城,但却与皇家毫无干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