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点将台上一众武官群起躁动,连李二也亲自下台,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朝芳林门行去。
不明所以的民部尚书还以为是李二请了哪位大儒,却听太仆寺司丞言道:“何来大儒,乃我司七载未归的太仆寺卿归来了。”
言罢,欣喜尾随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去迎接,余下众人也早闻张万岁大名,只是其人自贞观四年东突厥一战后,一头扎进陇右牧场,七载之间,未曾回过长安,着实难得一见,也按捺不住心中好奇,纷纷尾随而去。
自秦、汉沿袭春秋,设立九卿之一太仆寺,便专掌皇帝舆马,总国之马政。骑兵在古代战争中乃是王牌兵种,军马的供应几乎可以决定一个王朝的兴盛,而唐军之所以所向披靡,也离不开贞观时期在马政上打下的坚实基础,这份基础便来源与李二与马之伯乐、天下无双的张万岁通力打造而出。
张万岁这个名字并非杜撰,乃真实生活在隋末、贞观年间,李二背后的男人,大唐铁骑创始人,之一。
而他也称得起万岁这个在封建社会忌讳之名。应该说在宋以前,万岁并不是皇帝的专用称呼,这和中央集权有一定关联,但非文章之重,就此不提。
拒新唐书记载,贞观之初,大唐仅有战马三千余,还是隋时留下来的,后经灭东突厥一战,又得两千匹,共计约五千余匹。
荣幸的是,东突厥一战后,唐夺回了平凉、天水河曲丰旷之野,加之陇右、金城共四郡之地,幅员千里,可谓天然放牧场地。唐之后,凡是能夺得此地的王朝,大都能供应军队马匹,反之,则被游牧民族无情碾压。这是自汉以后,每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心中不言而喻的法则。
张万岁本人出身隋末,于朔州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促使刘武周举起起义大旗,声震北疆,势满晋地,后又与尉迟恭作为刘武周兵将和李二干过架,最终同时归降李唐。
李二有五大爱好,烈马、硬弓、书法、诗歌与猎艳……
昭陵六骏中的拳毛騧gua、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浮雕,都是李二在开国大战中所乘战马的英姿。
爱马,也知马对国家的重要性,自贞观之初,李二一直大力扶持国内马政,但中原马匹矮小,耐力不足,不具备远征条件。这时张万岁进言,可选配西域马种杂交,从后来玄奘法师回国后,李二想从其口中得知西域各国境况,便可看出,李二一直在延续张万岁的主张,想方设法引进西域马种。
两位爱马之人一拍即合,由张万岁担任太仆寺卿,主管马政。拒史书记载,当年大败东突厥时,唐朝的战马已经初步和突厥持平,于此之后,局面彻底拉开,西域各国开始与大唐交好,李二在第一时间得到康国的大宛马种后,立即交给张万岁培育。
至贞观十二年,已经是张万岁培育出来的第二批,目前在军中战马马匹总数约有八万,而陇右张万岁管理的马场还有十万余,现如今六百左右飞骑,所乘的一千匹,皆出自张万岁之手。
而明年大败高昌,设立西域都护府后,几乎每年都有西域马种流入大唐,朝廷也为各种异马打上印记,史书记载,李治麟德年间,大唐马匹总数飙升至七十万余匹,异马印记种类达44种,数量之庞大,连步兵也配备战马,乃历朝历代无可比拟之处。
然,到了武则天时期,张万岁后人遭受迫害,其弟子四散逃离,十年之内,大唐马匹数量锐减,仅夏州一地,便死失十八万四千九百九十。
直到玄宗时期,朝廷大力鼓励马政之余,安禄山又寻到了张万岁后人张通儒,马匹数量渐渐持平在四十五万左右。安史之乱后,陇右失控,牧场不在,辉煌也从此一去不复返。
古代强调君王文治武功,现代强调集体力量,即使再淡化,大唐飙升的马匹数量,也不会抹去张万岁的功绩。
张氏独有的相马、育马之术,奠定了盛唐景象,就像是现代科技奠定了国之强盛,才有百姓安居乐业,其中每一位在背后默默辛勤钻研者,都值得尊敬。
众人赶到芳林门时,只见巍峨城墙不远处,长孙无忌正为一头戴黑帻巾,身材圆鼓,约莫六旬的老汉牵马坠蹬,尾随前来的一众文武上下打量着这位无耻身材,貌不惊人的老头。
“有劳陛下亲自相应,老朽汗颜!”张万岁粗狂的声音犹如烈马嘶鸣。
李二与李靖不约而同上前,拉住张万岁粗短的手臂:“张公别来无恙?”
纵观军神李靖所有的战绩,不难发现,其人所用之术,逃不过迅猛二字,这二字运用于军事当中,对军士、武器、地形以及战马要求极高。当年渭水盟约之后,李二卧薪尝胆之际,暗中遣李靖西出刺探突厥地形,期间与张万岁结下了深厚友谊。
如果说李二为张万岁搭建了陇右养马牧场,那么军神李靖便是那位将战马之力发挥到淋漓尽致之人,三人可谓相辅相成。
但见被两位不世之材佣簇其中的张万岁脸上皱纹隆起,笑意频频:“陛下是忧心老朽年迈,不能再为陛下饲养战马?”
“张公玩笑了!”长孙无忌接过话茬,“正是有张公坐镇陇右,陛下才能高枕无忧矣!”
培育战马相当之辛苦,铲屎已经算是其中最简单的一项,还要时时刻刻防患瘟疫,深知重任难当,张万岁只挂了太仆寺卿之名,至于太仆寺其他繁琐之事,皆交由太仆寺两位少卿管理,即使这般,还是让张万岁尽显疲累。
几载沧桑,原本骁有武力的张万岁骤失年华,身为帝位,李二不可能仅依赖张万岁一人之力,期间派了数批太仆寺牧监前去跟随张万岁学习育马之道,却是无论如何都难学其精要所在。
拒李君羡以张氏三代育马之功推测,应该是育马要从娃娃抓起,从小与马为伴,深知马儿各类脾性,甚至到与马儿同寝同眠。而李二派去的太仆寺牧监,做到这个职位,少说也有三十好几,虽通畜牧之道,却始终与马儿少了一份亲密。
张万岁对于李二的举动倒是无有怨念,反而亲自寻觅识马育马良才,经他亲手调教,现如今已有两位得了亲传,今日前来目的之一,便是李二解了此烦恼。
只见他一招手,身后两个高大身影躬身近前,向李二参拜道:“太仆寺南使韦盘提、西使斛斯正,向天可汗问礼!”
上下打量头戴裘帽,留着卷鬓须的两人许久,李二问道:“跟随张公几载了?”
“三载有余!”张万岁替二人回道。
言罢,招手唤人拉过两匹骏马,其中一匹腹平肷小,鼻大喘疏,自劲驱驰之方,不乏往来之气另一匹眼如悬镜,龇高意阔,侧骨之间,长筋密而如瓣,耳根铁勒,杉材难方,腿像鹿而差圆,劲比凤而赠细,只看其相,便知特异常伦。
刚接过手来,李二便按捺不住,一跃而上,挥鞭驰骋而去,所过之处,劲风呼啸耳畔,马蹄之力久而不衰,不禁大呼过瘾,连久未出门的李靖也看得欣喜,牵过另一匹,策马扬鞭,直追李二马步,二人驰骋于禁苑之中,鸟鹊为之惊恐,军士为其呐喊喝彩,一时间禁苑山呼海啸之声绵绵不绝。
试骑完毕,李二当场赐了韦盘提、斛斯正为太仆寺中牧监,又言,明年若是还有好马献上,再升二人为太仆寺司丞。
欣喜中,三位不世之材相互牵手,有说有笑,朝点将台行去,好不欢畅。
只待芳林门一众文武悉数尾随而去,裴行俭拉过长孙无忌道:“五郎好似要借张公之手,了结往来诸事,不知君侯有何良策?”
闻言,长孙无忌朝李二远去的背影看了又看,良久,才回过神来:“三司会审之事势不可挡,我已书信与良相,另谋他侧,裴郎不用再费心思。”
无间者终为双方抛弃,裴行俭不由轻笑一声:“或许这也是一种解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